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培训问题研究

2017-07-31韦晓艳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城镇化研究

韦晓艳

摘 要:中国的城镇化最核心和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城镇化,是其身份、权利、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全面转变。现有的农民职业培训缺乏对人的发展的关注,有必要通过创新、改革农民培训课程体系和模式,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职业培训体系,有助于减少农民融入城镇化的各种成本,有助于中国城镇化的健康有序推进。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职业培训;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有效发展,必须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积极推进我国“新四化”的同步发展。职业培训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了大量面向社会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的技术人才,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一、基本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可以说,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必须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平稳、积极的开展,这是建设我国“新四化”的必然需求。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培训问题异常重要。积极发挥农民职业培训的作用,不仅为城镇化提供了新市民,还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口新红利。

澄城县隶属陕西省渭南市,位于陕西关中盆地东部,总面积1121平方公里,共有9个镇1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2万人。 澄城县属于黄河流域的古老县市,至今已发展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澄城县人口增长缓慢,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澄城县率先进行城乡结合统筹就业,劳动力大规模的输出,很多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但是,随着澄城县的城镇化发展建设,县政府积极采取劳动力回迁政策,并对该县的农民进行职业培训。

二、农民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问卷发现,超过2/3的澄城县农民愿意参与到职业培训中来,这表明大多数澄城县农民已经意识到参与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即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让自己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能以促进再就业,就必须要通过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才能增加收入。但是,农民职业培训的参与度不太高,其中有一半的人认为农民职业培训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而且一半以上的农民认为相关的职业培训情况和他们当时的参与意愿不符合。从上述调查中可以发现,农民职业培训的参与需求和农民职业培训供给之间是失衡的。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澄城县的农民职业培训情况和农民自身的需求相脱节。

三、农民职业培训的对策建议

1.提高农民认识,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

任何学习都建立在一定的兴趣之上,如果农民对职业培训没有兴趣,即便政府采用多少外力资助也毫无用处。因此,为了加强职业培训的有效性,必须转变农民思想,培养农民主动学习的意识,而当务之急即提高农民的认知,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提高农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即让农民从心里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是发自内心感悟的,而不是外力施压的,表现为农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培训机构以及政府在宣传时注意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从知识、情感、意念、行为等方面入手,调动农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具体来说,从“知识”角度来看,注意培训的内容不要诘屈聱牙,硬把复杂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农民,而应该从农民平时的生活入手,找寻农民熟悉的话题和知识,尽量在教学上通俗化、本土化;从“情感”角度来看,让农民感受到政府和培训机构对自身的关心和重视以及对农民群体就业的关注性;从“意念”的角度来看,应该培养农民“市民”的意识,让农民认识到时代的变化推动着个人情感价值观的变化,为了融入城镇建设和发展中就必须要改变原来的小农思维,从生活方式、理念价值等彻底融入城镇当中,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脚步;从“行为”角度来看,政府和培训机构应该以实践促进理论,保持对农民职业培训的高度关注性,做好农民职业培训的发展规划和协调规划,与此同时可以树立“学习典型”,比如“金牌月嫂”、“金牌管家”等典型先进人物事迹,让农民们明白能力本位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进一步转化农民思维,让农民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2.采取激励措施,发挥农民参与培训的主观积极性

农民生于土、长于土,思维传统而保守在所难免。一方面政府应该让农民从自身入手,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职业培训中来,调动这一群体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第一,政府可以适当加大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补贴。农民这一群体非常务实,陕西省澄城县的农民更是这样,他们的收入用于维持家庭用度已经非常勉强,倘若让农民感到参加职业培训既浪费时间又花费钱,而学来的知识对于再就业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农民们肯定觉得这是“赔本的买卖”,既没有眼前的收益也没有长远的利益,因此他们没有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也非常正常。 所以,政府除了加强职业培训的宣传服务功能外,还应该适当加大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补贴,比如发培训优惠券、减少农民务工开支等等,这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因参与职业培训而付出的经济代价,间接提升农民自我参与职业培训主动性。第二,政府构建覆盖农村的网络,加强农民网络学习的能力。现阶段,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已经逐渐普及。在农村,手机也几乎成为每一位有务工能力农民的标配。但是,出于金钱上的考虑,农民对除手机之外的IPAD、电脑等并不感兴趣,从而使农民在接受远程教育方面信息匮乏,网上一些優质教育资源也搜索不着。所以,为了在家更好地寻找就业机会,农民会利用手机进行信息搜索。政府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网络信号。同时,政府应该加强手机APP、微信上的农民职业培训信息宣传和相关技能学习,让农民不再认为交网费或流量费是一件浪费钱的事情。这样也可以从侧面提升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3.建构农民职业培训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网络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而且,现阶段办公、职业培训、就业招聘信息化数据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职业培训,政府可以和培训机构以及企业联手,共同构建农民职业培训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具体来说,澄城县政府可以本着“因地制宜、注意效率、联合参与”的原则,和企业、培训机构写手共同构建公共信息平台,让农民职业培训、农民再就业发展结合,这样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完善规范、合理有效的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在这里,澄城县政府可以借鉴2013年山东省政府发布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的意见》,该《意见》表明以乡镇、行政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公共服务网络服务圈”,通过网络信息化建设,在公共服务平台上设置培训项目版块、企业和政府答疑版块、市场就业版块等。澄城县政府也应该以城关镇、冯原镇等为半径设置公共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尤其要加强职业培训服务窗口的反馈功能,让企业和培训机构真正实时和农民群体对话,解决农民们培训的顾虑和担忧,让他们真正融入到网络这一大环境中来,用网络提升农民职业培训的便捷性、时效性和有序性。

参考文献:

[1] 冯飞龙.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教育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4(6):118-122.

[2] 吴兆明,郑爱翔.新型城镇化下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J].成人教育,2015(10).

猜你喜欢

城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