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7-07-29暴迎春李爱琳
暴迎春+李爱琳
摘要 红枣是佳县的主导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重大。本文介绍了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当地红枣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枣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陕西佳县
中图分类号 S6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094-02
佳县是全国红枣优生区,枣树栽培历史悠久,现有枣林面积5.47万hm2,是佳县的主导产业。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红枣产业每况愈下,许多枣农放弃管理,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1 发展现状
佳县地处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中段西岸,全县总土地面积20.27万hm2,辖11个镇5个乡653个行政村,是典型的纯农业县。枣树是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佳县是中国枣树栽培起源地之一。2001年,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名乡”;2005年获得有机红枣认证;2007年申请注册“佳县油枣”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2014年佳县千年枣园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到2015年底,全县枣林面积达5.47万hm2,其中挂果面积4.00万hm2、有机红枣基地4 000 hm2,有红枣加工企业58家、枣业合作社86个,促进了红枣产業的快速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地建设方面
2.1.1 气候环境变化导致灾害因子增多。近几年,由于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及区域气候环境的不断改善,佳县年均降雨量逐年增加,2010年以前年平均降雨量为395 mm。2012年降雨量达760 mm,由于花期降雨频繁,影响传粉受精,坐果率降低。坐果后,降雨量频繁,日照时数减少,出现严重生理落果。2013年降雨量达492.8 mm,在6月盛花期降水过程偏多,形成“泡花”大量落花,造成减产,在红枣成熟期连阴雨天气频繁发生,致红枣裂果霉烂严重。2014年在枣树发芽时,由于降雨多,湿度大,气温高,枣树害虫绿盲蝽迅速繁殖,枣叶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绿盲蝽吃光,坐果率极低。在红枣脆熟期遭遇连续15 d的降雨大雾天气,造成红枣裂果腐烂,严重影响佳县红枣产业的发展。
2.1.2 枣树老化,更新跟不上,传统管理难以丰产。全县5.47万hm2枣林有65%的树龄在15年以上,树形基本是“森林型”树形,枣树坐果率极低,枣果很小,品质较低。由于枣树更新修剪跟不上,坐果率和枣果品质逐渐下降,而大部分枣农还是沿袭传统的修剪方法,保留老枝条,致使枣树坐果率越来越低。
2.1.3 连年欠收,枣农信心大挫;投入不足,粗放经营。由于多种灾害,加之销路不畅,枣农收入微少,投入大于收入,普遍对佳县红枣产业信心不足,许多枣农放弃管理,无人务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全县大约有45%的枣林放弃管理,约40%的枣林管理粗放[1-2]。
2.1.4 品种老化改造难度很大。品种大多数属传统品种,品种老化、单一,退化现象相当严重,目前主要以油枣、木枣等为主,鲜食枣品种基本没有。枣农对果园投入很少,甚至不投入,也不愿改造老枣园,同时由于枣园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较低,严重缺乏养分,树体过早衰弱,产量低,品质差。
2.2 红枣加工方面
2.2.1 专业化水平较低。红枣加工企业负责人文化层次较低,科学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掌握不系统,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现代管理意识,限制了企业做大做强。
2.2.2 企业加工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佳县大多数红枣加工企业属于初级加工,加工企业基础差,起步晚,规模小,技术简单,产品雷同,多为作坊加工,主要以烘烤加工包装上市,基本在普通市场或货运站出售,且加工时间集中。加工企业由于设备落后,资金短缺,不能实现优质生产,市场占有率不高,严重制约红枣加工业的发展。
2.2.3 品牌产品少。全县有58家加工企业,每个企业一个品牌,红枣包装品牌及注册商标分散零乱,互相挤占,不能形成合力,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极低。2012年,县有关部门策划制定了“佳县油枣”为全县红枣统一品牌商标[3],但只有4家企业使用,其余各自为政,自打招牌。
2.3 营销方面
2.3.1 红枣质量不过硬是市场销售难的主要原因。由于佳县红枣受气候影响,年度间产量和质量波动较大,无论原产枣还是烘烤加工枣,其外观、口感和营养价值都不高,市场占有率低,使很多经销者转营新疆红枣,严重降低了陕北红枣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卖枣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2.3.2 市场体系不健全,缺少畅通的物流渠道。佳县没有大型的红枣批发市场,缺少畅通的物流渠道。80%的红枣混装混放,等级不明,销量难定,收益不保。个体加工户烘干的红枣大部分在货运站或批发市场低价出售。
3 发展对策
3.1 基地建设方面
3.1.1 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佳县红枣面积已有5.47万hm2,规模比较大,未来要把重点放在老枣园的提质增效上。做到由粗放型生产经营向节约型生产转变;由大面积发展向大力推广优良品种转变;由单一追求产量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上转变[4]。
3.1.2 大力生产优质有机红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红枣前景广阔。政府要加强宣传,多部门协同对枣农进行有机红枣生产技术培训,提高枣农发展有机红枣的意识和技能。生产过程中,杜绝使用农药、化肥,严格按照有机生产程序生产,保证普通红枣向有机红枣的转型。
3.1.3 科学改造老枣园、老品种。对一些老枣园通过实施“强力降高塑形”丰产技术提高红枣的产量,这一新型技术于2015年度获得榆林市科技成果一等奖,通过推广试验,这一技术可将红枣的优果率提高40%~50%;同时加强水肥管理,组织、指导、帮助枣农全面有效做好病虫害防治。同时,可通过高接换头的方法对一些没有经济价值的老品种进行改造。
3.1.4 加强气象、科技服务红枣产业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科技、气象服务体系,解决佳县红枣生产面对的气候灾害。气象部门要为红枣产业提供精细化服务,要充分利用他们在农村安装的大喇叭及时发布天气预报信息,预报内容要涵盖所有影响红枣生产的天气。同时,建立一套管用而有效的现代山地红枣生产技术体系;建立完善部门协作机制,由政府主导,将林业、科技、扶贫等涉枣部门资金和技术力量整合起来,通过示范,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3.2 加工方面
3.2.1 积极建设红枣工业园区,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采取强弱联合、强强联合等形式,将现有的分散、凌乱的小型加工企业重建集团公司。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的产业发展道路,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
3.2.2 出台优惠政策,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政府的科技研发资金、贴息贷款等补助资金,支持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创建红枣加工技术联盟,攻克技术难关,研发新产品。
3.2.3 打造红枣知名品牌。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扶持龙头企业开发以“佳县油枣”“佳州红枣”为统一标式的特色优质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抢占市场高地[5]。
3.3 市场营销方面
3.3.1 组建大型批发市场,形成物流中心。政府要利用红枣产业扶持资金,在红棗主产区建立大型批发市场,搭建展示、交易、加工、仓储、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红枣产业发展平台。
3.3.2 建立红枣产品营销网络。实行红枣产品专卖店、超市和网上出售综合的营销模式,政府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
3.3.3 加大宣传展示。通过组织采摘节、挖掘并宣传红枣文化等措施,展示佳县生态枣业、科技枣业[6],让社会知晓佳县是中国最大的有机红枣基地,提高佳县红枣的知名度。
4 参考文献
[1] 高均利.榆林市红枣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0):49-53.
[2] 白会章.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381-382
[3] 李新岗,同金霞,张同庆.枣制干新品种‘佳县油枣[J].园艺学报,2003(3):373-381.
[4] 暴海雄.佳县大做“枣”文章[N].榆林日报,2012-12-12(001).
[5] 张锦国,曹生耀.佳县全力打造旅游活县 工业强县 枣畜兴县富民战略[N].陕西日报,2009-09-11(004).
[6] 郑惊鸿.陕北佳县千年油枣成为农民增收果[N].农民日报,2011-10-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