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弟子规》中汲取教育力量

2017-07-31周天伦曾兮筠

湖南教育 2017年25期
关键词:余力学文弟子规

文︳周天伦曾兮筠

从《弟子规》中汲取教育力量

文︳周天伦曾兮筠

古人云,读书养气,养浩然正气。中学阶段德育目标的实现,皆可通过学习诸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读本来慢慢达成,这也契合现今提倡的素质教育中“大语文”的理念。

《弟子规》是清朝秀才李毓秀所著,成书于康熙年间。在我华夏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中,这部封建时代晚期的作品有着很高的教育意义。

《弟子规》的中心思想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孝、悌、仁、爱。而这四个字正是成人成才的精髓。试想,如果在基础教育中,每一个孩子都能明晓这四个字,他们再调皮、再淘气,又能惹出什么事、闯出什么祸呢?“规矩”这个词,自从被创造出来,就不是被用于限制他人,而是用来限制自身的。正如现代社会的法制,其本质更在于约束自己。

除总序,《弟子规》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第一部分——孝道篇。叛逆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的主要特点。每每家长出于关切的“唠叨”,换来的却是孩子们不知珍惜的一句“要你管”。不用说孩子们,看看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记全父母的生日?又有多少人能在九九重阳节那天陪父母吃顿饭、聊聊天?“忙”成了永恒且看似正当的借口。《弟子规》以孝道开篇,教育孩子百善孝为先。试想,一个对父母长辈充满孝敬之情的人,他就算再坏,能有多坏?

第二部分——孝悌篇。即兄友弟恭。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很多家庭迎来了他们新的家庭成员。但是,如何让“前任国王或女王”接纳这位新成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如果我们多教导他们相互尊敬、相互友爱,那么家庭生活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不见。推而广之,班上的同学也是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那么学校生活中的不和谐音符,自然也会烟消云散。

第三部分——修身篇。我们可用此篇内容教育学生指导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学生对于美丑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那还会奇装异服和不修边幅吗?同时,“谨”篇的结尾,也在警示我们教育者和家长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那些孩子间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听之任之,也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第四部分——诚信篇。说话,是一门艺术。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如何把一件事或者自己的情感用最为恰当的说法表述出来,从而成为一个真正会说话的人,《弟子规》中也有提及:“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想想我们班上有多少顽皮的孩子是谎话连篇的,又有多少孩子学大人嘴里嚼着槟榔,犹如市侩一般。通过学习《弟子规》,戒除这样的市井气,纯净校园环境,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仁爱篇。“凡是人,皆须爱”,核心思想就是要让我们的内心充满爱。而交朋友,定要与“仁者”为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天和有爱心、习惯良好的人在一起,想变坏都难。我们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学业水平总是千差万别。总会有个别生活、学习习惯较差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往往成为“老大难”。你说什么,他就不做什么。其实,他内心深处是极不认同你那“苦口婆心”的“唠叨”,所以才会没效果。通过诵读这两个篇章,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你,这样才能使班级教育者的某些做法更加深入、有成效。和学生“讲道理”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所以,不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嘴巴将这些道理说出来,然后发自内心地认同它。当大多数人都学会了“规矩”,那一小撮“老大难”,自然也就会慢慢被“感化”。

最后一个部分——求知篇。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这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几乎所有的家长或者教师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求我们的孩子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而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和实践动手能力却不那么重视。他们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奔走于学校和家之间,甚至周末也在各类培训班的重压下,喘不过气。他们几乎失去了童年快乐,失去了“玩”的权利。《弟子规》也在此非常有针对性地提醒我们:有余力才学文。《论语集注》有言:未有余力而学文,则文灭其质;有余力而不学文,则质胜而野。意思是:如果你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你自己的人格心理没有培养好,你还要不顾一切去读书,那么也许你的知识面很丰富,学问很渊博,但是你的品质是有问题的,你用你所学的知识掩盖了你的本质,这种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受过教育的“文化流氓”;如果你的确完善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但你不读书,那么你就会显得野蛮而不够“文明”,这种人便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氓流”。放在教育教学中,前一种人,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分低能”;后者,便是泛泛之辈。

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包括任教者)都要学会“规矩”。有了良好的自我认知和生活、学习习惯,焉知孩子读不好书、成不了才?

(作者单位:岳阳市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余力学文弟子规
包学文
学有余力
包学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父母学会爱自己,才有余力爱孩子
因为相似,所以同行
弟子规
弟子规
奔跑的月光
龙都的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