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
2017-07-29王素娟
王素娟
摘 要: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文教学绝不能仅仅停止于课堂、滞留在课本,而应立足课堂,教学时适时适当适量地扩充语文教学的容量,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5-01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5.080
一、留白处拓展,体悟情感
许多文章留有“空白”,留下“空白”的目的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对话的空间,进一步更好地解读课文,可以被称为“解读课外的一扇窗”。教师就要善于捉住这些空白点,利用课文这些空白点激励学生适时有效的补充课外知识,课外知识的完善与及时补充可以有利于对课文内容感悟更进一步的加深。例如,推敲标点之意,能感悟到深长的意境;挖掘略写之处,将文本内容扩写的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围绕略写之处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展开想象。教师利用这些空白点在课堂上进行有目的的专项训练,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氛围,还能达到挖掘学生思维想象空间的效果。在讲解《孔子春游》这一课的第八自然段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在这一自然段中,整段最后面的省略号,作者在此使用意义何在?省去了哪些内容?”
师:“确定一下此处省略号是省略了水的具体精神吗?”生:“是省略了水的精神。”
师:“通过文本你能读出水具有哪些精神?”生:“水是生命的源泉,滋润着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水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生:“水可以洗涤万物的污垢,可以净化万物心灵。”
师:“通过水所具有的精神,你能联想到你生活中身边的哪一些具体的人具有此类精神?”生:“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生:“为城市带来整洁的清洁工。”……
学生通过对留白处的感悟展开想象,可以根据水的“真君子”这一精神,联想到身边像水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心地善良的人和事,在联想的过程中,使文章的主题进一步深化,增加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深度。对于留有“空白”的文章,教师要善于利用并挖掘这些空白点,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围绕“空白”之处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展开想象,扩展挖掘文中深藏的信息,与文本丰富内涵,并感悟文本中作者欲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二、疑难处拓展,走向深入
拓展迁移应该以课本为基点进行适度超越,做到“依托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请看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圆明园的毁灭》的片段:
师:“圆明园的景色描写细致,景色迷人,但是这篇课文只是通过作者的眼睛看见的景致,那其他人眼里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呢?法国大作家雨果会怎样描写它呢?我们找出雨果的作品,有选择性地读一下吧。”
生:(学生开始读。)
师:“大家一起读一下雨果关于圆明园景色描写的语句。”
生:“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师:“书中概括性的描述。”
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那么我们现再重读一遍课文。”
在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再次补充了一些片段性文本,这些补充的文本与课文内容相互照应、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多个文本整合成一个三维立体的“集成块”,最终达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良好效果。
三、练笔处拓展,增长智慧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风格迥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写作构思、语言运用等多方面展开仿写。仿写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用笔技巧,还能更深入的解读文本。如《爱如茉莉》这一课最后一句,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作者对茉莉的喜爱,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再一次点题。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插入以下小练笔:
师:“生活当中的真爱,不仅有爱情,还有师生之爱、朋友之爱……如果你要打一个比方,你会把它比作什么?”并相继出示“:爱如 ,爱如 ,爱如 。”
生:“爱如茉莉,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爱如咖啡,苦中有甜,回味无穷。”
生:“爱如拐杖,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从这个片段不难看出,教师引领学生紧扣文本,沿坡溯源,教学中步步引导学生在读中悟,与学生一起披文入情,悟出了学习语文的方法,悟出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悟出了字里行间的真情,在长久的追寻和执著的思索感悟之后,把文本中的语言温度转化为自己文字的温度。这样的拓展,让我们能实实在在地看到学生运用和积累语言能力的增强。
四、结尾处拓展,关注生活
从同类体裁、从作者的作品入手,补充阅读量,以一篇带多篇。拓展的形式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幅画、一首歌、一段视频……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进行课外读写。恰到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请看《生命生命》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对生命有了深深的感悟吧?”
生:“生命是一种态度。生命是一份责任。”
师:“生命是一本本书,课后同学们可以看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也可以看看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相信这两本书会带给同学们更多的生命感悟。生命也是一串串音符,闲暇时间,同学们可以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阿炳的《二泉映月》,相信它们一定能带给你们心灵的震撼。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会带给同学们怎样的生命感悟,请关注中央电视台第九套节目记录频道《森林之歌》和《生命的形状》。”
生命的深处总有花园,要学会发现生命的那一处风景,并不能因为学某一节课而学,而是要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知识引申,获得课本外的更豐富多彩的知识。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进入到社会,体会感悟人生。教师要做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桥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围绕“空白”之处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展开想象,扩展挖掘文中深藏的信息,将文本内涵丰富,课内的“点”链接课外的“面”,起到了“巧把金针度与人”的效果。
总之,语文课堂文本拓展要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出发,精心筛选拓展内容,适度控制拓展容量,准确把握拓展时机,让拓展阅读资源在语文课上变得有度、有序、有趣、有效。在“拿来”中“用好”,使适度拓展的课外资料,能与文本资源相融相亲、交相辉映。
参考文献:
[1] 鞠新龙.用“源头活水”滋润阅读教学田园——浅析如何有效拓展语文课程资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5(1):64.
[2] 王永辉.问“课”那得清如许为有“有效拓展”来——阅读教学中文本拓展策略刍议[J].小学教学参考,2014(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