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溯源兼谈琵琶在豫剧音乐织体中作用
2017-07-29杨改凤
杨改凤
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仅仅依靠演员的表演来体现各种人物情绪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运用舞台美术、灯光、音乐等形式来衬托演员。用琵琶演奏地方戏曲音乐,对于每个从事这项事业工作的演奏员来讲,开始时无疑是一种挑战。
首先要熟悉豫剧板式结构,根据琵琶特定乐器和演奏方法,巧妙地驶入戏曲乐队中,这种过程需要相当一段磨合期,才能拨得有声,弹得自如。这是因为豫剧中的琵琶演奏,不同于一般乐器的演奏,突出区别为演奏技法,豫剧乐队的板胡、笙、二胡以及其它乐器,在演奏时除了特殊的音效需要单独处理演奏,功能以伴奏为主,而琵琶的演奏技能在经过舞台的渐进式锻造后,也与时俱进将原来的服务现代戏,成为今天活跃在戏曲舞台古装、历史剧的伴奏中,并积累了丰富的演奏技法,其精髓就是一切的演奏为对象服务,突出的是一个“伴”字,再兼以和其它乐器“融、合、独、领”等几大要素,时合时分,时强时弱,轻重缓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艺术本身对他所赋予的要求。
一、琵琶溯源
琵琶是我国历史悠长,流传很广,深受百姓喜爱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创始于何时,众说不一。相传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是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还有一种传说 ,为孙公主远嫁胡国时,为便于在马上长途跋涉,抒发思念家乡的情意,而特制的乐器。但并非象今天的琵琶样,直到魏晋至唐才逐渐发展为琵琶。中国的琵琶是直项,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在隋唐,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琵琶这两个字在宋代以前并不是专指现在的琵琶这一种乐器,而是包括琵琶、三弦、阮、月琴等多种形式弹拨乐器的总称。琵琶是右手弹奏的两种指法,向外弹出叫“琵”,向里挑进叫“琶”所以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就是这个意思。大约到了公元第十世纪前后,每种弹拨乐器,才逐渐形成了它的专有名称。而琵琶两字也才成为琵琶这种乐器的专用名称。民间流传的琵琶有四相十二品,或四相十三品等不同形式。而现在所用的琵琶大都完全按平均律(全部半音关系)排列的,有六相二十四品或六相二十八品,琵琶不仅演奏传统乐曲,而且可以演奏西洋和现代作品,并且有利于与交响乐合作,琵琶的代表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月儿高》《彝族舞曲》等……
琵琶所用的琴弦,一种是金属琴弦,一种是钢绳琴弦。金属琴弦发音清脆、明亮;钢绳琴弦发音浑厚、柔和。从六十年代演现代戏开始,琵琶才进入戏曲乐队,而成为主要伴奏乐器之一。根据我们豫剧定弦的特点,最好采用四、三、二弦用钢绳琴弦。一弦用金属琴弦。
琵琶的演奏指法,千百年来经过创新和发展,流传至今已有相当的高度,目前左、右手指法已发展为90余种,由于出现了丰富多样的演奏技巧,成为既能独奏,又能伴奏和参加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的中低音区音色淳厚结实,高音区音色清晰明亮。它既能表现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又能表现欢欣鼓舞、抒情愉快和悲哀的情绪,而对于表现恬静优美的情绪,琵琶也是独具一格的。
因此,琵琶享有民族彈拨乐器之王之誉。
二、琵琶在豫剧音乐织体中的作用
豫剧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其优美悠扬的唱腔音乐,历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解放后,琵琶因具有清脆的音色、宽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被纳入到豫剧乐队的伴奏之中,在现代豫剧音乐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丰富了乐队的艺术表现力
一个完备的豫剧乐队配备,要有弦乐、弹拨、键盘、铜管、木管、打击乐等各种乐器。在弹拨乐器中,首屈一指的是琵琶。所以,在现在很不完备的小型豫剧乐队中,除了豫剧主弦板胡外,就是琵琶,从剧团演出乐队中琵琶演奏员所坐的位置,就可看出琵琶在豫剧伴奏中的重要性。实践证明,琵琶在豫剧音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琵琶伴奏、独奏、协奏等手法的多重变化和运用,大大丰富了豫剧乐队的艺术表现力。
(二)提高了乐队音乐效果的听觉审美层次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琵琶独特的音乐色彩,在豫剧音乐体系中,大放异彩。与板胡同奏,显得音色更加明亮;与二胡同奏,更加委婉,更适用于表现柔美、抒情的戏剧场面;琵琶与大提琴的拨弦相同奏,在音域和音色上同时起到鲜明的呼应和对比效果。在大型乐队的伴奏织体中,琵琶在“衬托”、“节奏音型”、“填充”、“加花”等配器手法的表现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在刻画独特人物艺术形象上,有独特之处
戏曲舞台的人物画廊丰富多彩,从帝王将相、到才子佳人,从古代历史人物、到近现代人物,可谓以千百而计。这其中,很多剧目在刻画描写主人公心路历程的最艰难复杂心理时,音乐家往往常会运用琵琶来表现和衬托人物和推进剧情。又例如,在传统戏《包青天》中的“抱琵琶”,就是琵琶在戏曲舞台上的独特人物的独特表现。琵琶既是道具,又是必不可少的音乐元素;又如,以王昭君为题材的剧目,无不以琵琶为重要道具,并运用琵琶音乐来塑造王昭君的艺术形象。剧中矛盾发展的跌宕起伏,通过琵琶的强、弱、快、慢的节奏变化体现出来。
(四)应开拓琵琶在豫剧音乐体系中的新空间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琵琶的演奏技法轮指的真切描述。轮指是琵琶三大基本演奏技法中的最基本、最富特色的一种技法,也是琵琶与其它弹拨乐器不同的重要标志。因此,轮指的掌握运用使琵琶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变化无穷,让人听起来像水过沙地不留任何痕迹。所以,我们在熟练曲子的弹奏之后,还要精心地去对曲子的每一个音的音色进行推敲、雕琢,使弹奏出的声音更加婉转悠扬,如歌如诉,优美动人。俗话说,艺无止境。尽管琵琶在豫剧音乐体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笔者认为:还应进一步研究和开拓琵琶在艺术表现方式和方法上的新空间。具体在伴奏中,在保留豫剧高昂、激情的传统审美上,不妨学习吸收“江南评弹”那种缠绵、清丽的伴奏艺术风格。
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全国各大琵琶流派的特点和特色,先跳出豫剧,再反哺豫剧,这样不断尝试,必定会开拓出琵琶在豫剧音乐体系中的新空间,也必将会为当代豫剧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注入具有活力和生机的新的音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