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

2017-07-31吴令令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吴令令

摘 要: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是诸多方面的,只要每位体育教师认真思考,刻苦钻研,不断积累,加强学习,就能寻找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营造一个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课堂环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课堂教学;方法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课程,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合格人材的具体体现。所以,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致力研究、探討、努力解决的课题。根据教学实践的体会,我认为,要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备课

体育课是教学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训练体能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要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并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能纠正错误动作。

2.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助性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3.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二、上课

教师要认真上好体育课,能使学生感到技术动作容易学,身体锻炼乐无穷,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怎样上好每节体育课呢?

1.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绝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需要父母和教师耐心细致地培养。对孩子在平时取得的进步要及时地表扬,哪怕是一点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做规范的动作示范,其实学生是非常具有可塑性的。教师标准、大方、优美的姿态和动作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最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爱好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合作意识、班级荣誉感和增进同学间的友谊。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积极参与运动的学生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科学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正确、合理的锻炼身体的技巧,为终身体育锻炼服务。

2.巧妙设置游戏环节,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游戏是小学生都爱玩的,特别是体育游戏,只要提到游戏,很多学生都非常乐意参与其中,行动迅速,心情激动。因此,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体育课程中设置游戏这一环节,能够大大满足学生的运动、游戏、娱乐的愿望,使他们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学生在练习跳远比赛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站成一排,戴上小青蛙、小猫、小兔子、小山羊等小动物的头饰比赛谁跳得更远,由头戴老虎或者灰太狼头饰同学担任裁判,这样的跳远比赛游戏活动,很是吸引学生,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自然,教学效果好。在这样兴趣盎然、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有了昂扬的斗志,还能够锻炼身体。并且,应用游戏的方式指导学生们去学习,他们就不会感觉到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习热情自然高涨。

3.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可知与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句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本领。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创新意识和实践本领是新课标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思维比较敏捷,善于观察事物,对任何问题愿意打破砂锅问到底,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可以借机利用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大胆的想象力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如跳绳,既可以一个人跳还可以两个人,甚至三个人跳。篮球传球教学,一个人对着墙传,两个人对传,三个人交替传,四角传球等等;可以原地传接球练习,还可以行进间练习。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达到既健体又健心的效果。

5.合理安排课时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一堂好的体育课既能使学生较快地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又能使学生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运动的能力,合理安排课时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总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密切师生感情,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和锻炼中出现困难时,要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人师表,处处表现出一位人民教师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于不经意间向学生感染,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视教师如朋友,为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就会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南,教学思想就会被学生自觉地接受,学生也就会在课内课外强化练习,自觉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自主学习[J].中国学校体育,2013,23(09):223-224.

[2]罗希尧.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12):463-464.

[3]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15(07):591-592.

[4]韩冰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3(20):411-412.

[5]王劲松.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03,(10):963-964.

[6]周春辉.浅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09(02):788-789.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