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搜索

2017-07-31

理论与当代 2017年7期
关键词:政商贪腐

观点搜索

澄清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三个误识

4月24日的《北京日报》转载石仲泉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文章称:如何正确认识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在部分人中还有一些误识需要澄清:“压力没完论”。意即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压力太大,何时为尽头。有的人说,一听到“从严”二字就感到很紧张,何时能宽松一下?这完全是将属于指导理论层面的战略思想同工作安排层面的具体问题混为一谈了。如何管党治党?就是一个“严”字。全面从严治党,是从战略上讲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至于日常的工作安排,还是坚持正常的作息制度,并非要求“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工作常态。若有突击任务,需要加班加点,这种情况什么时候都有,与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没有任何关系。“割韭无用论”。意即认为目前这样猛打老虎重拍苍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生贪腐现象的土壤,如同割韭菜,割了一茬还会长出新一茬的贪腐分子,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一劳永逸论”思想的反映。四年来,我们既取得了“打虎拍蝇”的显著战果,同时制度建设也有重大进展。也就是说,主要在“割韭菜”,同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也是在努力治理产生贪腐现象的土壤。那种认为十八大以来没有治理产生贪腐现象土壤的看法是失之偏颇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准则》和《条例》两个重要文件,就是治理产生贪腐土壤的重大决策。“割韭无用论”,低估了这两个文件对治理产生贪腐土壤的深刻意义。“无人干事论”。“无人干事论”反映的情况,说明在部分人群中还存在糊涂看法,对中央重大决策的认识陷入误区。中央八项规定主要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不会产生无人干事问题。不干,正说明那些人不适合当领导。

正确理解党内问责的根本原则

樊鹏在5月4日的《南风窗》上撰文指出:2016年7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部重要的党内法规释放了执政党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但是从大量案例来看,实操层面确实也遇到较多问题。比如,有地方干部反映,问责条例中有关问责的原则有一定矛盾和难以协调的地方,例如“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同时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如何把握这二者的关系,拿出令人信服的问责方案,是个实践难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外界或许需要用另外一种思维来看待这些现象。在“问责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中,虽然提出了“有责必问、问责必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问责越重越好,而是轻重得当。如果联系中央推动执纪监督问责的系列改革实践,可以发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就是要求在执纪和问责中要“见人见事、直指问题”,“要窥一斑、见全豹”,并不是以追究个人责任为最终目的,而是以改善党的领导、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为最终标准。建立运行有效的问责实践基准,既有制度刚性的一面和相对明细的操作标准,但与此同时,问责工作也需要富有一定弹性和空间,才能发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才能鼓励干部创业作为,让政治原则和理想信念落地。是否能够形成这样一个双向要求的问责实践基准,才能更好地代表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成果,也更加关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长远方向。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鹰派

国防大学教授乔良在5月18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说,什么是鹰派?鹰派就是坚定的国家利益派。但鹰派的坚定和强硬,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指归。离开了这个标准,一切强硬都毫无意义。的确,钓鱼岛、黄岩岛、南海九段线,包括“萨德”部署,这些都是国家利益,或者说都影响了我们的国家利益,但那些眼睛紧盯着这些可感可触的国家利益的人,为什么从来不去关注那些让国人义愤填膺的事件背后,有只操纵这一切的手?比如在韩国部署“萨德”。这对美国来说是一箭数雕的买卖:一可以通过这一前沿部署,抵消中国渐已在二岛链内形成的局部军事优势;二可以离间越走越近的中韩关系,顺便让中韩自贸区泡汤。很明显,对手就是在一个接一个地挖坑,让“血气方刚”的中国人往里跳。如对付“萨德”,有人一上来就是:摧毁它!但你有权发动战争去摧毁部署在别国领土的武器装备吗?我们最先需要打掉的,是这只偷窥的眼睛,而不是发动一场战争去摧毁一只偷窥器。那么,我们是不是在没有发生战争之前,就只能任由人家偷窥、监视我们?当然不是。比去抵制韩货更有效的办法,是让“萨德”失效。事实上,我们已经这样做了,且效果更好。对军人来说,“鹰派”之谓,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责任。就是国家利益第一,就是要让国家利益最大化。大国政治,不光是对抗,还有妥协,还有交易。交易,要有足够的筹码,更要有足够的智慧。眼下“我的国”需要血性,更需要理性。

“官场敷衍症”该如何医治

任炳在4月25日的《北京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官场敷衍症”如不迅速诊断,及时治疗任其发展蔓延,必将腐蚀为人民服务的执政机体,形成官僚主义泛滥的无穷后患。不同官场,“敷衍症”发病的状态多有差异,但带有共性的、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曰等、推、躲、拖。遇到问题奉行“慢半拍哲学”。等一等,看一看,压一压,该出手时不出手。等什么?等顶层设计,等领导发话,避免“出头的椽子先腐烂”。等不及就推,“请某部门先拿个意见”“等开会研究研究”……推不掉就躲,躲不掉就拖,只说不干,即便干也不真干。二曰避实就虚。把表面文章做足,把实际工作淡化。上级领导的指示、讲话、文件,传达不过夜,落实不过问。不在意有没有联系本单位的实际,有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在意的是报纸有文,电视有影,电台有声,让上级知道“紧跟”了,“照办”了。目的就达到了。三曰照猫画虎。上级怎么办,你就照着来,上级开会,你也开会,上级发文,你也发文。但开会要照本宣科,发文要对好口径。一言一语,一招一式,都要有依据,有来头。重要的是联系领导,紧跟上司,而非联系群众,着眼实际。四曰见风使舵。风往哪边刮,就往哪边转。“风起于青萍之末”,“青萍”在何处?不在田野上,而在上级机关,在领导心中,领导说东不可说西,即便心中不满意,脸上也得笑嘻嘻。领导让你去办事,即便明知办不成,也要表态“行!行!行!”比如上报统计数字,是否真实是次要的,符合领导口味才是重要的。“官场敷衍症”该如何医治?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身健体。二是创造良好环境,不断除霾去毒。两者缺一不可。

警惕那些官场变色龙

5月12日的《新京报》刊登社论说,这两天,一段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阐述自己用人观的视频风靡网络。视频中刘家义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次专门试了一个同志,本来这名同志讲的是完全正确的,突然我跟他说,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他马上变过来,对,应该是这样。然后我又提醒,是不是应该这样?他又说,对,马上这样。”视频最后,刘家义总结道:“后来我得出一个结论,此人不可用。”同类“察言观色”的故事,恐怕随时随地都有上演。翻看一些腐败干部的“反省书”,从来不缺少“一霸手”们的检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而放眼看去,每一个“一霸手”的后面,同时也都站着一个或一堆“唯唯诺诺”的属下。瞻前顾后,不敢担责任,明知道不对的,也不敢说;平庸懒惰,不学不思,缺少独立见解,没有能力说……这其中,尤其该警惕的是某些“变色龙逻辑”:把争论,偷换成“不团结”;把研究谨慎,偷换成“没有魄力”;把敬畏民众,偷换成“丧失原则”……最后再让人把这所有的一切,偷换成“盯着一把手的眼神就永远不会错”的“真理”。在那段视频里,刘家义特意用手指敲着桌子说:“你们不要看书记是什么眼神,那是不对的。可以互相讨论,不同观点都可以互相碰撞,我们要形成这么一个风气,讨论问题,研究问题。”这是个很开明、很内敛的要求,这种要求也不该“可遇不可求”。

党内容不下“巧官”

孟祥夫在5月16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明代官员吕坤在任山西巡抚时著书《实政录》,书中将官员按好坏分为八类,其中,排名第七的为“巧宦”。这类官员实实在在的政事不办,只知粉饰太平,伪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地方上军民的事情毫无作为,唯念念不忘自己的私利;对下颐指气使,对上却奴颜婢膝,极尽讨好之能事。吕坤所谓的“巧宦”,现今并未绝迹。“巧官”之“巧”,在于做事“乖巧”,往往“看人下菜碟”。对外,他们不愿担当,遇事要么“绕着走”,要么“打太极”“踢皮球”;对内,他们则如“川剧变脸”,尤其善于揣摩领导意图,一切按上级脸色行事。遇上“巧官”,百事难办。他们身居重要岗位,把握一处室或某部门“关口”。也许职务不高,但权力不小、脾气挺大。业务到了“巧官”手中,“卡壳”是常事,敷衍属正常。这些实实在在的“中梗阻”,让人惹不起、绕不过,打交道费劲、办业务误事儿。一直以来,党内是容不下“巧官”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让“巧官”在党内没有市场,既要立明规矩,加大追责力度,把混日子的赶下去,让无为者无位;同时,激励保障机制也得跟上,只有让担当者无忧、干事者有位,才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浪潮中击楫勇进。

贪腐官员最怕的并非死刑

据5月11日的财新网报道,香港廉政公署前副专员郭文纬在香港廉政公署工作长达20多年,且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香港猖獗的腐败状况。比如,出租车司机为了谋求各种便利,可以向警察按月购买“标贴”:1970年建设的公共房屋,到1980年代就变成危楼以至需要重建,“地方有无贪腐,就看当地是否有无豆腐渣工程,如果贪腐厉害,就一定会有豆腐渣”。郭文纬将贪腐严重程度简单划分为三级:第一级,社会有贪腐但不多;第二级,贪腐比较普遍;第三级贪腐很普遍,而且是公开性的、集团性的,且有组织性的,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塌方性腐败。郭文纬表示,对一般公众而言,大案要案等贪腐确实令人愤怒,但是,他们更在意事关普通公众的身边贪腐。因此,廉政公署成立之初就强调零容忍,几十万元的贪腐要处理,几十块的贪腐也不能容忍。比如,殡仪馆一位职员,向死者家人索要几十块的红包,坐牢5个星期。“反腐败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公众。”郭文纬也将其视为廉政公署的经验之一,因为公众清楚究竟哪里有贪腐。所以,廉政公署成立了24小时举报中心,“接到举报,会马上采取行动”。郭文纬还介绍。“实名举报能反映公众对反贪的信心,是信心的指标。”经过多年经营,市民对贪污的态度有所改变,不再接受贪污是香港生活的一部分,而这也正是廉政公署的成就之一。在郭文纬看来,“贪腐官员最怕的不是判死刑,而是被抓的风险和概率是不是足够大。香港贪腐不会判死刑,行贿受贿最多判刑10年,但几十年来,最高刑罚也只有7年多。所以,关键不在于刑罚轻重,而在于贪腐被处罚的风险有多大,这就涉及执法能力”。

国人社会心态变化新趋势

周晓虹在5月10日的《北京日报》上发表文章分析说,因为改革开放,因为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社会利益格局重组和利益关系变化;也因为改革开放,新的社会或利益阶层出现了,不同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产生了。这一切都使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受到冲击,所以在1978年至1989年间的改革初期,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生了剧烈的动荡。但是,自1992年后,尽管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前10年,劳动人事制度、工资制度、住房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改革或变化,这些改革或变化在造福一大批人的同时也影响到一部分人的生活,但整个社会却并未因此出现危机的征兆。可见,中国社会心理承受力的提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0年进行的一项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市民的调查表明,大多数中国人对新世纪的中国发展充满了信心。中国人自信心的提高,并不仅仅是精神嬗变的单纯结果,更是以中国社会30多年来的经济变革和国力增强为基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参与方式变得理性而多样化。十八大之后的从严治党和铁腕反腐,以及一个个大小“老虎”的落马,使普通民众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此外,中国人还越来越具有世界意识、风险意识、环保意识、诚信意识、平等意识、公共服务意识等。

释放知识分子才华与能量

白龙在5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5月1日,劳动者的节日。我们感怀劳动的崇高,致敬知识的创造。中国社会过去40年里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重新确立了知识的地位、重塑了劳动的价值。知识分子群体在政治上重归工人阶级,以他们所擅长的脑力劳动,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复兴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对这样的嘉许,知识分子当之无愧。在中国这片日新月异的土地上,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到经济学、法学、社会治理等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的发展正在为世界的知识增量提供新的前沿阵地,呼唤更多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投身其中,更好释放自己的抱负与能量。“什么是你的贡献?”10多年前,有学者如此追问。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着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的知识分子,面对世界前沿科技和理论,肩负着“迎头赶上”和“弯道超车”的双重任务。如果说这些主要还是指智慧层面的话,那么以更高尚的情怀投身这个国家正在展开的伟大实践,同样是知识分子群体不容忽视的方面。知识分子有以家国为念、为国家前程探路的优秀传统。但也不用讳言,作为高层次人才,我们还需要向工农大众学习,扑下身子更接地气,多些“粗糙”更经摔打,坚守理想又不理想主义。始终紧跟时代潮流不做旁观者,始终不忘自己的知识从何而来又该用向哪里,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们一定能以自己独特的劳动创造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新型政商关系是一种什么概念

谭浩俊在5月16日的《证券时报》上发表文章说,据媒体报道,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近日表示,所谓新型政商关系就是:联系,但不是勾结;支持,但不是贿赂。他认为,清白、透明、公开是打交道的正确方式。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政商关系的话题,确实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所以要提出新型政商关系的概念,皆因过去一段时间,政商之间的关系不很正常。也正因此,只要谈到政商关系,就会立刻想到利益输送、各种各样的暗箱操作和内幕交易。而反腐过程中查出的各类案件,也似乎印证了外界的猜疑。所以,就要建立新型政商关系。实际上,这些年来,在政商关系方面,虽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也不代表政商关系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恰恰相反,政商关系还有更大的协调空间、合作空间、合力提升空间。传统的政商关系,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需要发扬光大。如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以前,政商关系是非常和谐也非常正常的:政府对企业的帮助是真心的,企业对政府的做法是信任的,彼此之间都只有一个目标,把经济发展好。真正出问题,是在房地产市场放开、基建项目增多、各种交易平台增加,且制度建设、规则制定、监督体制等跟不上的情况下,才出现的。从而,也使得政商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越来越被利益绑架。相反,政商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则越来越少。所以,对政商关系而言,真的不存在什么新型的、传统的问题,而是重塑的问题,是对制度、规则、规范等进行修订和完善的问题。如果只注重概念的创新和变化,而不注重内容的完善与提高,概念再新,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在政商之间,只有重拾信任和尊重,双方都在制度和规则下办事,政商关系就一定会健康与正常。

中国劳动力面临双重挑战

王姣娜在第75辑的《经济学家荼座》上撰文认为,中国劳动力在转型期面临双重挑战。文章称,这一轮新技术革命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冲击有别于以往,几乎每个行业都面临劳动密集程度降低的可能。牛津大学一项评估显示,近十年来美国新兴行业只接纳0.5%的就业人数。也就是说,新技术在大范围“破坏”旧生产体系的同时,新“创造”的就业机会明显变少了。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了一家美国工厂的经历,工厂主称车间里的生产过程以往都在中国进行,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现在由于使用了机器人,他们又搬回美国生产,这就是美国经济无就业复苏的写照。同时意味着中国劳动力面临全球制造业转移与技术进步双重挑战。一项针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发现,在未来10—20年,受到信息技术的威胁,美国47%的就业人口可能面临失业风险。风险最高的是那些容易被自动化的工作,如电话销售员、保险代理人、裁判、法律助理、房产经纪人等;而风险最低的职业是那些需要社交技能和创造力,尤其是能在不确定状态下做出决策和提出创新思想的工作如社会工作者、内外科医生等。类似的就业两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同时也存在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能从马云的创业忠告中读到什么

肖相客在5月17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说,近日,在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马云,在谈到大学生创业话题时表示:“有人讲比尔·盖茨大学没读完,还有杨致远,全世界也就一个比尔·盖茨和杨致远,我认为这种概率不能去学,大学不读出来创业,总有一天是要后悔的,是要付出代价的。”马云这句话至少有三重含义。第一,创业有风险。马云主张大学生先把大学读完,带着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去创业,更容易成功。第二,在校求学和创业也不矛盾。近年来,各类在校大学生主导的发明专利往往格外引人注目。第三,创业者的成功经验不可能照搬照抄,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创业。青年确实需要“试错”的机会,但认清自我,发挥个人所长,才是最为关键的。知识经济时代,创业要想取得一番成就,不仅需要勇气和激情,还需要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3%,但这不意味着年轻人不需要创业。正如一个有意思的网络段子所言,“比尔·盖茨辍学创业成为世界级富翁,但人家辍的是哈佛大学”。归根结底,是否成功取决于个人的能力,提升自我能力是规避创业风险的最好途径。

废纸三千

朵拉在4月26日的《羊城晚报》上介绍说,画一幅画要多长时间?我曾目睹画家挥毫,几片墨荷叶,两朵荷花,一只翠鸟,不到半小时,一幅“荷塘清趣”出来了。观众大力鼓掌过后,没人评价这幅画是好是坏。他们纷纷议论:“三两下子,这么快的?”最后他们说出的心底话是:“不用半小时,就要卖几千块,做什么行业也没当画家好赚。”这之前在网上看过有篇文章提到李苦禅先生的挥毫故事:一日某领导派车接李苦禅先生到中南海,要苦禅先生画一幅他最有代表性的题材《老鹰》,画老鹰对苦禅先生不是什么难事,然而,老人在一群领导的围观之下,画了三四张宣纸,却没法把他画了一辈子并为众人赞颂的老鹰画好。最后老人干脆放下笔,懊恼地跟领导说,回家画好以后再送过来。不得不承认,现场挥毫很难出好作品。艺术创作应该是创和作,而不是画。落笔之前,需要大量收集资料,努力阅读,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有许多作品,画了出来,仍没法完整地呈现出画家要表达的内涵。于是,半成品摆着,画家每天继续观看和思索,真正的完成一年半载也非怪事。“废纸三千,一事无成”,凡是画家皆曾有同样的经历。创作非常个人,因此需要孤独。每天安静地作画十个小时,每一朵花画了千百朵,每一棵树画了千百棵,每一片叶子画过千百片,每一只鸟画过千百只,等到真正呈现出一幅有花有树有叶子有鸟的作品,之前已丢掉不知道多少花树叶子和鸟。

猜你喜欢

政商贪腐
魏晋时期的清廉与贪腐
常去街边馄饨馆吃饭的副院长——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副院长于国平的别样贪腐之路
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预防进路——以新型政商关系为视角
新时期构建健康政商关系探析研究
新型政商关系
治理理论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难题的破解
贪腐搭档落马记
用“亲”“清”开创政商关系新境界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症结与出路
村官贪腐背后的权利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