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工作探讨

2017-07-29高升成薛耀武张晓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质量安全成效农产品

高升成+薛耀武+张晓明

摘要 本文分析了榆林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便促进该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增加同领域的沟通与合作,为“十三五”时期榆林市现代特色农业的质量安全及大力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工作;成效;问题;对策;陕西榆林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275-02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1-2],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形成强有力的质量管控网络,包括增强生产者主体责任意识[3]、推行标准化生产[4]、推动“三品一标”工作[5]、加强检测体系建设[6]、实行农产品追溯系统[7]等。本文分析了榆林市农产品检测中心(简称中心)在确保人民群众舌尖安全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发展中的不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1 工作成效

1.1 率先在全省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且整市推进

为了实现农业部要求的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的目标,中心于2012年率先在全省建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该系统以保障消费安全为宗旨,以责任追溯为核心,以追溯标识为载体,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手段,将农业生产各环节均纳入监管系统,从而全方位发挥监督、鼓励、鞭策和推动作用。目前,全市共有222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系统,其中119家开通运行,分布在全市12个县(区),该系统的应用使得榆林市成为了全国唯一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整市推进的地级市。

1.2 率先在全国开展农产品产地合格证试点工作

在农业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草案)的指导下,中心设计出食用农产品产地检验合格证(简称合格证),将合格证与追溯系统推广应用相结合,在全市119家应用追溯系统的企业和合作社中试点推广应用,使榆林市成为了全国率先推广应用农产品产地合格证的地区,受到农业部的重视并带试点单位来考察,为推动全国产地合格证工作并有力促进全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出台做出了开拓性和探索性的贡献。

1.3 率先在全省地级市获实验室双认证

2012年中心实验室通过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和省农业厅的机构认证考核,获得双认证考核证书。资质的认证,标志着国家对中心检测能力的认可,可承担各类抽检任务。由于实验室认证是除西安市外的地级市中的第一家,受到了省农业厅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的肯定,起到了对周边地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1.4 率先在全省开展市级例行抽检工作

2012年中心开始参照中省做法,实施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检工作,是最先在省内开展这项工作的市级检测机构。例行抽检主要针对榆林市所辖12个县(区)的生产基地、批发市場、农贸市场和超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对应用追溯系统的企业加大抽检力度。抽检每年开展2次,可有效掌控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

1.5 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

通过对实验室的严格质量管控,中心顺利通过了农业部专家评审,入选全国首批145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名单,成为陕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农产品检测机构,将为保障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2 存在的问题

2.1 市、县未形成监管联动机制,监管范围尚存盲区

目前,县(区)经费和人员配置仍处于不足状态,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致使市、县、区的工作配合不够,整体监管合力不强,不能形成有效的农产品监管联动机制。另外,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水平低,存在一定量的流动市场、自由市场,使得在制定年度抽检计划时不能有效覆盖该类区域,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管控。

2.2 农产品追溯系统应用尚存弱点,农产品合格证有待完善

追溯系统存在运行成本高、企业应用积极性差、未形成有效倒逼机制、利润空间有限等缺点,影响着该系统的广泛应用。对于农产品合格证而言,仍然有不足之处。一是应用范围较窄,表现为只有加入追溯系统的部分企业在应用合格证,未形成对生产经营主体的广泛约束,存在着一定的质量安全漏洞。二是合格证强调的是进入市场的农产品需检测合格或承诺合格,而部分企业利润空间有限,不愿购买检测设备或委托第三方检测,也担心对企业造成不利而不愿做出安全承诺。三是使用合格证的产品进入市场后未受到消费者的足够重视,影响着经营主体使用合格证的积极性。

2.3 品牌化建设尚存疑虑,“三品一标”有待进一步推广

从消费者角度看,“三品一标”尚未得到广泛认可,部分公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心存疑虑,导致认证产品销售低迷,影响企业认证的积极性;从生产经营主体看,存在着马爱国[8]报道的“重认证、轻实施”问题,导致部分企业认证后没有按标准化生产,甚至以次充好;从“三品一标”认证方面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数量相对较多,品质相对较好,但有机和绿色农产品认证数量与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2.4 检测技能尚存薄弱环节

中心虽在农产品农残检测方面有着较强的实力,但未曾涉及水产品和畜产品的检测工作,随着农业部项目《陕西省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的落实,水产品和畜产品的检测工作必然要求强大的技术支撑,而中心目前在这方面相对处于薄弱环节。此外,还不能实现对无公害农产品全部参数的检测,这也要求中心进一步提升检测能力。

3 对策

3.1 加强农产品实验室建设,提升检测能力

首先,市、县农产品检测中心应结合农产品检测业务与标准要求,逐步完善检测设备,确保满足检测所需;其次,应理顺机构设置,细化人员职能,引进专业人才,确保检测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符合要求;再次,应加大检测人员的技能培训与考核,使其在农产品检测方面的能力更加突出,从而更好地胜任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最后,应组织检测人员外出学习水产品、畜产品的检测技能及无公害农产品全项检测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练兵与考核,使检测人员短时间内胜任新的检测任务。此外,应注重对县级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与管理,使市、县的检测能力能够协同发展。

3.2 大力拓展追溯系统及合格证的应用,形成质量安全倒逼机制及法律保障

针对追溯系统而言,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给予财政及税收方面的支持,减轻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应做好与食药部门的衔接,确保可追溯农产品进入市场时享有特定的优惠条件。另外,从长远角度考虑,应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入市农产品是质量安全可追溯的农产品(即只有可追溯标识的农产品方可进入市场),进而推动生产企业转变发展觀念,由“要我追”变为“我要追”。针对合格证而言,首先,通过税收减免及免检入市等政策,调动经营主体使用合格证的积极性;其次,通过宣传、讲解及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形成倒逼机制,让生产经营者主动认识到合格证的重要性,从而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程序,主动送检农产品或做出安全承诺;最后,将合格证制度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定并颁布实施《使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从而实现查处不合格农产品时有法可依的目标,也对生产、储运、销售、检验等环节的主体形成震慑力,使其不敢、不能、不想销售不符合要求的农产品。

3.3 稳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品牌建设

首先,应稳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扩大认证范围,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种植大户。在推进过程中,扩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范围,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的认证。严格落实认证程序,加强认证前后监管,杜绝“重认证、轻实施”及以次充好等不诚信问题,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其次,应加大品牌创建力度,不仅要通过入住企业孵化中心、政策引导等方式帮助企业创立品牌,而且要开展“榆林优质农产品”LOGO设计、宣传及推广工作,要积极鼓励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此外,要在一二线城市设立榆林市优质农产品销售形象店,打造出以“榆林”冠名的区域公共品牌。再次,应大力制定地方农业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修订已有标准不符合项,提高农业标准的普及率。最后,应提升“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影响力与公信力,从而激发本地区居民的消费活力,进而推动“三品一标”工作的有序开展。

3.4 加强安全宣传,强化安全意识

一是强化监管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同时应大力宣传追溯系统、合格证、“三品一标”农产品,使农产品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二是强化生产经营者的主体安全意识,确保其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程序,确保正确用药、合理施肥及产品的可追溯性;三是引导消费者到规范市场购买农产品,宣传食用安全农产品科普知识,从而激发消费者消费安全农产品、监督与举报不合格农产品的意识;四是健全舆情预警机制[9],第一时间掌握舆情议题,占据舆论主阵地,制止谣言传播,防止对民众造成伤害。

3.5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成监管联动机制

在落实市、县、乡人员及设备配置的基础上,应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与沟通,使得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形成强有力的纵向监管联动机制。此外,应加强与食药局、商务局等部门的合作,形成横向监管联动机制,确保监管无盲区。

4 参考文献

[1] 厉曙光,陈莉莉,陈波.我国2004—2012年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14(3):1-8.

[2] 周振亚,张怀志,张晴,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应对策略:基于“毒姜”事件的调查[J].中国蔬菜,2015(2):12-14.

[3] 甘文霄,房建恩,陈松.健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责任的对策探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4):13-17.

[4] 魏鹏娟.我国农业标准实施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2):25-27.

[5] 马爱国.新时期我国“三品一标”的发展形势和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2):3-5.

[6] 李恩普.强化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的措施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4):22-24.

[7] 杨玲,王爱华,万靓军,等.关于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的几点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1):18-20.

[8] 马爱国.“十三五” 期间我国“三品一标”发展目标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2):3-6.

[9] 李祥洲,廉亚丽,戚亚梅,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探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10):5-8.

猜你喜欢

质量安全成效农产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