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2017-07-31胡萍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会教材思维

胡萍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工作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始终坚持“生本”理念,采取各种有效方略,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培养和提升语文能力和素养。

一、坚持以正面为主,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首先,要尊重学生。一位教育学家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对立的, 但感情不能对立。”作为教师, 我们对学生应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因此,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 “闪光点”,多给学生鼓励、理解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多肯定、少否定, 多鼓励、少指责。记得三年级时,有次我叫蔡嘉欣同学来读课文, 谁知她读得极不流利,我一面制止其他同学的哄笑, 一面微笑着听她读完。之后句我肯定了她的勇气, 表扬了她的认真以及读音的准确, 同时向她提出希望:加强阅读, 你会读得更好的。想不到在不久后的一节语文课上她主动举手要求朗读课文, 虽然仍有些结巴, 但效果明显好了许多,一个学期下来、该生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 现在只要我说一句“谁来朗读课文”? 同学们往往是争先恐后。只要我们常常注意尊重学生, 就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二、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互动起来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 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动, 从而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例如;语文口语交际《我爱吃的水果》当中,我创设了“水果超级市场”的情境环节,让学生也自己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用到学习当中,自已推销自己的水果。通过活动学生情绪高涨, 达到了口语交际的学习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用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學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角色,进行语言交流。鉴于小学生的表演欲望较强,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表演。表演的形式应多种多样, 有个人表演、小组表演等。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 一切好的机遇除了学生把握外,还要靠教师的精心创设、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在课堂上, 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 学会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 学会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用儿童的思维去分析问题, 用儿童的语言去描绘世界, 切不可高高在上。因为高高在上的教师怎能听到学生真情呼唤? 只有这样师生的互动, 才能使课堂真正处于和谐的状态, 真正开启孩子的思维, 这种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获取事半功倍之效的一剂良药。

三、坚持合作探究,突出培养合作意识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 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 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习。就拿一年级小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来说。在新生入校伊始, 教师便可利用多种时机培养他们树立起合作的意识。如, 教师问第一天上学的小学生:你交上新朋友了吗? 问问坐在你周围同学的名字, 下课你们一起玩好吗? 然后, 教师在经过观察, 初步掌握学生的情况后,将学生按性格特点及学习习惯等方面互补搭配建立学习小组。并且, 让他们自己给小组命名。 孩子们兴趣很高, 纷纷为自己的小组起个好名字。如:博士队、前进队、金星队、超越队等。教师鼓励他们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这便为合作学习开启了大门。

教师还要适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 使小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与他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是他们从未有过的想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这种意识, 学会这种学习方式, 养成这种习惯。如学习汉语拼音时, 第一、二课只是学习六个单韵母。第三课开始学习四个声母, 出现了 b-ɑ-bɑ 的音节。教师抓住这一学习机会告诉学生:b 和ɑ只有走到一起, 合作拼成音节, 才使我们学会了更多的知识, 认识了bā八、bá 拔、bǎ 把、bà爸等汉字, 合作多么重要啊! 如果b和α不合作, 小朋友可就不喜欢它们了。汉语拼音中很多声母和韵母都喜欢合作, 我们以后会学到更多的音节, 认识更多的汉字。让我们也和它们一样来合作吧!教师又采取表扬全组而非个人的措施, 使学生互相督促, 共同进步。也就是从这时起, 孩子们开始了真正的合作学习,探究思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 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是很重要的。虽然教师着重培养的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和探究,但是有了合作和探究意识更会懂得尊重他人, 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 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发展服务, 使之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这也是教师重要的育人责任。

四、引导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创造力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是创新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创造力成长的主阵地, 课堂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 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创造力, 学生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 每一个学生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使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

语文教学课堂中首先要发现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运用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 引导学生多角度, 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 .就能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课堂中鼓励质疑,培养多向思维能力。在创新教育的语文教学课堂中, 疑问是课堂中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学生在课堂中, 只要对知识有疑问都可以提出、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有的教材中, 往往一个学生对其中的一点提出疑问、还有更多的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 学生在根据不同的问题来分析, 找出答案,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五彩池》当中,学生围绕五彩池为什么会呈现出那么多的颜色展开了质疑, 很多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我让学生根据提的不同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自已研究出最正确的答案。学生思维活跃, 自主学习兴趣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

五、教学换位有活力, 发展个性和想象力

一是学生当老师。学生当老师绝不应做老师的“傀儡”。作为老师, 要启发, 不要代替。 教师要多放手, 少控制;要多鼓励, 少批评;给学生以主动权、选择权, 体验成功, 建立自信心。二是利用教材资源,发展学生想象能力。课程标准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两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 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的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教学《小小的船》第三句时, 指导学生观察:小女孩划着小船, 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下邀游, 星星在她身边闪烁。学生被带到了神奇无比的天空中。此时让学生展开想象, 自己如果到宇宙旅行, 将会看到什么, 是不是“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 张开想象的翅膀, 说出自己可能看到“宇宙飞船”“外星人”“人造卫星”等, 怎么想就怎么说, 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

猜你喜欢

学会教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