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术仁心,探索消化道恶性肿瘤防治脚步从未停止
2017-07-29潘锋
潘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上海市胆道疾病研究所所长刘颖斌教授,长期致力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发生发展和复发转移机制的研究以及消化道肿瘤外科手术创新性研究,在20多年的外科学临床、科研以及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科学问题,提出科研方向,緊跟国际医学前沿,把消化道肿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多项研究结果有力地推进了消化道恶性肿瘤精准治疗和高难度肝胆胰胃外科手术的标准化和简单化,得到了国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
刘颖斌教授2016年入选美国外科医师学院外籍会员,2015年被评为全国医德标兵,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被评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获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颖斌教授说,做手术,不仅需要外科医生有灵巧的双手和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心”——把对患者的“心”与医学的“理”融合在一起,像雕刻艺术品一样为患者服务。
创新手术方式
显著提高胰腺癌疗效
胰腺癌一直被称之为“癌中之王”,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有年轻化倾向,是一种发展迅速、生存期限短暂的恶性肿瘤;其中,起源于胰腺头部的恶性肿瘤最为凶险。
刘颖斌教授介绍说,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中,胰腺癌手术难度最高、争议最大,他向这个高难度领域发起了挑战。传统的手术方法容易残留癌细胞,只有50%的患者能达到根治,刘颖斌教授在国内率先倡导“胰头癌全系膜切除”的新理念。对此他解释说:“系膜是包绕着胰头前后侧方的神经、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组织。因为胰头深藏于腹腔后面,过去人们对胰头的认识还不清楚,认为没有系膜,因此清扫不干净。全系膜切除就是把所有潜在的、有转移倾向的神经丛和淋巴结全部切除。”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全系膜切除显著提高了胰头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根治性切除率达到70%,使更多患者获得了根治性手术机会。这一技术已在上海市与全国得到推广应用。
胰腺手术后“胰漏”是一个长期困扰外科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因胰液腐蚀力极强,容易腐蚀血管,造成术后大出血。术后的胰肠吻合口胰漏,是最凶险的并发症。为了避免胰漏,国内外曾有数十种吻合方法被用于胰腺手术后的消化道重建,但效果并不理想。刘颖斌教授与其导师彭淑牖教授合作,开始研究如何有效预防这种致命并发症,提出了术中缝合针眼成为胰瘘起点的新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创新了手术方式。“捆绑式胰肠吻合”实现了残胰重建的“无针眼吻合”,是目前报道的数十种胰肠吻合方式中胰漏发生率较低的一种术式。该术式的发明,使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由9%下降至0.2%,被国际胰腺外科专家Beger誉为21世纪胰腺外科革命性的进步。
为加快消化道肿瘤治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刘颖斌教授还在云南、西藏等地建立多个“刘颖斌专家工作站”,与国内多家二级三级医院建立紧密联系,通过应用新技术、新知识,充分发挥专家的高端人才作用,切实解决了制约当地医疗事业发展的一些技术难题,推动了合作单位普外科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当地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刘颖斌教授还定期组织并带领科室临床医生,到偏远地区为贫困患者进行免费的诊治扶助,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基础研究要服务于临床应用
刘颖斌教授认为,基础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应用。近年来,他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以及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上海市纳米专项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等省级以上项目10项;其中包括“胆道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多中心临床研究”“胰头癌全系膜切除技术的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胆囊癌新药Ⅰ期临床试验”“胃癌的早期发现策略与手术创新研究”等多项探索性研究,取得了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
刘颖斌教授介绍说,胆囊癌是目前治疗效果最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5%,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也仅为16.5%。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方法,但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大多数胆囊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刘颖斌教授率领团队把胆囊癌的侵袭与转移作为研究视角,开展了关于胆囊癌侵袭转移等一系列国内领先的基础研究工作。他在国际上首次构建胆囊癌体细胞突变谱,发现ErbB信号通路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胆囊癌患者预后成正相关。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并入选Science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专刊。
在此基础上,他又领衔开展了针对ErbB靶点治疗晚期胆囊癌的Ⅰ期临床试验,以及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该研究是国际上第一个针对该靶点治疗胆囊癌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裸鼠胆囊癌肝转模型,解决了胆囊癌转移相关研究缺乏合适稳定动物模型的问题,并为后续的一系列胆囊癌研究提供了稳定而坚实的实验基础。研究人员通过这一模型获得了高转移倾向的胆囊癌细胞株GBC-SD18H,填补了缺乏胆囊癌高转移潜能细胞株的空白;在国际上率先深入系统地研究胆囊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首次得到了胆囊癌转移相关差异表达蛋白谱。其研究成果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30余家三甲医院及10余家科研机构推广应用,受到一致认可。他主持完成的“863”计划“胆囊癌复发转移识别的高敏分子超声影像技术研发”,创新性地将纳米材料声学响应理论应用到胆囊癌复发转移的超声成像当中来,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光声检测系统,最终形成了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肿瘤靶向声学增敏造影检测影像技术,为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此外,刘颖斌教授还通过研究慢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的经典胃癌发生演变途径,对胃癌的发生过程进行基因芯片等技术筛查,发现了多个有潜在功能的靶标分子,为临床上的胃癌高危人群进行分子生物学标注,有效节约医疗资源并简化诊断流程。针对国内外对胃癌根治手术缺乏统一规范和流程的问题,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三步法胃癌淋巴结清扫的方法与策略,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前提下,简化了手术步骤,提高了淋巴结清扫数目,节约了手术时间,改善了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因其简明易懂,特别适合基层医生学习和掌握,已在国内40余家单位推广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呼唤医学人文回归
刘颖斌教授说:“医学的使命决定了我从步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人文精神就要同我相伴一生。”
“砺术仁心”,是刘颖斌教授提倡的科室文化。他解释说:“砺术也是在砺心,只有仁心方有仁术。医学的人文性归根结底就是‘善良二字,对患者的善良必須体现在技术的不断磨砺中。”
刘颖斌教授认为,近代医学是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局限性的医学模式。医生仅仅重视的是患者身体上的疾病,而忽略了患者因疾病造成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果只是掌握了先进的医学科学知识和技术,却缺乏人文智慧,那么就只能治疗疾病,却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医师与患者、护士与患者、医院与患者、医务界与社会,都是人与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再先进的科技都不能发挥充分作用。医学技术的发展更要重视呼唤医学人文的回归。
“患者把生命交给我,我就应该把爱心交给他。医生要善待患者,要尽其所能让患者得以治疗。面对患者的诉求,要想方设法去解决、去服务,这是一个医生应有的职业道德。”这是刘颖斌教授从医以来一直奉行的行为准则。
刘颖斌教授对手术过程有三个要求:第一要爱护手术中触及的人体脏器和组织,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损伤;第二手术中每个动作都要精雕细琢,减少患者出血,让患者在术后恢复得更快更好;第三,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避免任何剧烈波动给患者造成的损害。尽管工作繁忙,刘颖斌教授仍然坚持把办公室开放给那些惴惴不安、心存疑虑的患者和家属,医患之间的谈话常会持续很久,通过一次次的耐心沟通,去帮助患者和家属消除疑惑。
面对患者,刘颖斌教授从不轻易言弃。曾有一位来自江西的12岁少女,突然出现上腹部膨隆,伴有腹胀腹痛,且发展迅速。CT显示:左上腹腔有一直径约20cm的囊实性占位,与左侧腹壁分界不清,左侧肋骨前部局限性膨大增粗,见骨质破坏。对这一“怪病”,家属万分焦急,当地医院认为病情疑难复杂,手术难度高,风险巨大。面对这一罕见的高难度肿瘤,刘颖斌教授没有辜负患者父母的期望,当打开腹腔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巨大肿瘤震惊了!手术视野内的肿瘤直径达到了20 cm×20 cm,占据了整个左上腹,并已侵入胸腔左侧膈肌、左下肺及左前胸壁(6-12肋)。刘颖斌教授用了4个小时的时间,成功实施了这例罕见的巨大胸腹腔肿瘤联合切除术。
“医务工作者需要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思维,也应有一颗炽烈、善良的心,比其他行业工作者更应懂得人的情感和需要。”刘颖斌教授要求团队在治疗的全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爱。
打造特色鲜明的重点专科
2009 年刘颖斌教授担任新华医院普外科主任后,即开始着手对科室进行从结构到专业设置的跨越式改革。其改革不是科室内简单的分组或名称变化,而是专业内涵的延伸和扩展,是与世界学术界发展趋势的接轨和同步。通过健全普外科各亚专业设置,改变了过去普外科大而不全、专而不精的状态。全新的学科建设体系促进了各亚专业的蓬勃发展,各专科门诊及手术量节节攀升,诊治范围日趋扩大,在医、教、研等方面得到了高速发展,已成为新华医院规模最大的学科之一,现已形成了以消化道肿瘤规范治疗、复杂困难肝胆胰手术、综合治疗及微创外科为特色,各学科并进发展的国家级临床重点科室。科内拥有五个病区,一个上海市研究中心、一个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所和一个实验室。学科分设肝、胆、胰、胃肠、甲状腺、乳腺、疝、血管、伤口治疗等9个亚专业,20个医疗组;手术种类涵盖了普外科的所有疾病门类;年住院患者13000余人次,手术量近万台。年门、急诊患者数近7万人次,门诊患者手术总数1300余次。
在临床上,他们开展了上海地区首例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单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等一系列腹部相关手术;实施了该院历史上难度最高的后腹膜肿瘤切除手术;开展了腹腔镜胃癌根治、双镜下联合胃部分切除术,填补了医院空白;开展了胰腺癌扩大根治术+联合脏器切除+血管置换术、肝尾叶切除术、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开展了一系列诊疗新技术如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腹腔镜下各类腹壁疝修补术、乳房癌保乳手术、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胃癌个体化治疗、胆道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和规范化治疗、胰腺肿瘤的综合治疗、困难ERCP、复杂肝癌的手术、各类微创手术、各类腹壁疝修补术、甲状腺癌的规范化治疗、各种周围血管动脉性疾病等多个领域,都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治疗体系,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刘颖斌教授的带领下,其团队于2013年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胆道疾病研究所,并于2016年通过审核成立上海市胆道疾病研究中心。近年来,他们分别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973”、“863”计划、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上海市等各级科研项目80余项,并获得10余项专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胆道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他们负责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4次,还举办了新华国际外科论坛、全国胆道外科论坛、东方科技论坛、新华胃肠外科论坛、上海东部外科论坛等一系列学术活动;2012年普外科又成功入选全国临床重点专科。
刘颖斌教授常用裘法祖院士的名言教导学生:“医学要有两把刀,一把分子刀,一把手术刀;分子刀用来创建学科,手术刀可以夯实学科;没有分子刀就是没有手,而没有手术刀,就是没有腿。作为医生,缺一不可。”在科研工作中,刘颖斌教授常告诫学生,“科学上来不得半点虚假”。每周的小组讨论和汇报他都会参与,常对研究生科研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鼓励研究生大胆设想、勇于探索、小心求证。
人才是普外科保持旺盛创新活力和不断前行的保证。在刘颖斌教授的支持下,普外科先后有多名研究生赴美国哈佛大学、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美国安德森肿瘤中心、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著名医学中心学习。近年来,在刘颖斌教授指导的6名博士后、27名博士生和31名硕士生中,多人获得优秀博士、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市启明星、上海市扬帆计划等。
刘颖斌教授最后说:“未来癌症的治疗趋势将是综合治疗、精准治疗,通过多学科讨论,结合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各种方法开展治疗,当然手术仍然是给肿瘤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唯一希望;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则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专家简介
刘颖斌,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上海市胆道疾病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外科学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擅长肝、胆、胰、胃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及疑难病例的诊治。曾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一项。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肝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学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