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古代私人藏书活动及利用

2017-07-29宋国艳

魅力中国 2017年12期

宋国艳

摘要:私人藏书是我国古代藏书活动的四大类型之一,文章概述了我国古代私人藏书活动的概况,总结了古代私人藏书活动的特点,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私人藏书的利用。古代私人藏书不仅为保存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也为推动社会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做出了特殊贡献。

关键词:私人藏书;官府藏书;藏书活动

我国古代藏书活动主要分为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和书院藏书四种类型,其中私人藏书一直占有极其显赫的地位。私人藏书活动自春秋战国时产生直到清末,从藏书的收集、整理到利用、开放,对整个中国古代藏书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我国古代私人藏书活动概述

(一)古代私人藏书活动的兴起

早在殷周二朝,文化上是“学在官府”,反映在图书方面则是“官守其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学在民间”的秩序被确立,于是民间藏书活动开始了。因此“私学”的出现是私人藏书的前提。孔子首创的私人讲学在当时是规模最大的,相传弟子先后达3000人,其中著名的72人.其影响也最深.在其前后的二、三百年内,出现了老子、墨子、庄周、荀子、韩非等诸子学派,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为推行其思想,四处讲学宣扬并有专著,私人藏书的面与量也逐渐增多。秦始皇完成统一后,日益感到儒家主张不利其统治,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将私藏的《诗》《书》等儒家典藉限期缴出焚毁,足见当时私人藏书之广。

春秋战国和秦朝时期是私人藏书的兴起阶段。私人藏书是百家争鸣的产物,藏书者主要是学者、思想家、文化家等,书籍内容也主要涉及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书籍,并直接为思想游说服务。

(二)古代私人藏书活动的发展时期

我国在汉、晋、隋、唐、五代、宋、元的一千多年间,每有战乱,特别是大规模的战争如隋唐起义、安史之乱等,敌对者攻击的目标均为对方的京都,而造成官府藏书的大量散佚、甚至焚烧殆尽,而私人藏书却大多可避战乱而迁移,损失较小。新朝代建立后的和平时期,朝廷往往向私人征集藏书。

宋代私人藏书有了空前的发展。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文学空前发达,是“宋词”时代,出现了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 以及格律派、风雅派等名家迭出,两宋1330多位词家,创词调数百、词作达两万余首。二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使书籍的造价大为降低;印刷术的流行,不但宋朝以前的书籍可以陆续翻印,本朝的书籍更加大量印制,为私人藏书空前发展提供保障。三是私人书院大为兴盛,出现了“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和“岳麓”等规模不一的多所书院。四是编纂、撰著盛行,宋代朝廷诏命编纂的大型类书有《太平御览》《册府元龟》《事类赋》和《玉海》四部;史书有司马光主撰的《资治通鉴》、欧阳修撰的《新唐书》《新五代史》和薜居正撰的《旧五代史》,科技著作有沈括的《梦溪笔谈》等,这些都是私人收藏的对象。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宋代私人藏书空前发展。

(三)古代私人藏书活动的繁荣时期

随着科技文化事业有的发展,明清的编纂著作随之繁荣。明代的类书《永乐大典》、丛书《辞海》、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文学作品《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引起了私人藏书家的极大兴趣。明代中葉以后,私人收藏逐渐兴盛,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私人收藏家,比如江苏昆山藏书家叶盛,“藏书之富,甲于海内”(钱大昕语)。范钦建天一阁,该阁藏书之多、管理之言、建筑之宏伟,名传海内外。

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清代朝廷重视编纂,私人有颇多的撰著,私人藏书相当发达,使清代私人收藏的规模与藏量均为历代之冠,尤以江浙一带为最,清代私人藏书活动对图书文献收藏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惜巨资保存了宋元的一些孤本;二是为清代图书编纂进献了大量珍本图书;三是校刻大量丛书,使许多孤本文献因丛书而保存下来。

(四)古代私人藏书活动的衰落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的入侵,封建制度的衰落直接导致了私人藏书活动的衰落。同时,藏书开放思想的活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人藏书活动的瓦解。

二、古代私人藏书活动的特点

首先,私人藏书主要集中于文化人,主要是具有文化素养的官吏。我国古代的藏书家大多为各级封建政府官吏,那些代表百家学说的诸子,就是最早的私人藏书家。

其次,私人藏书目的主要在于为我所用,大多利用其藏书著书立说,或者进行典籍校勘和刊刻工作以利后人。据对《藏书纪事诗》中藏书家的统计,著书立说的约占41%,校勘刊刻的约占14%。我国古代藏书家普遍存在“自珍自秘,概不借人”的风气,自宋代开始至清代,在藏书家身上愈演愈烈。

最后,私人藏书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藏书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就华东地区来讲,又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而江浙地区又主要集中在苏州、常熟、杭州和绍兴一带,这与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有关。

三、我国古代私人藏书的利用

藏书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之一,也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私人藏书的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藏书家基于自身的需要。

大多数私人藏书家都是基于自身的需要而进行藏书活动的,主要是为了读书以及进行学术研究。古代书籍是被官府掌握,普通百姓想要读书就必须先藏书,清代藏书家张金吾在《爱日精庐藏书志》自序中说“欲致力于学者,必先读书;欲读书者,必先藏书。藏书者,诵读之资,而学问之本也。”

(二)补充官府藏书,是官府藏书的重要来源。

私人藏书是官府藏书的重要来源。历史上几乎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内乱外侮都使官府藏书惨遭灭顶之灾。新朝代建立后的和平时期,朝廷总是要向民间“征书”,依靠私人藏书来恢复、重建被战乱破坏的官府藏书体系。从汉武帝“广开献书之路”、鼓励各地藏书上送朝廷,从而官府藏书“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的皇家征书之始后,几乎成为历代官府藏书建立或恢复的一条规律。今日我们所经常接触和使用的古籍丛书,大部分是清代藏书家依据自己的藏书编印的,私藏对官藏起到了保障、扶持作用,私人藏书对我国古代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借阅与流通。

虽然我国古代私人藏书活动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但实际上,古代也不乏开放型的藏书家,他们把私人藏书从狭小的天地里解放出来,通过私藏互借(藏书家间的互相借阅)、有偿借阅(私人藏书家有限度的开放藏书,仅对愿意付费的人开放)、免费借阅(私人藏书家公开私藏免费对公众开放)和创建藏书楼公开借阅等形式向好学者敞开大门,这为文化典籍的流传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四)私人藏书用于教育事业。

私人藏书与教学活动紧密相连,古代私人藏书是基于文化教育的需要而出现的,最早以孔子为代表,他广收图书,整理六经,从事教育,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继而许多藏书家都热衷于教育事业,把私人藏书用于教学,表现为创建私家学院,而私人藏书就作为教学用书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古代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献收藏活动历史悠久,私人收藏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官府藏书、寺院藏书和书院藏书活动共同谱写着中国灿烂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周悦珍.古代私人藏书概述[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5(3).

[2]谢灼华.论古代藏书的文化特征[J].图书情报知识,1996(3).

[3]文毅.明代私人藏书兴旺原因及特征[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2).

[4]吴修琴.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发展述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7).

[5]马艳霞.我国古代私人藏书的致用与开放[J].图书馆建设,2007(3).

[6]曾健敏.古代私家藏书对文化典籍传承的贡献[J].兰台世界,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