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才培养对教师师德要求
2017-07-29许社初
许社初
【中图分类号】 G6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1】而教育要实现其社会功能,我们就必须得思考这样一个命题:当代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因为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培养的模式上,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2】不管是培养目标的达成实现,还是培养的方式途径的实施,都与学校教育特别是与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我认为,在当代形势下,教师只有具备以下师德素养,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要有奉献和执着的教育理想
教育工作是神圣的,然而具体的工作却是繁重和琐碎的,神圣的光环和清贫的现实之间往往会形成一种反差,这种反差有时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唯有理想,才能让我们在差距中寻求到一种平衡,也唯有理想,才是我们工作永恒不变的动力。教育理想来自于一个人对自身职业的意义和作用的清醒认识,更来自于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快乐。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职业和社会的进步、文明的传递、个体的成长联系起来,我们将从中获得巨大的能量,我们的教育行为将会变得更加自觉。最近受人关注的“扁担校长”林清和校长,在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坚守21年,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他都拖着带病的身子给孩子们挑水,每天往返1公里,每年要走200多公里路。4年来,他挑断了10根扁担。也就是这一根根扁担,挑起了孩子们的读书梦,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林清和老师的座右铭。正是这样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才让他平凡而艰辛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着崇高的教育理念,追求着自己的快乐,为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即使付出也无怨无悔。我们的教育不需要这样的清贫与艰辛,但我们一定需要这样一种教育理想:为了教育,为了祖国的希望和明天,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
二、要有包容和开放的教育情怀
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它的独特性和鲜明性,每个个体也都有他的优缺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在包容中去理解和关爱学生,在包容中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包容的实质就是如何正确去认识和评价一个学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去形成自己的科学评价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素质,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去认识和了解每一个学生。不要让学生成为“分数”和“功利主义”的牺牲品。特别是在现代教育评价制度还不科学、不完善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不为他人所左右,大胆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一个有情怀、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
三、要有阅读和学习的教育热情
作为知识和文明的传播者,不论在任何时候,教师都应该是社会上自觉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引领者,这不仅是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教师专业成长自身的需要。
【4】从这些教育家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读书、学习对一个教师的重要性。但我们教师的读书现状如何呢?调查发现,每天读书不足一个小时的教师占58.5%,每年读书不足3本的教师占53.4%。【5】与加拿大等国家的国民阅读时间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教师学习的热情低下、阅读量偏少,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也应该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教师还应该学习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让自己学会按客观规律办事,与此同时,还要学习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让自己变得丰富起来。特别是在当今,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实践能力已成大势所趋,素质教育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唯一途径就是多阅读、多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从教素养。
四、要有改革和创新的教育勇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指出: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6】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低下已是中国教育不争的事实。创新教育的口号我们也提出了多年,但效果甚微。抛开教育体制的外部因素,其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的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和手段陈旧,教师缺乏足够的改革和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要真正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战略目标,关键还得看学校和教师。教育有它的规律性,但又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教育内容在变、教育对象也在变,如果我们还只是靠经验吃饭,将只能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落伍。我们要重点研究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要善于总结,善于反思,不断改革和创新,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教师主要应在两个方面着力进行改革和创新。一是要改革和创新教育和管理办法。我们现在的管理,还残留着太多家长式管理的痕迹,靠的是权威和地位,缺乏人性、民主和尊重。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人为设置的条条框框太多,这一行为所带来的直接恶果是学生的意见被抹杀,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在天性被扼杀的同时,我们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愿和创新的勇气。二是要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得不承认,我们有的老师教了一辈了的书,都是依着教案书中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意,年复一年,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机械性劳动,学生的社会环境、生活经验、知识能力和个性之间的差异在重复中被忽视。在教师丧失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枯燥而机械,缺乏创造性,创新意识被束缚,创新能力也受到限制。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观念和做法,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摆在首位,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努力践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7】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中国教育指明了方向,也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广大教师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清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加强修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和师德水平,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和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2】、【6】、【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4】朱永新《读书与教师的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4-02-19
【5】曹立峥《基于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阅读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