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语法角度看动词的名词化

2017-07-31戴婷婷

青年时代 2017年20期

戴婷婷

摘 要:词类是语法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词类划分则是人们进行语言描写和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名词和动词作为词类中的重要范畴,本文尝试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分析名词和动词的特征和差异,并简要论述了动词的名词化现象。

关键词:认知语法;突显;名词化

一、引言

Bloom(1981)曾经做过一个比较有趣的实验,分别测试了人们对英语和汉语里面的一些抽象表达的理解,比如虚拟语气等,目的是讨论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他得出结论,由于汉语里的抽象表达比较弱,中国人在抽象思维方面不如西方人。对此,很多学者都提出质疑(参见高一虹 2000:29-47)。本文所讨论的名词化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而名词化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否真如Bloom所说,是思维从具体层面向抽象层面的发展?它是否反映了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笔者认为名词化确实与人的思维,认知密切相关,不同语言中的名词化的不同也确实反映了思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没有优劣之分。在这个问题上,认知语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野,使我们可以用全新的眼光来审视动词和名词的实质,并重新认识动词的名词化现象。

二、认知语法的基本观点

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一般是指R. Langacker(1987, 1991)的语言理论。Langacker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语言是一个巨大的网络,不同抽象层次的语言结构以特定的关系结合在一起。Langacker认为语言是一个象征系统(symbolic),对句法的分析就是对语义的分析。对语义的描写就是对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过程的描写。一个场景可能会有不同的突显方式,形成不同的意象(imagery),从而采用不同的句法结构进行描写。认知语法的分析通常是以“识解”(construal)为基础的。识解是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场景进行概念化的能力,主要包括图形(figure)/背景(ground)的转换,射体(trajector)/界标(landmark)关系,侧重(profiling)/基体(base)关系,视角(perspective),突显(prominence)等方面。

总结起来,认知语法有以下几条重要的原则(参见Langacker 1987: 154-166)。

(a)“概念化”是一个认知过程,包括心理经验的许多方面,是经过时间的积累渐渐形成的关于物理、语言、社会及文化的全面理解。概念结构影响语言结构,认知过程对语言结构的选择有影响。概念与句法结构之间有映射关系。

(b)认为语法单位具有“象征性”,象征单位有“两极”,一极是语义单位,另外一极是语音单位。语法是约定的象征集合,包括各层次的语言单位和可用来创新的结构图式。图式通常指的是 “基体—侧重”和“界标—射体”两种。

(c)认知视点的变换与语言结构选择密切相关,这种现象叫做“识解”。简单的说就是对于同一种内容,人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说明,而语言结构选择的不同是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

(d)认知语法中的语义具有百科知识性(encyclopedia view of semantics)。语言与非语言知识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语言吸收百科知识并在具体运用中再现,但难以将各种知识区分开来。一个词条代表接近认知域集的常规方式,而其中某些域处于语义价值的中心,而另一些则处于边缘,但在语言的运用中,所有的域交叉在一起,难以区分。

认知语言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体现在它重视“一些基本的认知原则对语言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存在的并行现象作出统一的解释,以收以简驭繁之效”(沈家煊 2000)。在认知语法中,通常是用抽象的图式来对一些现象进行比较,把握其本质特征。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将对名词和动词,以及动词的名词化进行图示化的分析。

三、认知语法视野下的名词与动词

名词和动词的区分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法,柏拉图被认为是划分词类第一人,他以意义为基础,把词分为两大类:主词(ōnama)和述词(rhēma),相当于现在的名词和动词(刘国辉 2000:2)。普遍认为,表示事物的词是名词,表示动作的词是动词。然而,事实上,二者的界限并没有这样明确。我国语言学界历来都有“依句辨品”的说法。Quirk (1985:75)也注意到词类存在着边界模糊的现象,名词和动词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传统的语言学并没有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的结构主义对于这个问题也没有深究。

Langacker从人的认知心理出发,认为名词和动词是在语义基础上不同的概念建构。名词表征空间中的非连续个体,动词则表征时间中的连续过程。可以认为,名词“突显”事物(thing),而动词则突显过程(process)。傳统语法对词类的划分是依据词的语法功能,而认知语法对词类的划分是依据词的概念化过程或语义内容。在认知层面上,名词不只表示一种事物,也可以表示一种关系,还可以表示动作或过程。这是因为我们可以将过程和动作看作事物,即是说名词和动词具有共同的语义基础。Langacker在论述中用了“profile”一词,它在认知语法中意为“勾画”或“突显”。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突显是不同的概念化过程,不同的认知突显分别形成不同词类(参见图1)。(a)、(b)、(c)都是名词的图式,(a)与(b)表示单个的事物或实体,(c)描述一种结构内部的关系,(d)是动词的图式,(c)和(d)的区别在于突显不同。(c)把整个关系当成单独的个体,突显静态的整体关系,(d)把这些连续的个体与时间联系起来,突显连续的时间过程。“名词表征一个三维空间的离散个体,动词表征一个一维时间空间的过程”(石毓智 2004)。

四、名词化现象的认知解释

名词和动词可以用它们的认知突显不同来区分,这种区分也可以用来解释名词化问题(nominalization)。传统语法里词类划分的不明确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名词化问题,名动转用问题等。对于这类问题的论述往往都集中在现象描述和语言功能上,缺乏深刻的解释,而认知语法关于词类的观点却可以较好的解释这一现象。

名词和动词可以在许多情况下相互转换,主要的原因是名词和动词有共同的语义基础,其不同在于概念建构时二者的侧重或突显不同。因此,突显的改变就是词类的转换。名词中含有表动作的成分,所以很多名词可以用作动词,徐盛桓(2001a, 2001b)曾从几个方面论述过这个问题。

而对于名词化,可以认为是把动作概念中的“时间”部分消除,并投射到三维空间里去,成为一个非时间性的离散个体,图2在Langacker(1991:36)之上修改而成。

以“A employs B”一句为例。

在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动词employ名词化的过程。由于突显方式的变化,本来突显动作的动词可以分别表示原动作的主语和宾语。这种名词化我们称之为词汇层面的名词化。另外,在一个概念基础之上可以形成以动词谓语为中心的小句(clause),而小句则通常可以由于突显的不同而名词化为一种抽象的实体(entity),在基本语义上,二者并无根本差别(前者为小句结构“A employs B”,后者为名词结构“the employment of B”),不同点在于小句突显该语义的动作过程,而名词化之后,原本的过程概念、时间概念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空间的概念,这种名词化可以称为句法层面的名词化。

以上的分析同样适用于汉语里的名词化现象。同一个汉字“锁”既可以表示“锁门”这个动作,也可表示“用来锁门的工具”。表示动作的“锁门”除了可作动词之外,还可以作为表示事件的名词。比如:

(1)他锁门。

(2)这把锁是他的。

(3)请记住锁门。

这三个句子中,同一个“锁”字分别表示动作、工具、事件,然而三者都是共同语域内的,只是有不同的突显部分,它们在语义基础上是有联系的。汉语的名词化也可以分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词汇层面上,名词化突显动作的一个侧面,如主语(独裁者)、宾语(出版物)、工具(锁)等。在句法层面,汉语的句子可以直接放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名词化后作为新的句子的一个成分。例如:

(4)重庆的夏天很热。

(5)重庆的夏天很热是这个城市的一大特点。

(6)他受不了重庆的夏天很热。

(4)句是陈述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可以看成是一种静态的特征,也可以看成是一件事物,所以有了(5)、(6)两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类用特有的认知能力,对世界进行范畴化,语言范畴也从中自然产生,但范畴之间的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动作的概念可以被事物化,即我们的头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框架同一个概念。框架方式的不同造成了词性的不同。这种框架就是Langacker所说的profiling。名动转换问题实际上是人们认知角度的改变,是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切换。正如刘国辉(2005)所说,“现实世界的本体是由物质和运动构成的,物质和运动相互依存,相互转换,共同遵守着能量守恒定律,形成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这大概就是名词化现象的深层动因。

参考文献:

[1]高一虹.2000,《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和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刘国辉.2000,《历史比较语言学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3]刘国辉.2005,语言‘转换概念多维度诠释—以名词化现象为视点[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9-17.

[4]沈家煊.2000,认知语法的概括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29-33.

[5]石毓智.2004,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J],《外国语》第2期:1-13.

[6]徐盛桓.2001a,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J],《外國语》第1期:15-23.

[7]徐盛桓.2001b,名动转用与功能代谢[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8期:2-5.

[8]Langacker, R.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9]Langacker, R.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2,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0]Quirk, R. et al. A Comprehension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New York: Longman Inc.,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