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无人机将改变战争形态吗?
2017-07-31朱江明
朱江明
近日,美国国防部在一年一度的国防部实验室日上,展示了一款全新的无人机。这款被称为“低成本耐消耗飞机”(Low-Cost Attritable Aircraft,简称LCAA)的无人机,被五角大楼寄予厚望,认为是可以改变未来战争模式的武器。美国空军希望LCAA的有效负载为500磅(约230公斤),最高速度能达到马赫0.9(时速1100公里),任务半径达到1500英里(2400公里),并计划让其与载人战机协同作战。那么到底这种战机是否像五角大楼所说那样,足以改变战争形态呢?
“低成本耐消耗飞机”(LowCOst AttrITableAi rc raft,简称LCAA)的无人机效果图
早在红白机横行的游戏时代,空战游戏就出现了无人机和主机的搭配,我依稀记得玩经典空战游戏《雷电》时,升级战机后可以获得两架无人机的掩护,用于吸引火力和加强攻击力,即便被击中也不影响主机的安全。这种20年前游戏中就存在的科技,今天似乎正在变成现实。游戏可以天马行空,现实中武器研发却需要很多成熟的配套技术。
事实上,无人机这类飞行器至今仍然非常原始,仍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比如美军此前的无人机,大多属于独行侠,以著名的全球鹰系列无人机为例,执行任务的时候都是单机行动且仅有后方操作员操作。无人机会按照预定的飞行计划,自行定位和导航飞行到目的地上空,但是如果中途出现特殊空中情况,无人机自己没有能力处置,还需要后方操作员介入。由于操作员在距无人机很远的指挥中心,中途的通信和控制全靠卫星中继传输,存在一定的信号延迟,所以无人机没能力应对任何突发空中情况。
由此可见,无人机虽然已经逐渐成为战场上的主角,能干的事情却并不多。由于单打独斗的特性,现在无人机主要配属给情报部门用于研判敌情或者攻击高时间敏感度的目标,例如对恐怖分子进行定点清除行动。
在大规模战争中,无人机定位仍颇不清晰,例如在空地和海空协同中,无法和其他作战单位紧密协同或者编队作战。美国国防部希望无人机未来能够承担更多大规模战争中的协同任务,这也是美国海空军一直梦寐以求的一种战术。载人战斗机从诞生后不久,就发明了编队和僚机战术,作战时战机在空中可以互相掩护队友飞行,并且集中火力攻击同一个目标以加强杀伤力。
从美军公布的LCAA数据来看,这款最新无人机的作战半径正好可以跟美军最新服役的F-35战机航程相当。从F-35战机的定位来看,它在作战中主要承担对地和对海攻击任务。此类对地和对海攻击,战机必须应对可能突然闪现的隐蔽防空火力据点,即便是高性能战机仍然可能阴沟里翻船。
越南战争中,美军战机战损普遍发生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战后美军总结失败经验的结论是,执行对地攻击或者空战任务时必须要有足够的环境感知能力,不能仅仅依赖于侦察情报,必须随时发现敌方火力点。如果环境感知能力足够,则完全可以降低自身的伤亡率,也能极大地增加任务的成功率。
LCAA最关键的作用,就是强化飞行员的环境感知能力。比如在未知的敌方控制区内飞行,可以让LCAA作为探路先锋先导飞行。此时敌方防空火力如果发现空情,则面临一个两难的局面。发动攻击可能击中成本低廉的LCAA,但会暴露自己,导致被对方攻击编队轻易消灭;如果不发动攻击则可能让对方隐形战机编队顺利通過,攻击更为重要的战略目标。这是现有反隐形战机雷达矩阵最大的威胁,因为隐形战机预警雷达确实可以提前发现空中出现的隐形战机,要攻击和锁定却会暴露自身防空阵地的位置。
除了作为开路先锋之外,LCAA的另一大优点是解决了无人机抗干扰的难题。此前美军的隐形无人机曾多次被捕获,全因无人机控制中心和飞行地点相隔太远,造成无法及时发现无人机的状态问题,给了敌方可乘之机。如果LCAA被载人战机操控协同,不仅双方的状况实时显示,且近距离的定向数据传输也很难被电子干扰。敌方要想通过电子对抗手段对付LCAA和载人战机组成的编队,会非常困难。五角大楼所谓革命性武器的高调,并非夸大其词,LCAA一旦实战化部署将使得无人机从一种武器变为载人战机的伙伴。人类和机器人并肩作战的场景,将从LCAA这款廉价无人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