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2017-07-29李金源
李金源
【摘 要】 教学改革的进程不会停止,作为合格的教师,我们也不能停下学习和探索的脚步。“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反思、总结、积累,才能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有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1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改观。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这无疑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枯燥的教学氛围、单一的教学手段、陈旧的教学观念,实現了为学生构建活跃的教学氛围、开放的教学环境、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与能动性,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是真正的有效教学。这对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想成为优秀的化学教师,我们要做好实践探索与教学反思,不断地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在总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与能力,从而达到对课程改革、对高中化学的全新认识,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行为实践,开创高中化学教学新局面,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在课外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所以,国家发布新课程改革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方面,要求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以新的方式、新的教学手段,改变学生在化学课堂中死记硬背、死气沉沉的情况。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组织、指导作用,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独立学习能力。
二、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指导思想
新版高中化学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与旧版相比做了很大的修改。不仅视觉上的冲击力更强,且内容更加新颖、充实,知识点的安排更加合理,更多地考虑到了学生的易接受性,在教材的设计编排上更加开放,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探索能力的培养。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要深刻领会这次新课改的指导思想,避免将实验结果直接告知学生,这样新课改就无新而言,更失去了新课改的宗旨。
三、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们要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中“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的单一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一)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是现代最为流行的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发挥学生集体的优势,使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构建者和学习的主人。
(二)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动态性与直观性,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更容易上升为理性认知。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原子是“肉眼所看不到”的,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来制作课件,用动画来进行模拟。如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来模拟“核外电子”的运动,通过闪烁、叠加来展现“电子云”的特征。这样化“无形”为“有形”,化微观为宏观,更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三)实验教学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教学内容,又是学习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实验费时费力,也不是高考的考点,所以大多采用“讲实验、画实验”来代替做实验。有限的实验只限于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根本就没有亲自操作的机会。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让学生更多地做实验,用实验来验证理论,展开探究性活动。实验的全过程全部交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操作实验环节、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总结规律性认识。在实验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学生实验技能,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动脑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构建丰富的教学内容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将化学教学与生产、生活结合起来既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又是化学学科教学的内在规律。
(一)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导入新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影子,我们要深入挖掘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元素,以学生所熟悉的生产生活现象来导入新知,这样更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来学习新知,这样更利于学生的理解。
(二)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学以致用”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将学与用结合起来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我们要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运用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运用中感知化学的实用性,这样更能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与勇气,使学生形成长久的学习动力。
五、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多样化
新的课程改革可以说是化学整个教学、学习过程的变革。教学内容的拓展、变革必然要求教师们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借助更多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内容、方法的变革使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形式更加的多样化,同时也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评价方法。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评价将不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教学评价将更加注重过程的评价,尤其是学生在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实验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实验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实验观察是否仔细、实验数据记录是否无误、实验结果分析是否完整、实验报告撰写是否合格等方面综合考虑教学效果。这种过程性的评价使教学评价更加多样化,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化、公平化、客观化、科学化,也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研究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结合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的组织、领导性,活跃高中化学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主动探究。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葛家伟.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数理化学习,2011.
[2]査琼.新课改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