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探索研究
2017-07-29杨艳华
摘要:面对河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短缺、资金紧张的问题,提出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新模式将依托心理课程,逐步形成以课程教学为主线,以任课教师为骨干,以教学班级为团队,以课内互动体验式教学+课外心理拓展活动为载体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探索;研究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对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日益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11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硬指标”。同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重要文件,要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这些文件的出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逐渐由社团行为过渡到政府行为[1]。
(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自从2013年开始,河南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試点单位建设标准》(试行),印发了《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创建工作的通知》(教思政〔2013〕455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试点单位的申报、建设和验收,全省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普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色明显
随着高职院校新课改的推进,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不断出现,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也逐渐成熟。2011年,周宏等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个性化模块内容体系的构建》一文中,通过对新生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分析,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分为教育、训练和保健三大模块,从而有效实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升、预防保健、防患未然等多重功能[2]。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蔺桂瑞老师将互动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容为一体[3]。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差距逐渐增大
然而,在高校招生水平和经济状况的制约下,部分高校很难按照《建设标准》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很难保证生均10元的专项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尤其是高职院校师资紧张、资金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机制体制建设成为摆设、活动体系建设很难落实、咨询服务体系建设捉襟见肘、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更是难以实现,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难有效运行。
二、依托心理课程,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一)设置专题教学模块,解决因基础知识欠缺导致的心理问题
在个体心理咨询过程中,有学生会问:“老师,失恋了,您能让我不这么痛苦吗?”这当然是不能的。因为情绪具有七大特性,其中两个是“过程性”和“能量性”,就是说任何一种情绪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并且情绪本身携带能量。情绪一旦出现,我管我们是否喜欢,它都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不可能人为地消灭这个情绪,只能接纳它、转化它。课堂上针对日常心理咨询中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讲解,即可解决因知识欠缺导致的心理问题[4]。。
(二)设置心理训练模块,提高课堂的参与性、体验性和趣味性
有的学生在咨询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困惑:“老师,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每次犯错都很快道歉,可是却屡教不改,我真是受够他了。我该怎样才能改变他呢?”在人格专题,我们在知识层面通常要讲授不同气质和性格类型的典型特点,可是紧靠讲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按角色出演。通过学生的演绎和教师的点评,学生就会理解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会很快的承认错误却又不去改正,原来他是典型绿色性格的人,他们是以人际关系为导向的,他们为了维持人际的和睦而很快地承认错误,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真的认为自己是错的,所以当然不会去改正。气质是天生就有的,后天基本不能改变。所以,我们要顺应不同气质类型的人,而不是想着去改变他。
(三)设置课外拓展环节,使心理教学与心理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可以将心理普查、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作为课外拓展的活动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中。如,心理任课教师参与到所带班级心理普查的组织、筛查和高危心理健康学生的预约与咨询工作中,使心理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有助于任课教师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创建中,使任课教师代替辅导员或二级工作站参与到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中。
(四)建立完善的教学考核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考核可以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将课堂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及课外拓展活动均计入考核成绩。
1.出勤情况(100分*30%)。来的人就能获得基础分。比如本学期共15次课,每次课按时出勤的学生每次可以获得2分,旷课和请假均计0分,迟到一次扣1分,早退一次扣1分,15次课程全部全勤的人可以获得30分。
2.课堂表现(100分*30%)。对于课堂提问、情境表演等活动积极参与的,可以加分。回答一个问题加1分,参与表演一次加2分。课堂表现每次课堂累计不超过2分。此项得分最高不超过30分。例如,有的学生特别积极,在一次课堂上连续回答问题4次,在计算本次课堂成绩时,只能按2分计算。学生可以参与,但是累计得分不能超过2分。这样的规定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普遍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如果需要,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法促使其他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3.作业(100分*40%+100分*10%)。可以分为拓展作业、期末书面作业和附加作业。拓展作业共计3次,每月一次,每次满分为10分。期末书面作业每个学期一次,即为随堂考试,占10分,此项最高可获得40分。为防止有的学生不参加考试,不参与考试者记为“缺考”,则以往累计的平时成绩均作废。如果有学生确实因身体等不可抗拒的原因缺课或不能参与拓展活动,并因此预计期末考试成绩累计很难达到及格,可申请做附加作业,满分为10分。为防止学生出现侥幸心理,用附加作业代替日常考核,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只能申请做1次附加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指定的题目,每个学生均不相同。
在以上的三个部分中,每个部分都按照表现情况得分,如,参与拓展活动者每人每次均可加6分,获得三等奖的加8分,二等奖的可加9分,一等奖的加10分;如果拓展活動没有竞争性质,只要参与过程认真即可获得10分。附加作业满分为10分,按照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好坏,给予不同的分数,最低分为6分。
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实际意义
(一)解决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人员严重短缺问题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1.人员配置受到限制。心理咨询师的人事编制在学工部中,按照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心理咨询师人数按学生人数1:3000的规模设置,每所高校至少需要2名专职心理咨询师。然而一般的高校学工部仅有15-18名编制,不可能将大多数编制留给心理咨询师。这就直接导致了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配置不足,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很大,因而间接影响了心理咨询师的自身发展并且容易产生职业倦怠。2.工作人员身份界定模糊,心理咨询中心发展受到限制。一方面,作为校部机关学工部的职员,心理咨询师需要承担日常的行政性工作;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师又具有职称,需要完成相应职称所要求的科研和教学任务。由于身份界定模糊,导致缺乏相对独立的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咨询中心的发展[5]。
在新模式中,心理咨询中心与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合二为一,专职心理咨询师同时是心理健康教育任课教师,教研室丰富的师资即可为心理健康教育所用。心理任课教师要参与到新生普查、个体咨询、团体活动等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按照相关标准折算为课时计入工作量,所给予相应补助。
(二)解决活动自成体系,但是参与人少、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各个学校的活动都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只是其中一个类别。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已经自成体系,可是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不高,活动效果受到影响。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课外拓展环节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中,计入考核成绩。由于必修课程不及格或达不到相关标准,将会影响学生评优评先、入党、奖学金等诸多问题,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三)解决课程与活动脱节,课内与课外脱节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课堂训练体验性强,较受学生欢迎。可是,仅限于课堂内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不能保证课堂所学的内容能够顺利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在课外活动中,设置与专题教学相关的拓展活动,则能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6]。如,在讲授“大学生人际交往”专题时,可以加入室外拓展活动—盲行,教师提供眼罩,设置合适的路线,学生两人一组,体验人际信任与帮助的重要性,促进人际交往。
总之,新模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整合有限的师资,以心理课程的实施为基础覆盖全校学生的过程中,将心理活动、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活动以课外素质拓展模块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中,将心理健康任课教师纳入三级工作网络中,从而带动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唐春红.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湖北社会科学,2013,(6):190-193.
[2]周宏.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个性化模块内容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2):140-142.
[3]蔺桂瑞.互助式体验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J].心理教育,2015,(1):64-66.
[4]王慧秋.职教特色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探索[J].教学改革,2011,(8):39-40.
[5]胡邓,王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0):71-73.
[6]杜玉春,王建坤,朱开明,张平,陈秋红.互助式教学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效果研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6):36-40.
作者简介:杨艳华(1984-),女,河南省平顶山市,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讲师,心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