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关雎》的诗意及教学探讨
2017-07-29刘伟
刘伟
湖南省攸县第一中学教师
《诗经》的首篇《关雎》该怎么教?现今颇有争议。有的老师认为对初中学生讲爱情诗会引发学生早恋,教学时不宜详细解读,学生自学背诵即可;有的老师认为,爱情是创作的永恒主题,爱情本来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也必然反映在文学作品里,让初中学生接触了解爱情诗未尝不可;有的老师认为《关雎》如果仅仅作为爱情诗来解读是不恰当的,应挖掘其教化之义,展现其诗教魅力。认为孔子将《关雎》置于《诗经》之首,意义不同一般,如仅仅将其作为爱情诗解读是否太片面狭隘了。那么《诗经》的首篇《关雎》究竟应怎样理解,怎么教?
首先我认为应还《关雎》的本来面目,它就是一首爱情诗,讲述了一个君子如何追到他心仪的淑女的故事。它写的是一个君子向一个淑女求爱的过程,即求之不得,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恋爱三部曲。在求爱之前,男子自认为自己是有修养的君子,而女方他认为是“窈窕淑女”,所谓“窈窕淑女”,就是外表美丽、身量苗条、内心善良的女子。作为君子的男方自认为“窈窕淑女”是他的好配偶,从而去追求她,希望她成为自己的佳偶良缘,但遭到了淑女的拒绝。君子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他想如何才能获得淑女的芳心呢?在辗转反侧中他反省自己的不足,求爱可能太冒失唐突了,女方对自己不了解,更谈不上有感情,怎么会轻率地答应自己呢?于是乎“琴瑟友之”,结为朋友增进彼此的了解以加深感情,于是乎钟鼓乐之,结伴歌舞让女子快乐以获取女子的芳心。
那么,孔子为何把《关雎》这篇爱情诗置于《诗经》之首呢?我认为它至少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关雎》回答了人的本源问题。
人是从哪里来的?人是父母生下来的。父母又是从哪里来的?《关雎》形象地告诉我们,父母是一个修养好的男子向一个内心、外貌美好的女子求爱,然后相互吸引、两情相悦走在一起来的。人是人类社会的本源,有了人才有人类社会,才有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一切活动。西方《圣经》的开篇是“创世纪”,不也是讲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吗?人类世界繁衍生息,绵绵不绝,人类活动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不就是因为男子和女子结合在一起而产生了人吗?产生了人才会产生人类的一切活动吗?孔子可能基于此而将《关雎》篇置于《诗经》的篇首吧,如同西方圣哲将“亚当、夏娃的故事”置于《圣经》之首一样。
第二,《关雎》反映了家庭婚姻的本质问题。
家庭婚姻的本质是什么?是爱。只有真心相爱的男人和女人走在一起了,组建起了家庭,才会有幸福美满的婚姻,才能去繁衍生息后代。君子喜欢淑女,觉得是他的佳偶,从而求之,但由于淑女对他缺乏感情基础,拒绝了他。这时,他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白天黑夜就是放不下她,怎么办呢?为了让淑女明白他浓浓的爱意,于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那个君子非常喜爱那个淑女,于是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但遭到了拒绝。为了让那个淑女更明白地了解他的爱,于是演奏着琴瑟对着她唱着深情的歌——“咏歌之”,击打着钟鼓跳着热烈欢快的舞——“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然也可理解为和女子一起演奏琴瑟、敲钟打鼓,邀请女子一起唱歌跳舞来表达自己的爱。淑女终于被他那种真挚深沉的爱逐渐感动了,于是接纳、答应了他,逐渐喜欢并爱上了他,两个真心相爱的人终于走在一起了。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只有两颗真心相爱的心,不在乎你是否有钱,不在乎你是否有权,不在乎你的身份地位,不在乎一切物质等外在的东西,在乎的是你这个人是否真心爱我,在乎的是你我是否有深厚的感情。君子、淑女爱得是那样的热烈深沉,爱得是那样的坦荡纯洁,因为爱情,所以牵手,这难道不是婚姻的本质,家庭的本质吗?西方教堂的结婚誓言,也是充分说明这一点的,组建家庭在乎的是你这个人,在乎的是真挚的爱情,而不是这个人以外的东西。一旦结合,今生无悔,永不变心。西方一对新人结婚时,神父一般对着新人说:“在上帝以及今天来到这里的众位见证人面前,你愿意娶(嫁)她(他)作为你的妻子(丈夫)吗?从今时直到永远,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将永远爱她(他)、珍惜她(他),对她(他)忠实,直到永远吗?”由此可见,中西方对婚姻家庭本质的理解是相通的,都认为婚姻家庭的本质是爱情,是爱。只不过中国是通过形象的诗歌来表达的,君子爱淑女,他以自己真挚的爱情去追求感动淑女,而西方则是通过爱情誓言來表达的,一旦爱一个人就将爱她(他)的一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家庭怎样才和谐稳定呢?只有真心相爱的人组合在一起才会和谐稳定的。君子配淑女,两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琴瑟甚笃,钟鼓相应,和谐融洽,相得甚欢。由此可见,《关雎》篇确实能起到“正夫妇”的作用,反映了婚姻的本质,故孔子将《关雎》篇置于《诗经》篇首吧。
第三,《关雎》重视的是教育的本质问题。
有的老师可能认为,《关雎》如果仅仅看作是君子追求淑女的恋爱故事,是不是觉得思想性不强,格调不高,教育意义不大呢?“风天下而正夫妇”的教育意义如何体现呢?我觉得这其实是步入了一个思想误区,总认为教育所体现的应是具有大意义、大价值、大作用的思想品行方面,往往忽略与我们最相关的、最贴近的、最基本的事情这些方面。就像教育小孩,当他咿呀学语时,做家长的就教他数数、识字、背诗词,讲故事,期望他读书识字将来干大事业,做大事情,有一番大作为,常忘记了教孩子做饭、洗衣服、安全出行、与人交往等生活常识、生存本领。认为教生活常识、生存本领有什么用呢?读好书、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才有用。结果怎么样呢?书读好了,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有的竟不知道怎样剥鸡蛋吃。有的考上大学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不习惯,大学读不下去了,只好退学;有的大学毕业了还做不了饭、炒不了菜、洗不了衣服,二三十岁还离不开父母,断不了奶;有的大学毕业了,没有能力去找工作,竟然懒得去找工作,成为“宅男宅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啃老一族的生活。有的三十多岁了,还不知道怎样追女朋友,怎样交男朋友,成为剩男剩女,成了父母的心病、家庭的拖累、社会的严重问题。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终身教授、经济学家陈志武在《教育不转型,国家只能卖苦力》中痛心地说:“这些年来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交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中科院院士、医学专家韩启德在《做人是根本》中说:“放眼看看我们的周围,有不少人很有才华,学问上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就是胸怀不够开阔,不能容忍别人与自己一起发展,与同行关系紧张,从而无法把学问做大、做深,实在是非常可惜。”这些高端知识分子,书不能说读得不好,知识不可能说不多,研究学问不能说不深。为什么不能把学问做得更大、做得更深呢?根本的原因是不知如何与人交往、相处等为人处世的基本常识。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有的教育家认为就是教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与人交往。而《关雎》就是讲君子如何追求他心仪的淑女的爱情故事。君子求爱的过程,能教人怎样谈恋爱,怎样追姑娘,同时也是教我们怎样与人交往、相处。一个君子遇见了他心仪的姑娘,想把她娶回家,但遭到了姑娘的拒绝,于是他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心里就是放不下那姑娘。怎样才能赢得姑娘的芳心呢?怎样才能得到姑娘的爱呢?在求爱碰壁后的辗转反侧中让他明白:一定要拉近与姑娘的心理距离,要赢得姑娘的芳心,走进姑娘的心里。如何才能拉近与姑娘的距离呢?就需要增进彼此的了解,成为很好的朋友。如何赢得姑娘的芳心呢?就需要加深彼此的感情,让姑娘幸福快乐,从而对你产生真挚的感情。你看,《关雎》就是教我们怎样谈恋爱的诗歌,怎样追到心仪姑娘的诗歌,怎样和人交往的诗歌。有人可能会说谈恋爱也要教?教谈恋爱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呢?你别说,谈恋爱真的要教。有很多人不知道怎样谈恋爱,有的直来直去,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阿Q喜欢吴妈,但不知道如何求爱。“‘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阿Q忽然抢上去,对伊跪下了。”吴妈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闹得去寻死觅活,嚷着要上吊自杀。最终阿Q重重地挨了赵秀才、赵太爷的竹竿,脱下在赵府的布衫不准拿,舂米的工资不准要,送给处理这个问题的地保的酒钱要加倍,质了棉被典了二千大钱,用于买烛买香给赵府赔罪。恋爱的悲剧弄得阿Q外出无衣打赤膊,回家睡觉无棉被,打工无人雇,女人见面就远躲;害得阿Q未庄立不住脚,生计问题都无从解决,无奈逃离未庄,进城衣食无着只好堕落为贼。阿Q和吴妈本来身份地位差不多,都是帮赵太爷家打工的佣人,又都是单身,一个无妇,一个无夫。阿Q如果知道谈恋爱的话,知道要“困觉”,先要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只有双方有了爱情之后才能“困觉”,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爱情悲剧呢?阿Q当然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那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年轻人是否都知道怎样谈恋爱呢?知道如何追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呢?有的人并不比阿Q高明多少?有的人对着大楼歇斯底里地吼叫:“某某,我爱你!”招来的是一盆洗脚水;有的人对着女方死皮赖脸长跪不起,得到的是对方横眉立目的怒骂和转身离去的背影;有的人用玫瑰花摆成心的形状表达爱意,换来的却是多情却被无情恼。有的人喜欢一个姑娘,却心中有爱口难开,失之交臂而成为一生的遗憾。有的人喜欢一个女生遭拒绝后,爱化为仇,拿着刀,带着汽油瓶嚷着要和女方一家同归于尽;有的人求爱遭拒绝后,恼羞成怒,泼硫酸,毁掉对方的容,走上违法犯罪之路;有的人求爱遭拒绝后,痛不欲生,跳楼自杀,吊死在一棵树上。有的人喜欢一个人,甘愿舍弃自己的一切名誉地位,责任职责,亲情家庭,乃至百姓王国。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唐明皇为得杨贵妃一笑,驰骋千里送荔枝;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置民族大义于不顾。而今多少贪官,为了讨得情妇的欢心,无视党纪国法,收取巨额贿赂,最终锒铛入狱,遗憾终生。
你看《关雎》篇,谈恋爱的过程中“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求爱遭到拒绝,不是寻死觅活,痛不欲生,而是去接触了解,增进感情;两情相悦后,不是沉湎爱意情长之中,产生放弃一切、不顾一切的过激行为,而是欢乐有度,交往有节,丝毫没有放纵自己,丝毫没有产生什么不良的后果,更不必说对他人、社会、国家有什么严重的危害。《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以真挚的感情作为基础,以组建美满的家庭作为目的,没有沉湎爱河的过激行为,所以孔子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普天之下未婚青年恋爱的教材,“故用之乡人焉”,适用于普通百姓;“用之邦国焉”,适用于统治阶层。同时在教人谈恋爱中也教给我们一些与人相处、交往的原则:要让人了解你,首先要和别人交朋友;要让人喜欢你,首先要给别人带来快乐。由此言之,你能说教人谈恋爱,理性对待爱情,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吗?
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聚会。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東西?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你看,他们在幼儿园里教什么,其中有四点是教如何和小朋友相处和交往的,反观我国的学校教育,总是过分强调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有时却往往忽略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这就是《关雎》篇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吧。
《关雎》现选入初中课本,对初中生如何讲爱情诗呢?当然,孔子所处的时代,男女结婚的年龄比较早,而启蒙学习的年龄又比较晚。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当时结婚的年龄大多与此相当,有的可能还会更早一些。因此孔子时代,学生开始读书即进行恋爱婚姻教育是切合当时情况的。而现在的情况变化了,结婚恋爱的法定年龄比孔子时代晚五六年,那么该如何给现在的初中生讲《关雎》爱情诗呢?
首先可和学生探讨《关雎》表现的恋爱婚姻观。《关雎》里的恋爱是以婚姻为目的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说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追求淑女是为了结婚,为了找一个人生的好伴侣从而组建家庭。恋爱不是好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更不是玩弄异性、玩弄感情。作为初中生,现今不是谈婚论嫁的年龄,而是求知提升自己的时候,所以,如果谈恋爱,就不是以婚姻为目的,是早恋,这样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对方都是不负责的表现。学生应通过《关雎》篇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培养自觉的责任意识。
其次可和学生探讨《关雎》表现的爱情观。恋爱是以感情为基础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爱情不能完全在乎物质方面的东西,情投意合,两情相悦,是感情的基础。爱情不可勉强,不可强求。作为初中生,要有正确的爱情观,要懂得婚姻家庭的基础是什么,要学会正确地与异性交往相处,能理性客观看待爱情,为今后组建家庭与人交往奠定基础。
孔子认为,食色性也。如何获得爱情,如何正确处理两性之间的关系,跟人吃饭一样同等重要。民以食为天,色与食等同,孔子把爱情诗《关雎》置于《诗经》之首,意义深远,切合人生实际。我们教学时可与学生探讨其中蕴含的意义,从中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以便走好将来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