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重构和形态创新之线构思维和策略
——从对克里斯蒂安·克雷兹两则设计作品解析谈起①

2017-07-31丁治宇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13赵楠艳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南京211172

关键词:空间结构建筑

丁治宇(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210013)赵楠艳(中国传媒大学 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211172)

结构重构和形态创新之线构思维和策略
——从对克里斯蒂安·克雷兹两则设计作品解析谈起①

丁治宇(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210013)
赵楠艳(中国传媒大学 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211172)

本文从对克里斯蒂安·克雷兹两则设计作品的解析谈起,通过归纳总结以及扩大范围的类比研究,来演绎和展现结构从刻板到活跃,从原始至升华的可能路径。在结构重构层面入手,以线构思维和策略为主线,来探究当代建筑形式再生与创新的设计方法。进而阐明在整合的建筑设计的平台下对结构创新性和结构新内涵的理解,最终开启一条适宜性的建筑设计创新之路。

结构重构;形式创新;线构;思维和策略;设计作品解析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当代建筑也越来越复杂,要求建筑师解决和协调来自各方面的矛盾与压力,而通过哪种有效的策略和技术方法来应对,是当代建筑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与机遇。有关建筑形态的创新伴随着建筑自存在以来亘古未变的话题,在当代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中,由于受当代西方建筑类型学、结构主义、建筑心理学和行为学等交叉科学理论的影响,以及众多新技术、新材料、新构造方式的开发研究和深入发掘,建筑形态的创新性呈现出复杂、多元化的倾向。

伊东丰雄(Toyol Ito)与塞西尔•巴尔蒙德(CecilBalmond)合作设计的英国2002 年蛇形画廊(serpentinegallery pavilion),展示了结构形态设计主导下的全新建筑模式:一种支离破碎的建筑表情在一个纯粹几何体的控制之下凝固了;透明与不透明的异形格构单元相互交错并蔓延,在阳光的照射下洒落斑驳的阴影。整个建筑没有传统的柱子支撑,通过一系列旋转、交叠在一起的扁钢制作而成的格构,形成了没有主次关系、网络形态复杂的结构体系,如同幕网般将整个建筑包裹起来。伴随着结构元素的运动,结构体系、外在表皮和建筑空间相互融合,并引导着人们的视觉神经。(图1)

如果说蛇形画廊是在理性构成基础上展现的一种迷幻交织的建筑情景,那么法国里昂的沙特拉斯机场高铁车站则是要展现集理性和感性于一体的仿生化的动态美——“静止的飞翔”。精通建筑学、工程学、雕塑和绘画的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Calatrava)从动物的脊椎、羽毛和人的体态中吸取灵感,利用生物骨架的构成原理构筑出仿生化的结构体系,创造了一种结构艺术建构的新型建筑形态。混凝土、铝材、钢材和玻璃等材料构筑起一个类似生物脊背状的巨大服务厅,许多酷似人体支撑的柱体构件相互交错,一起支撑着车站的敞廊。结构空间和建筑形式的融合塑造了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一种生命的有机性从整个建筑中靡散开来,卡氏将原本沉闷的出行转变为难忘的动态庆典。(图2)

图1 2002年蛇形画廊作为Coffee Shop(图片来源:hy.cndesign.com)

图2 法国里昂的沙特拉斯机场高铁车站(图片来源:www. quanjing.com)

无论是蛇形画廊还是沙特拉斯机场高铁车站又或是仙台媒体艺术中心(SendaiMediatheque)(图3),当我们惊叹于这些建筑独特的设计构思、极具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及结构形态与建筑空间的完美结合之余,不得不重新反思传统结构技术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僵化的设计模式所导致的平庸形态,一种冲动和欲望——对结构技术重新定位的研究悠然而生。传统建筑设计模式下产生的静态、呆板的结构空间,建筑设计中的“结构配置和配结构的”程式化设计又或者是传统的结构选型等,早已与当代求新求异、前卫新锐的新型建筑形态设计要求背道而驰。

本文试从结构重构的角度入手,以线构思维和策略为主线,来探究当代建筑形式再生与创新的设计方法。从对克雷兹两则设计作品的解析谈起,通过归纳总结以及扩大范围的类比研究,来演绎和展现结构从刻板到活跃,从原始至升华的可能性途径。进而阐明在整合的建筑设计的平台下对结构创新性和结构新内涵的理解,最终开启一条适宜性的建筑设计创新之路。

一、霍尔希姆能力中心

2008年,瑞士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克雷兹(Christian Kerez),在位于瑞士霍德班克(Holderbank Switzerland)举行的霍尔希姆能力中心(Holcim Competence Center,以下简称HCC)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其参赛作品的建筑形态弥散出一种以结构技术为先导的特殊气质:外挂式骨骼状的支撑结构和折线形铰接式的柱承体系之间的整合性。(图4)

霍德班克地区分布着较多高大的工业建筑,也因此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建筑环境。这些巨构式的工业建筑俨然已经成为该地区城市景观的一种标志性象征,建筑之间在保留各自异质化差别的同时,又能戏剧性地融合于相对统一的空间环境。然而,霍尔希姆能力中心项目就位于这样一幕带有差异化且整体性的建筑场景中。(图5)从HCC周边建筑的图底关系上来看,其用地范围相对紧张。除去民用建筑群相对较小的轮廓尺度,其他建筑的基底尺寸都很大,并且有着东西轴向的单一性和序列性。为了HCC能融入周遭的空间环境,克雷兹以长方体几何形态在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层面,很好地顺应了基地周围现存的建筑秩序。建筑最北侧与现有建筑和支干道路保持齐平的界面关系,建筑南侧设置主入口并和东西向低层建筑形成U形内院,并且内院与南侧主干道路相连。克雷兹对场地规划的简洁处理手法,让场地原有的脉络再次得到强化。八层高度的建筑体量矗立其中,在表达其几何简洁性的同时似乎也流露出其巨构显性特征。(图6)

图3 仙台媒体艺术中心(图片来源:designer.ccd.com.cn)

图4 HCC模型(图片来源:ELcroquis 145 CHRISTIAN KEREZ)

图5 HCC鸟瞰图(图片来源:ELcroquis 145 CHRISTIAN)

图6 HCC场地分析(图片来源:顾海波、丁治宇绘制)

图7 HCC的“气泡”式中庭(图片来源:顾海波、丁治宇绘制)

图8 HCC的室内空间形态(图片来源:顾海波、丁治宇绘制)

HCC所承担的功能主要是日常办公、实验室、会议以及休闲等相关配套,因此它也可以直接被界定为一个“通常性研发空间”的载体。如果将已经规划好的简洁体块和既定的通常功能联系起来看,有人不禁要问,是何等的建筑空间和特质让克氏在竞赛中成为勇夺桂冠的佼佼者?答案是:对研发、办公类建筑经常呈现的那些传统僵化的建筑部件和固有经验式平面原型的质疑,以及由此引发的重组结构体系和创新建筑空间的集成化品质。

“中廊式两侧分布主、次空间的布局?内回廊式四周均布使用空间和内置核心筒的平面?核心服务空间外挂式和使用空间集中式的布置?单一的建筑底部通高办公门厅符合使用单位的精神属性?黑暗或者明亮的垂直、单调和重复性的紧急疏散楼梯没有突破的可能?多维的互动空间和交流场所不能融入研发办公空间,以破除旧有的刻板模式和固定的格局机制?结构原没有表现自身品质的欲望且甘愿沦为装饰和维护体系的幕后英雄?”……面对脑海里浮现的这么多,或许随即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更多此类疑问,克氏都以设计的方式给予回馈,并且这样的回应高效地引导着建筑形态向更加独特的层面进化。

图9 铰接梭柱群主导的剖面透视(图片来源:顾海波、丁治宇绘制)

图10 线构框架四面展开图(图片来源:顾海波、丁治宇绘制)

HCC的中庭设计被转译为一组由多个上升“气泡”的运动轨迹固化后形成的腔体,因为行动轨迹的混杂性形成了HCC各层楼板相互串接的完美圆形洞口。这种多圆柱体并置的中庭空间给建筑的使用者带来了相互观视的场景和现象:员工和访客的相互交流,各工作区人员的密切沟通和畅谈。顿时,工作空间就类似于一场大型的剧目,在这里弥漫着自身氛围的各种表演正在同时发生。(图7)而此时使用者们能感受到HCC在外部空间所传递出的那种细腻、尺度、张力。正是这个貌似随意的共享空间的构思,成就了HCC所要展现的那种独具简洁性和明确性的结构体系。属于非理性式的动态场景和理性式的普通建造景象,在建筑的内部发生碰撞并互相交织、彼此定义,终将建筑结构和建筑形式以及空间交融地构筑为一个合体。(图8)

HCC室内的铰接梭形支柱代替了具有普适性的方形刚接混凝土柱,并被设计好用来支撑空心厚质楼板的荷载。伴随着斜向的公共空间在不停地变换方向,他们有如水草般微微柔动的姿态,且不时地保持着自有的透明中心性。如此,柱群体系不但展示出其折弯的动态性特征,而且也以其暗含的中心性赋予了梭柱等同于普通柱承系统所具有的正常效能。铰接梭柱们像野外丛林里姿态各异的树木一样疏密有致,支撑着可以被喻为天空的各层楼面,它们共同形成室内线状的结构支撑体系。(图9)

在建筑的外部,克氏同样给观者展示出非常的形式和激动人心的画面。传统封闭式的疏散楼梯间被悬挂于建筑平面的外围,并且被彻底解放了出来,它从原本的垂直向关系被拉伸为条状、线性的直跑梯段。因此,人在行进的过程中可以毫无保留地欣赏到霍德班克的工业风景,并可以在适当楼层的位置改变行走的方向。楼梯的变革性操作被转换为建筑外围整体的斜向支撑构件,一个兼具功能性和实用性的结构技术策略。顿时,极具活力和生气的楼梯就像缠绕的“宽线条”一样,紧紧地围绕在建筑的周围。伴随着楼梯数量的增加和各层“封闭线圈”般的建筑圈梁以及外挑平台的层叠,线性的交织和环绕被演绎到极致,然后凝结成某种交叉状的巨型骨架。(图10)

室外的线构框架把建筑的外部建构为一个整合性的支撑系统,室内折线状的铰接梭柱群被转化为支撑楼板的内部承重体系。它们似乎被明显地剥离开来,但是两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却将彼此紧紧地整合在十字交错的公共空间里。在此,克雷兹似乎想表达任何一方的缺席都会造成整个建筑“分崩离析”的震撼场景。(图11)

一个新兴的HCC不但用它交错的外部形态表达了对企业文化的最佳理解,而且还用它独特的空间组织和巨大体量强化了霍德班克工业区的氛围。可以说HCC是一个基于技术理性和巨构显性的新地标,它真正地诠释了这样一则理念:建筑构成的结构性要素在遭遇变革之时,如何以特殊的结构形态来重新定义人类对混凝土建筑的理解和认知。

图11 各系统的组构图示(图片来源:顾海波、丁治宇绘制)

图12 SRN沿湖透视图(图片来源:ELcroquis 145 CHRISTIAN KEREZ)

二、瑞士再保险大楼新楼

如果说克氏在HCC设计中所要诠释的,由革命式建筑元素引发的以线性构成为基础的结构重构形态还仅是停留在二维层面上的包裹化操作,那么他在苏黎世瑞士再保险大楼新楼(Swiss Re Next,以下简称SRN)设计中所呈现的,三维空间式交通部件的穿插和立体感则更为激进和彻底,并且非常富有积极性和展演的活力。(图12)

图13 SRN场地分析(图片来源:顾海波、丁治宇绘制)

图14 异化核心主导的空间形态和楼梯的变形示意(图片来源:顾海波、丁治宇绘制)

独立式兼有巴洛克风格的瑞士再保险公司大楼其总部坐落于苏黎世湖岸边,绝佳的区位使它可以俯瞰整个老城区的美丽景色,而新建的SRN与之毗邻从总平面的图底关系可以看出,新楼延续了旧楼及其周围大体量建筑群所蕴含的几何秩序,且彼此间的关联性也强化了城市北侧相对密集的区域肌理向湖滨开放公园和多层次绿化空间的过渡。(图13)

虽与HCC一样承载着办公空间的职能,这次似乎克雷兹想要赋予SRN更加前卫和新锐的形态特质那些以自身轴线为中心的楼梯通常被用来链接建筑内部的所有楼层,而在SRN里一切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去中心化的操作下它们被打散、拉长和折叠三部雕塑化的直跑折向楼梯,不仅形成了贯穿整个建筑内部的连接性结构体,而且他们以厚质楼梯井道为基身形成开放的、陡峭的穿行步道,如同瀑布一般在建筑内部倾泻而下。穿插于开放式办公楼层所有功能区的独特交通方式,被转译为一种创新的、动态的沟通模式。(图14)

在这个有十四层高的建筑中,任何人都可以随性选择一个楼梯段穿梭于各楼层间,并在行途中欣赏到长条状的开放式办公景象,同时空间的使用者也转化为上下于各层平面的空间体验者。此刻,如果就亲历者的感受来进行具体的定义,与其说是楼梯作为功能化兼变异性的建筑构成部件连接了整个建筑,不如说是人在行进过程中触及的开放式景观、独创性的空间所带来的交融性以及剧目式的交流场景将整个建筑融为了一体。更有趣的是,克氏通过一个机械式交通体块的大角度穿插,把顾客乘坐爬山齿轨火车的游览经历和景象成功地移植到办公空间内部,一项欣赏阿尔卑斯山脉的旅游式体验在办公空间中发生了,而这次居然是穿越建筑空间来观赏那全景模式的自然景色。

三部斜向、转折的结构体连同一个陡角度的建筑体块,与垂直向电梯核心筒一起在巨型、纯几何的空间中柔动交错并翩翩起舞……顿时,克雷兹关上了音乐以停止他们的运动,因为克雷兹和他的设计团队知道这一瞬间固化的姿态最符合基于力学计算而成的稳定性。并且这个稳定性的前提是插入盘状层叠式的厚质空心楼板,因为他们是形成SRN主要结构支撑系统的“凝固剂”。从建筑内部那雕塑式的核心支撑可以窥探,任何一个从属性的构成分支都蕴藏着连接和结构性的气质。逐渐转换方向的核心楼梯筒,按照设计约定的组合方式在各楼面标高间进行变化,并顺序引导着连续性的开放办公空间的生发点和异质化的空间布局。雕塑化、巨构式的交通核心,在楼板的作用下形成一个主要的承支体系。距离这些核心部位远近不一的楼面板,在结构悬挑的作用下大部分已经趋向稳定的状态。为了保证整个建筑系统的协同性,作为次要结构体系的交叉、折向预应力张拉索被加入了进来。150mm直径的实心钢制结构元通过自身的张力,补偿了混凝土核心组合筒因大悬挑所需的应力流。一刚一柔的结构配置和形式处理,让这个基于结构理性的内心疯狂而界面纯净的建筑又增添了几分柔美和婉约。(图15)

图15 各部件的组构示意(图片来源:顾海波、丁治宇绘制)

图16 SRN透视模拟(图片来源:顾海波、丁治宇绘制)

多维和开放式的景观、体验性和多样化的建筑空间、简洁和高效性的结构创新体系以及三者的一体化整合在SRN中得以最大化体现。纯洁的立方体块和动态构成式的结构支撑犹如事物的两个极端一样,虽分属不同阶段,但却能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不难看出,克雷兹在脱离那些流行的、矫揉造作的建筑表皮语言背后,通过运用结构构件本原的进化,向受众者转译了一幅具有独显性、雕塑感和戏剧化的建筑表情。(图16)

三、结构重构和形态创新

不难看出,克雷兹对以上两则设计作品的操作,从对传统固化设计模式和既有设计经验的反叛入手,在设计理念的引导下充分发掘结构构件的拓展功能和表现潜力,并最终完成了融合建筑空间、形式和结构于一体的集成性设计。如果说以上那些对结构部件的开拓是开始对“结构被设计”进行反思的话,那么从实现结构效能出发,为取得建筑形式和结构形态一体化表现的结构重构,才是实现建筑形态创新的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和实际有效的操作方法。

1. 结构重构

结构重构的对立面是结构本构。那些结构性的基础构件,按照几何原型或既定程式所导出的基本构成形态和组织空间的能力就是结构本构。其主张制度化的或者是传统性的构成方式,并且其指向的空间也是静态的、平淡的、甚至是恒定不变的。

结构重构(Structure Reshape or Reconstruction)是以破除此类习惯性的结构构成方式为前提,在对整体进行形式再创造的过程中,重新对各种形式关系进行组合并创造出新的结构形态和空间形式,以达到与建筑形态整合、统一的目标。在形体的重构过程中注重结构构件的形态和引用法则,注重构件的变化以及构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以此塑造空间。重构是在结构材料效应最大限度发挥和建筑形式最优视觉呈现之间建立的一种平衡状态,达到结构形态即为建筑形式的一种设计概念,并使表现结构形态成为建筑美学的关键组成部分。

2. 形态创新

形态创新和再生并不是从虚无中走来,而是在结构重构的基础上,探究前沿性的终极形式规律和形态文本。并且这些成果所呈现的形式是以建筑的功能、建筑艺术为基础的,同时也能符合基本力学传递规律,其内在结构构件是按照高度艺术化和美学的逻辑关系架构起来,并最后形成一个整合形式和结构的完整系统。因此,形式再生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和突破性的结构重构结合在一起,新的形式才有了更加积极的意义和内涵。

图17 仙台媒体艺术中心(图片来源:photo.zhulong.com)

图18 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图片来源:ida-a.org)

图19 Psychedelic人行桥(图片来源:丁治宇、高茜绘制)

图20 郑州龙湖CBD区C3-10地块办公楼(图片来源:tieba.baidu. com)

图21 TOD’S专卖店(图片来源:www.mwmw. cn)

图22 洛桑联邦理工大学学习中心(图片来源:WA世界建筑266 VALERIO OLGIATI)

结构是任何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经常被维护系统掩盖而鲜为人知的一类体系。而将结构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之从幕后走到台前,经由创新性和艺术化的形式规律引导和重组,形成近似于雕塑性的形态艺术,并且将其作为建筑形态的主角从而达到建筑形式和结构系统一体性整合的目标。

四、线构思维和策略

1. 线构

建筑是一个由多种构成部件组成的综合体,在点线、面的角度来看,这些组成部件可以被抽象为点状线性和面域构件。而从物质形态构成的角度和设计具体操作的层面来观察,基于整合性思维的结构重构可以被分解为:点构、线构和面构。

线构(Linear Reconstruction)作为结构重构的一个分支,是指诸如柱子、梁、斜撑、张拉索、直跑梯段以及电梯井筒等具有线性特征的构件主导的空间和形态的构成方法;能以新颖和艺术的建构逻辑为特征注重对构件本体和组成体的雕琢和引用,并最终能组织成一个集结构、形态、空间甚至表皮于一体的设计法则。线构所产生的构形设计,从整体形态到局部构件都具有流动、蜿蜒和轻盈的特征,并且在空间的围合层面主张表达线的交错形态所流露出的多孔性、离散性和通透性。

2. 线构主导下的相关案例类比研究

克雷兹具有线构特征的两则作品固然折射出其典型的代表性,但是通过对其他建筑师相关设计作品的类比分析,我们可以从更广泛的视野清晰地发现和证实,以线构思维和策略为主导的建筑设计方法有其独特性和真实性。

图23 线构案例类比列表(图片来源:顾海波、丁治宇绘制)

伊东丰雄设计的仙台媒体艺术中心在纯洁的双层玻璃建筑表皮的透视下,诠释了其结构的透明性和空间的流动性特征。被喻为“舞动水草”般的13根巨大的线性“管状柱”,在蜂窝型格构楼板的配合下支撑起这个地上7层的建筑。相互之间并不相交的折向管状柱,在整个建筑容积中呈现三维空间式分布,它们协同作业,形成支撑建筑空间的“粗线构”支撑体系。而“管状柱”本体的构成特征也是以三角形为母本的线构单元,如此我们不难发现,艺术中心的主体结构具有单元线构和群体线构的复合性。透明的柱体如同生长的植物一样姿态妩媚、粗细不一,在简洁界面的包覆下建筑形态如同一张“X”光片,投射出结构的物质性和表现欲。(图17)

区别于媒体艺术中心的“巨型”线构的特质,石上纯也(JunyaIshigami)和小西泰孝(Yasutaka Konishi)在抗震墙和支撑梁的缺席之下,用305根细长的钢制扁形立柱支撑起约2000平米的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这个单层的整体空间被10mm厚的玻璃表皮包裹着,使用者在建筑内外感受到的景象仿佛都与置身于白桦林的场景相关联。不同截面和角度的线性钢柱在KAIT工房内呈离散性分布,它们成群成组地界定了有着模糊和混杂边界的各种工作区域。在成为空间布景主角的同时,它们以密集型的线构方式将这一结构化的建筑表现得淋漓尽致,去伪存真的形态特征将KAIT工房溶解在神奈川的校园之中——某种“有形的无形消散”。(图18)

实验性的Psychedelic和复兴人行桥的概念源于对自然形态的捕捉:大榕树根部那些粗细不等的藤蔓相互交织和错落的状态,水草随着起伏的波浪上下摇摆且各自扭曲的瞬时影像。设计师将这些自然形式关系用经验性的结构构件的截面数据进行固化,并把其演化为在视觉关系上有无限生长的可能性的真实构件,这种空间扭曲的线性构件缠绕在一起,构筑成一个完整的且兼具变化性的空间体。当然这些曲线性构件根据不同的受力和承载关系,分为主要结构层级、次要结构层级和连接性结构层级。主要结构层级起到根本性的结构支撑作用,在整个结构体系中属于最高级别;次要结构层级是从多维度和主要结构层级整合在一起,起到结构整体稳定和固化空间形态的作用,在整个结构体系中属于中级;连接性结构层级在已经相对完整的空间体中,局部发挥强化稳定性的功效或者是为维护整体形态而起到个别装饰的作用。这些发挥实际结构作用的线状构件从二维平面蔓延到三维空间,交织着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化结构箱体,已经将桥体空间、结构支撑和建筑形式最大化地融化在一个“多合一”的状态中。(图19)

克雷兹在中国郑州龙湖CBD区C3-10地块的办公楼设计,让人不得不惊叹其基于结构荷载和力流传递的创新性结构思维。怀着对传统高层建筑空间和结构系统的质疑,克氏依照不同高低的楼层承受相异结构荷载的原理,用不同数量的劲性预应力斜柱群在建筑不同的高度进行空间化的斜向支撑。承担抗压和抗拉的斜柱体系支撑着120mm厚的梁肋楼板,建筑给人以漂浮(floating)感和类传统木塔层层叠构的观感。办公建筑的交通核心被置于平面短边中央,建筑的中心被释放出来成为不同区域的中庭空间,提供给使用客体不同的视觉感受和空间体验。斜柱形成的线构支撑体系是以三角形为基本母体,在三维空间呈现交错式格构布局,它们穿越建筑空间,或是穿过玻璃界面,直接插入建筑场地。线构整合下的建筑有意曝露其结构支撑的真实性,在挑逗观察者的好奇心的同时,促使他们愿意走近或者进入建筑,来探寻和体验建筑的神秘气息。(图20)

TOD’S专卖店作为伊东丰雄的成熟作品,传递出结构空间和建筑形式一体化的理念。无柱空间专卖店的实现完全依赖于具有巨型筒状桁架的悬挂式结构体系,这样的结构体系同样也成了建筑的形式甚至是生态化的表皮。线性的支柱、圈梁和斜撑全部都退隐至墙体层面,相互之间以树枝生长的姿态在二维平面上相互交织,形成一张包覆最大可建容积的上密下疏的线构网络系统。(图21)

与HCC和SRN有诸多共性特征的洛桑联邦理工大学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er EPFL),是由瑞士建筑师瓦勒里欧•奥加提(Valerio Olgiati)设计的他试图以“结构发明”为先导来表达异化框架的建筑空间和形式。不同大小的线性柱按照各自在力学体系中的构成角色,从上到下发生着截面的变化,连通“箍筋”作用的水平向层叠楼板和具有“空间斜撑”能效的实体交通构件一起,组成学习中心的支撑体系。奥加提对结构构件进行了雕塑式的细分和筛选,最后按照重构的原则建构出反应结构本质魅力的、去物质化的建筑形态。(图22)

五、结语

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前行的进程,纷繁复杂的多元化建筑现象不断呈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还在参数化设计导出的多种形态选择中进行主观臆断时,当我们仍沉迷于激进的“为形式而形式”的设计操作时当我们依旧苦恼因某种单向狭隘的建筑理论研究而找不到突破口时,为何不重新思考建筑的本质内涵和可能出现的积极外延?或许那些不信奉任何理念的克雷兹、奥加提和伊东丰雄等建筑师们,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现实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条探索基于技术理性和本质形式动因的建筑创新之路。(图23)

他们以建造的原初体系——结构为生发点,在去材质化的层面上来动态地质疑和反叛传统的建筑模式和经验,通过功能构件的革命性转译和组群的重构以及复合,实现了建筑空间、结构、形式乃至表皮的一体化集成。其中以线构思维和策略为典型代表的结构重构,在无论是典型作品还是在开放的设计研究过程中,已经展示出其严谨的技术性和强劲的生命力,为真实意义上的建筑形态创新指引了方向。

(责任编辑:王 璇)

J59

A

1008-9675(2017)03-0166-08

2016-09-01

丁治宇(1979-),男,江苏溧阳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赵楠艳(1981-),女,安徽巢湖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设计。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21SJB76002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论结构
论《日出》的结构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