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实践 丰富表达

2017-07-31李卫平

快乐语文 2017年17期
关键词:蟋蟀语文课古诗词

文/李卫平

深入实践 丰富表达

文/李卫平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中选有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诗中“促织”,古人亦称之为“趋织”“络纬”等,也就是“蟋蟀”。蟋蟀,是中国人的传统玩物,至今仍有小部分人玩它。

但是在现代都市里,大多数孩子从未见到斗蟋蟀的场景,哪怕是见到一只活蟋蟀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想叫这些孩子确切地理解叶绍翁诗句的意思,可谓纸上谈兵。

我的办法是:到农村小住几日,带孩子捕捉几只蟋蟀。当孩子满是好奇地参与捕捉过程,饶有兴致地观赏两蛩博杀的情景后,自然也就弄明白了叶绍翁笔下的含义。

有一回,我和孩子一块儿挑斗蟋蟀时,孩子脱口诵出袁枚《斗蟋蟀》的前两句“儿时不好弄,雅好斗秋蛩”,我则立马接上后两句“老至兴不浅,率众时相攻”。

可见,要让孩子们乐于引用古诗词,丰富表达,就得创设条件,营造环境,让孩子明白古诗词的情境,理解其中的寓意。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不愁没有文采了。

猜你喜欢

蟋蟀语文课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蟋蟀的决心
捉蟋蟀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蟋蟀的小屋
语文课上做游戏
我和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