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酒“治未病” 开辟养生新途径

2017-07-31

中国经济信息 2017年13期
关键词:后防药酒治未病

药酒“治未病” 开辟养生新途径

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馆内实景图

目前人们生活脚步逐渐加快,压力日益增强,很多人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往往会因为过度劳累、虚损导致健康值降低,出现精神衰弱、忧郁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只不过没有确凿的病理改变,所以容易被忽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据统计,我国城市中的亚健康人群比例已达到60—70%。若不及时改善,就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影响身心健康。

健康要防患于未然

“治未病”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从医学上讲,病后控制不如病中控制,病中控制不如病前控制。以现代话说,防患于未然,才是医学界的上乘医术。

“未病”并非指健康的肌体,而是介于生病与健康之间。一般包含三个方面: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愈后防复。因为有些疾病具有潜伏期,短到数小时,长可达二十余年,甚至更久。在此期间,病原会逐层渗入人体内,由初期的小病发展成大病。所以我们必须将重心放在“防治”上。

“未病先防”着眼于未雨绸缪、保身长全;“已病防变”着重于料在机先,阻截传变,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愈后防复”则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古代医学界早有认定,医疗的目的首先是“消患于未兆”,其次才是治病。因此,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具有独特的优势。《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如同道家推崇的,人是万物之灵,应注重养生之法,防患于未然。

药酒养生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依靠天地之合和五谷精气生存,顺应四时阴阳寒暑而有规律地生活。疾病在刚刚发生时,都比较轻微,容易治疗,自古医术高明的医生,经常会用五谷制作出汤液和药酒,为了有备无患。药酒的自然疗法有利于提高或修复人体免疫功能及自愈能力,使身体保持自然状态,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达到整体平衡。

专家建议,有饮酒习惯的人不妨用药酒取代食品酒,每日小酌一盅,酒的热量在人体内全方位舒张,使大大小小的“江河溪水”成倍加快流速,引热能从而调节五脏六腑。同时由于药的拮抗作用,还能预防酒精中毒,防止酒醉,调节酗酒的不良习气,对人的健康状态大有益处。例如从汉末开始,相传每到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在年夜饭上喝一种酒,叫屠苏酒,用大黄、白术、桔梗、防风等中药与酒浸泡而成,能够排出人体毒素、健胃、温和五脏六腑、补气血。这种酒,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多少会喝一点,有利于预防瘟疫的传播。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酒,所以治病也”。传说在禹时,仪狄和杜康便发明了药酒。药酒即是一种加入中药的酒,在中国的应用延绵数千年,故《汉书食货志》赞之为“百药之长”。旧时制作药酒的地方被称为药酒工坊,这里千淘万漉、沥药澄汤,弥漫的药香历久弥新。而被称为“中华药酒第一家”的乐家老铺药酒工坊则最为著名。2009年,药酒文化的弘扬者---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师古创新,激扬药酒文化,创建了一座集药酒文化与生产现场为一炉的“乐宾老铺沽上药酒工坊”,2014年,乐家老铺沽上药酒工坊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这是我国第一所将药酒文化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展示馆。将乐家老铺300多年制作药酒经验的积淀,以及独特工艺、操作要领、技术诀窍等祖传秘制经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地传承下来。

猜你喜欢

后防药酒治未病
从药酒中理性认识中药之毒
药酒不能任性喝
探秘药酒
喝药酒有什么坏处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