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2017-07-29夏有发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年级数学逆向思维培养

夏有发

[摘 要]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优选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出奇制胜,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关键词]高年级数学;逆向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0-0073-01

逆向思维是一种知本求源、由果溯因、正难则反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式,学会逆向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一、开展概念与定义教学,正反理解

数学概念与定义是基础知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清晰且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与定义,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都是死记硬背,对数学概念与定义的理解并不全面、深入,只要题目稍有变化,学生就容易掉进“陷阱”。从数学教材本身来看,每个数学概念与定义都有其对应的逆命题。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深入探寻数学概念与定义的本质,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与定义的理解。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简易方程”中“方程的解”的定义为“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值,即为方程的解”,反过来可以理解为“将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中,可以使原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这就是“方程的解”的定义的逆命题。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里的数学概念与定义,引导学生比较互逆的概念与定义,促使学生通过正反双向认识、理解概念与定义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

二、借助性质与公式教学,逆向叙述

小学数学中还存在众多可逆的性质和公式,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这些可逆的性质和公式,既可以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另外,对于一些数学问题,往往能“逆用”数学公式来解决,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习惯于运用正向思维认识、记忆数学公式,对数学公式的逆运用感到很陌生,所以,遇到一些难题或特殊问题时,学生就无所适从,学习兴致不高,甚至产生挫败感。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融入公式的讲解与运用之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逆向运用数学公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三、利用习题与应用教学,逆向推导

做练习是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掌握方法、培养思维、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许多学生在做题时,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往往只会用固定的方法分析问题,从而导致有些题越解越复杂。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巧设有针对性的习题,引导学生学会正难则反,逆向推导,从而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例如,指导学生求解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可出示这样一道题:“一条公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4还多50米,第二周又修了余下的1/5还多18米,这时还剩下182米没有修完。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分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逆向思维题,可以逆向推导。先根据题意求出第一周修路余下的米数,即(18+182)÷(1-1/5),然后加上50米,再除以(1-1/4),即可得出这条公路的全长。

解:(18+182)÷(1-1/5)=200÷4/5=250(米)

(250+50)÷(1-1/4)=300÷3/4=400(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400米。

总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方法有很多。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識地开展各种主题教学,紧扣教学内容,悉心设计数学问题,强化逆向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打破常规、逆向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责编 钟伟芳)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数学逆向思维培养
以人为本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