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17-07-31陆季春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

陆季春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于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文章以深化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类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作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人文类相关专业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理念与实施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用型人文类本科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专业体系更为完整,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展开。但是,随着专业数量与规模的扩张,人文类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也逐步显现。一些新建的应用型院校由于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系统、科学与合理的设计,实践教学的实施受到主观因素的较大影响,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存在各环节内在关联度不高,实施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2012年,国家教育部等七部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的要求,对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量化的具体指标,对人才的培养方向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因此,为切实保障国家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落实,满足国家对人文类相关本科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是当前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从总体来说,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然而,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文类人才培养依然效仿传统本科院校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做法,在实践教学上投放的精力与时间不够,将实施实践教学视为理论课程教学的补充,使得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最终难以实现。笔者认为,建立起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文类专业人才十分必要,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否充分并有质量的就業是人文类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具备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文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实际上许多企事业单位却很难招聘到能够满足单位需要的人文类专业的毕业生,应用型本科人文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尽如人意。究其主要原因是一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目标等方面认识存在偏差,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无法确定正确的定位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无法使人才知识的积累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两者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因此,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是提高应用型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需要

当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但在实践教学的整体规划、投入力度方面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一些新建应用型院校人文类专业常常把人文理论、文化知识和艺术欣赏作为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远离企业用人的“第一质量”要求和实践活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具体是人文类专业的教学中,由于受到生源、师资水平和设备条件的制约,对专业人才培养缺乏整体的规划,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规范、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致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支撑学生职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难以得到科学培养。

(三)是实现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需要

在应用型人文类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的方法及内容、管理实践实训教学的各环节、开展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价、反映实践教学的具体效果这一系列的环节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就要构建起应用型人文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建立起科学、合理、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精细化、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应用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应用型院校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思路

当前,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与人才培养需求背景下,为了突出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的办学特色,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我国应用型人文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现状研究,课题组认为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专业发展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体系中各观测点不同的权重和分值,探索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规律性因素,构建起贯穿学生四年课程学习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体现调控、引导、评价、监督和考核实践教学工作的作用。

(一)建立“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应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相联系,借鉴国内外高校在人文类专业实践教育教学相关研究与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经验,将“课程实验、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四个实践环节渗透于人文类专业教学环节,形成“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形成由“基础实践”到“专业实践”再到“综合实践”的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设置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结构

实践课程结构是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关键。在制定人文类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将第二课堂、校内模拟实践、社会调查和创新活动等纳入人文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课程结构里,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一是需要突出和拓宽实践课程的基础和领域,使人文类专业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向柔性专业方向发展。其二是整合原有的实践课程结构,进行科学设计。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并列的专门体系加以突出。科学设置人文类实践课程的开设顺序,体现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性和逻辑性,科学设置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管理体系。

(三)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学生实践课程体系与能力训练平台建设

所谓实践课程体系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所制定的明确目标,按照所制定的目标开展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设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对应用型人文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更多的人文类专业开始对实践教学设计在整个专业教学中的作用的认识日渐增强。通过校企合作,实施“集中实践训练”项目,在实践教学设计中,多方创设实践场(学习情境),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场活动,企业服务课堂、学生服务企业,多方受益,协同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类实践课程体系。

三、提高应用型院校人文类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

实践教学开展的路径,主要是通过校内外两条不同的路径实现的。路径是实践教学的桥梁而不是目的。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坚持“面向应用和产学研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在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的各种资源的基础上,采取逐层递进、循环互动等有效的实践教学措施,完善应用型人文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将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深远。但是,由于常常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干扰和约束,加之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在一些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中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缓解这种矛盾,人文类专业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强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需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清晰认识专业定位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通过校内与校外两条培养途径的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系统、渐进和全面的提高。

(二)探索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并促进其真正得到落实。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理清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科学设计出合理的比例关系。其次,需要根据专业实际,加强专业综合性实验和实践课程的开发,开发并增加一些具有探究性与实践性、综合性强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三是重视实验设备条件的提高,加大教学实训的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加强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在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应该将教学主体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模式从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课外、实验、任务项目实训相结合的模式转变。重视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力求实现多样性和渐进性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改革探索,推进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解决慕课、翻转课堂与实践课程的无缝衔接,有的放矢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注重校企合作及校外实践基地的开发

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加强人文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应用型院校在开展人文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企业单位建立起密切的战略教育合作关系,将企业技术应用的能力和项目开发的经验与学校师资力量相结合,积極拓展渠道,加强与本专业的服务面向相结合,深入开展诸如定向式培养、项目实践训练、毕业实习实训、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校企间的合作,使学生不仅能够在校外实践基地中得到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为未来更好地承担本专业的从业工作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五)构建合作教育与海外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当前,学校紧跟合作教育和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在合作教育方面,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合作教育”,通过校企合作、集中实践教学等形式,让学生以开展校内学习一海外实习工作一继续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使得更多的学生都具有在多个社会领域和部门工作的工作经验。拓展国际化教育资源,制定海外留学计划,不断拓展合作的范围和深度,通过校际交流与校研合作平台的打造,积极开展互派师资、研究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教师进修等方面的更深层次的合作。

基于上述,本课题组认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本科人文类专业的实践课程体是培养高素质相关专业人才的关键因素,为此,一定要把研究视角放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办学目标上来,将社会的发展、学科的建设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相互统一,最终促进学生个体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