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塘月色》评论

2017-07-29姚勤

魅力中国 2017年8期
关键词:光与影荷香荷塘月色

姚勤

朱自清以一次月下散步的经历,写下了一篇如诗如画的散文《荷塘月色》。荷塘的月色是宁静的,作者企图借荷塘宁静的月色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文章开头就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此统摄全篇,这是本文的文眼,交代了作者去荷塘散步的原因。

《荷塘月色》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散文,主体部分是三、四、五段的写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亦工亦意,对荷塘与月色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描绘,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境界。

为了排解苦闷,寻找宁静,作者独自一人来到荷塘散步。此时,呈现在作者眼前的是一片美景,荷塘在月色的笼罩下,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像“明珠”,像“美人”,像“星星”;荷香仿佛是“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虚实结合,使月下荷塘塑造的别具形态美,让作者的心情由最初的“颇不宁静”得到暂得初次的安宁。

继而,作者把视角转向塘上的月色。在描写荷塘上月色的时候,作者多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荷塘和月色融为一体,写出了在月光的笼罩下,荷塘宁静的氛围。此时,作者在这朦胧月光美景的熏陶下,获得了进一步的安宁。

然而,这一片宁静终究只是暂时的。从作者描写荷塘四周阴森的环境氛围,可以看出此时作者的心情又沉重了下来。树色“阴阴的”,月光“淡淡的”,仿佛作者的心里也有一层挥之不去的愁云,路灯也是“没精打采的”,衬托出了作者失落的心情。而“蝉声”,“蛙声”的热闹只是属于它们的,作者都无暇去感受,更是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愁绪。

作者在描写荷花荷叶荷香的时候,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多方位多姿态展现,多层次多角度并用,使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美质如在眼前,形神兼备,鲜明生动,富有诗意,更具画面美。

开创性地运用了通感手段,意写荷香月色朦胧飘渺和谐之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歌声来状花香,把听觉和嗅觉沟通了起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像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用和谐的旋律,奏着的名曲来形容光与影的叠加结合,打通了视觉与听觉的界限,巧妙灵动,让人浮想联翩。通过这种调动读者多种感觉器官,使意象叠加意境扩大效果倍增的艺术手段,创造了一个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温馨优雅美妙宁静的艺术境界。

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大量叠音词的运用“田田” “粒粒” “亭亭” “层层” “缕缕” “密密” “脉脉”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隐隐约约” ,不但能精确的描状物之情态,更在音节上给人以琅琅上口,回环往复的音乐感,展现语言的典雅,语意的丰赡与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者欲摆脱愁苦而不得,于是在无奈之中想起了古人采莲的盛况惦起了江南的旧俗,表现作者渴望逃离现实的苦闷。“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更是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郁闷。尤其到最后“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的时候,更是表达了作者无法摆脱现实的苦闷,说明了心中的宁静只是暂时的。这里与开头首尾呼应,这样淡淡的收尾,让人觉得作者言尽而意未尽,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本篇文章通过对在荷塘边散步,欣赏月下美景,赞美了荷塘的景色,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对当下社会局势的无奈,表现出了作者苦闷的心情和彷徨無助的情绪。

猜你喜欢

光与影荷香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香
荷塘月色
荷香蜜蜂来
城市·光与影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T台光影
光影独白
黑·白·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