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与不可见”的自白
——关于《可见与不可见的空间》系列创作的阐述
2017-07-31胡永奇四川美术学院401331
胡永奇 (四川美术学院 401331)
“可见与不可见”的自白
——关于《可见与不可见的空间》系列创作的阐述
胡永奇 (四川美术学院 401331)
“可见与不可见”是一个永恒的宏观命题,在看的世界里永远面对着可见与不可见,在感知的世界里永远面对着已知与未知。我不追问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要做的是将观看者某些不可见的空间通过我的创作作品的引导让它变得可见。一张二维的纸面犹如一扇门,我要做的是推开这扇门。《可见与不可见的空间》系列作品本身并没有多少思想指向,借以人们漠视而再熟悉不过的生存空间,试图在若即若离间吸引观者产生共鸣、思考。
“看”;感知;可见;不可见
同样的东西有时候我们看不见,有时候又能看见;有时候我们只能看到炫彩,有时候我们也能看到另外的清澈。在感知的世界里,“可见”与“不可见”交织存在,它们之间不存有前后关系,正如由于时间、空间、处境、心境等因素的不同,造成对定向事物的观看层次、角度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出现重复甚至颠倒。在感知的世界里,“不可见”是“可见”的延展和转化,是拨开“可见”之后的另一个层面。我们习惯通过“看”来呈现“可见”,同时大家又很清楚通过视觉的“看”所呈现的世界是非常有限的,而感知的探索力是无边际的。那么,在文章里我们将感知的整个功能统称为“看”,此时的看不仅是视觉的呈现方式,同时拥有思考、感悟及诸多精神活动,于是我们可以说此时的“看”超越了看本身,“不可见”也就变得可见了。
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故地重游,感觉却大有不同。面对同一片风景,所触及的身心反应与以往却不一样了。我学画多年,在起初的那些时间里沉迷于对绘画技法及其表现力的学习,记得大学暑假闷在家的那段时间画了几十张村庄周围的小尺幅水彩画,力求表现刻画对象的真实性;之后,随着技艺练习的深入,“看”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后来在同样的夏天,同样的地方,进行了第二次描绘,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把起初对写实性的执迷转移到了表达对这片故土的感情上,通过自己的理解方式运用颜色、笔触、刻画形式去表达这个有着无数回想的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这是我在绘画中意志转移的小小实例,这段经历可能就是我对“可见”与“不可见”的第一次认识吧。
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导致我们每次看到的都不一样。那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去“看”?又是为什么我们每次“看”只能看到片面的一部分?视觉是感知的重要窗口,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工作一篇中讲到“我们的思想本就源自感知,他最早的素材和初期形式就是画面,或者准确地说,是记忆中的画面。”由于视觉图像直观而丰满致使我们过度依赖眼睛,而放弃或忽略了“感知”本身。在这个刷图时代,这种现象尤为甚之。我想文学与艺术最根本的使命应该是引导人们进行思考,而信息的快速清洗致使人们没有时间或者麻木的进行感知和思考,生活甚至思维的方式彻底颠覆,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思”便不能透过“可见”的边界到达“不可见”的空间。
几年前,读到了《这不是一支烟斗》这本书,此书是福柯对玛格丽特绘画作品的阐释,同时也借助玛格丽特的作品阐述了自己的思想。书本的最后一个章节---“看”的考古学,这篇文章与书本没有多少关联,是杜小真教授撰写的对福柯哲学的一些理解和见地,原文是这样的:“本文试图从福柯《马奈的绘画》文本出发,结合他的哲学思想及其考古学方法,去“看”福柯对马奈绘画的“看”,分析福柯对马奈绘画的分析考察福柯的“目光考古学”的由来以及在他的绘画理论中的关键作用……”。文章突出阐述福柯“目光考古学”,阐述看者目光对作品作用---以马奈的《奥林匹亚》为例:看者目光投向画中裸体,将她照亮,是看者让她成为可见,看者的目光成为光源,成为《奥林匹亚》可见性和裸体的原因。文中的描述让我一时感觉很新鲜,细想也确是如此,但是引起我一直思考的不是文章本身,而是文中经常出现的“可见”“不可见”这样的词汇,这些好比等了很久终于出现的一件“工具”,一件辅助我挖掘的“工具”。读完这本书后的一年多,我开始了《可见与不可见的空间》创作,直到现在,我不太懂什么是“可见”“不可见”,我只能从我的创作角度从画面出发讲一些我的理解。我所想的与福柯的“看者目光”并不一样,我所关心的不是由此发现比,而是如何让此发现比。我更关注的是这扇“门”如何由闭合到敞开。
在无限大的空间中存在闭合和联通,当然,这些闭合和联通可能不是直观的显现,更多的呈现形式是模糊不清的。现代宇宙学中经常谈及“暗物质”问题,在这个专有名词背后所携带的正是对不可知维度的界定,我们做各种尝试和探索试图打破这层界限,将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那么,作为内部空间或者两个空间之间必然存在联系的介质,出于这种概念,我的创作是建立在试图构建一扇联通之“门”的基本理念上着手的,试图通过这个中间介质连通画外的观者与画面遮蔽后的内部世界。三年前我开始了《可见与不可见的空间》系列作品创作,前段时间针对这系列作品做了小型个展,在展览的场域里从旁观者的视角看到了许多作为创作者在工作室中不能看到的新内容,收获了一些对本系列创作的过往及未来的路径判断。“可见与不可见”的展览名脱胎于作品名,但又更加宏观深刻,这一系列作品无疑源自于我对“可见”与“不可见”状态的认识和追问。在从事绘画学习与创作的这些年里,在不断地延展与迂回的过程中,从起初学画时期对观察角度的转变,到近阶段对“可见与不可见”的思索,这些便是我一直在“看”的。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了突出画面连通介质的力量,逐渐肯定了更加注重创作的代入感与感染力让它取代一部分作品自身的美感,不至于让“美”成为阻止观者去“看”的障碍。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选择以“空间”为名,是鉴于在画面中主要借助了这些空间作为介质引入和传达的载体,其实质并非描绘严谨而冷静的空间关系。工业文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脱离农耕游牧,当人在脱离土地之后,又逐渐被人造几何体的空间所包裹,这个空间极易被人们忽视,就如同我们无视干净的空气和清洁的水,但其实两者却存在及其亲密的关系,看似漠视却最易触动神经,正是因为这层联系,我选择了以“空间”为创作主体,用意是在最不经意间触动观众熟悉的空间记忆。画面中的空间没有直接来自于现成品,它源自于积淀之后的思维异变,因为它是我的臆造物并非真实存在,浅意上讲它符合“不可见空间”的说法;在看似真实又非真实的空间中,借助它与人的这层熟悉与漠视的关系,利用臆造空间作为诱饵,在悬浮四面体的指向下,将思维带入另外的空间,这符合深意上的“不可见空间”。
[1]米歇尔•福柯.《这不是一支烟斗》[M].漓江出版社, 2012.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图解:
图一:《可见与不可见的空间2》 胡永奇 纸本水彩 110×85cm 2014年
图二:《可见与不可见的空间3》胡永奇 纸本水彩 110×85cm 2015年
图三:《可见与不可见的空间4》 胡永奇 纸本水彩 112×85cm 2016年
图四:《可见与不可见的空间9》 胡永奇 纸本水彩100×185cm 2016-2017年
胡永奇(1988.10—),山东淄博人,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水彩画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