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中数学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2017-07-30黄锋

成才之路 2017年19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构建高中数学

黄锋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江苏 南通 226015)

摘 要:各校都在尝试对学习共同体进行构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文章从转变教学观念、巧设探究性学习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和强化课堂互动性等方面,对高中数学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共同体;构建;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9-0058-01

“学习共同体”又指“学习社区”,是指拥有共同的知识建构目标的个体群,在认同和协商中形成规则和分工,采取适宜的活动方式进行社会交往,借助各种工具和资源共同建构知识,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由此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课堂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有限的学习共同体,也是一个在课堂或者教室这样的载体中进行学习的实践共同体。它是指在课堂中,學生和教师等相关人员在尊重和欣赏的氛围中通过合作、协商、分享的形式构建知识,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最终实现共同体内部成员和共同体共同成长的组织。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仍在沿袭以往的“灌输型”教学模式,高中数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觉有一定的难度,灌输型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极易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致使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不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降。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将重心放在对知识层面的讲授上,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学生学习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评价。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过于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讲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性没有深入了解。师生之间在课堂内外的互动有助于师生感情的联系和增强,但在现阶段有较多的学校师生的互动仅限于对课堂问题的回答和交流,在课后几乎没有互动行为,对班级学生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状况是不均衡的,具有个体差异性,有表现优异的学生,也有表现中下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考虑这种差异性,就很难照顾到所有学生,更不会做到因材施教,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高中数学课堂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在构建学习共同体时,教师应主动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拥有不同的专长,共同体的发展不能由某一个成员控制,而应由全体学生共同讨论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师生要共同努力,总结可共享的经验和方法。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者,只是教师是其中更有能力的、更熟练的学习者。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构建学习共同体,要适应新课改对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合作互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品质需要在正确的、智慧的教学模式中实现,这也是新课改的实质性要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进行自由的学习活动,促进个体化向群体化转变。团队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学生在互助合作的氛围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很好的掌握,同时对学生团队意识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巧设探究性学习问题。在数学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数学学习的效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质疑、研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研究数学的积极性,掌握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研究能力。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教材内容设置问题,选取通俗生动的案例,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年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函数这节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跳水比赛,了解运动员跳水高度h和所用时间t的变化规律。教师可选择任一学习小组让其说出函数的变化特点,然后让其他学习小组进行补充,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得出函数的变化情况以及函数、导数之间的相关性。

(3)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强化课堂的互动性。生生、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是课堂学习共同体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仍以函数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要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列举出符合上述特征的函数,并且在小组间进行讨论,深入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导数的关联性。教师在进行讲解时,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要利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最终得出函数的概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能够让课堂中参与者的对话充满质疑和协商,为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社会化学习、终身化学习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屈佳芬.学科学习共同体建设与思考——以数学小组学习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4(12).

[2]时长江,刘彦朝.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研究,2013(06).

[3]陈海波.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构建高中数学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