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小学语文课堂
2017-07-29魏昌敏
魏昌敏
自然的课是清晰的,心存敬畏的,这样的语文课是适度的、精度的、深度的。没有适度的课是忙碌的,没有精度的课是贫瘠的,没有深度的课是狭隘的。我们今天要说的语文课堂的新常态是自信的、流畅的、丰润的,它有着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 文本读得透
教师首先是一个读者,但不是一般的读者,上课前需要把文本读厚、读透、读穿,读出属于小学语文的精髓,整理出属于学生的认知,设计出符合学生积累的内容。从这个角度说,教师不仅是一个读者,更是一个钻研者。
我们看到一篇文字,自然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内容与形式、理解与表达、风格与意境。如苏教版五下《望月》一文,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要内容:写“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二是重点内容,即月下背诗与望月妙想。这个环节要先解读再拓展。这里不是简单的背诵,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人对月亮的依恋和情感的寄托,月亮就是家乡(明月何时照我还),月亮就是亲人(千里共婵娟),月亮就是思念(江清月近人),明月就是陪伴(举杯邀明月)……那一首首诗,已不是诗了,而是一个个令人牵挂的场景:我们仿佛看到了王安石的月下无奈,苏东坡的醉月释然,孟浩然的日暮新愁,李太白的月下独酌。“天眼”的想象仿佛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这一内容是难点。难在没有更贴切的比喻,学生理解有难度,老师要有预设——月亮是黑夜种下的思念的种子,它一天天饱满,又一天天消散,给人希望又带来失望,这就是思念的折磨与幸福。启发学生的想象,描绘心中的美好。形式亦有两块:一块是心中有结构:独自望月→两人望月→独自望月;第二块是眼中有对话。文中对话有十几处,出现“说”字的只有一处:“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其他的地方没有用“说”字,但表示说的意思,用法灵活,如“小外甥向我发起了挑战”中的“发起了挑战”,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中的“又冒出一个问题”,类似的词语有许多:背、反问、回答、问、笑了笑等。另一种用法没有任何的人物或提示,直接出现一串对话,根据上下文,读者明白是谁说的。如此行文简洁明快,表达效果好。本文与《船长》一课都有大段的对话,前者有“我”和外甥对话月诗的娴熟,不假思索;后者表示在沉船过程中,船长指挥自救的冷静。巩固这种对话的形式最好的方法是语言的实践,出示一段对话的场景,让学生们评价修改。
“理解与表达”,学生明白了内容与形式后,表达才是习得的关键。《望月》一文遐想合理大胆,学生可以模拟场景对话实践。在课堂上,关注语用是必要的,这里的表达不仅是嘴上所说,更重要的是心里所想,笔下所写。
“风格与意境”,读者通过语言文字能感受到文章的意境悠远,格调清雅。这种意境的形成得益于作者的细腻文风,字里行间都有娴静的温婉。例如,五下《望月》写道:
“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可能在备课时,大多数教师不太会注意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在研读文本时,一定要能想到这些。想到了,可以不在课上展开,只是一种引导。文章风格的欣赏与文学审美情趣的形成只有日日熏陶,才会有所成效。新常态下的语文课堂不仅为了现在,更要为了将来;不仅为了重难点,更要为学生的文学素养奠定基础。
让老师喜读语文书,让学生会读语文书,首先语文老师要研读文本,学会用语文的方式去思考,让这种思考的方法引领学生。
二、 文意会得深
读透了文本,说明你从文字表面沉到了深处,这深处有作者的情怀。而教材中的文章已经不完全是属于作者,更多地属于编者。如六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通常的教法是做到四步,即“解诗题”“看作者”“通诗意”“悟诗情”,而最后在课堂上生成的恐怕变成了两点,即“读”与“记”,带着感情读,读至能诵。不解诗意只能记,记在书上,念在心里。这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完全背离了编者的意图。就这首诗而言,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编者的意图:一是单元主题,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我爱你,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示儿》,显然这一单元是弘扬强烈的爱国主义的一组篇章;二是本课的练习要求“背诵课文”,理解“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诗句的意思。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喜欲狂”不仅仅是能重返家乡,更多的是诗人那一颗为国忧、为民想的拳拳之心。所以,教学设计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分三步,由感受入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是作者在“安史之乱”写下的,真实地反映了作者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对国事深切的忧虑,学生要了解历史、积累情愫。扣“喜”深入,从“听”(官军收蓟北)、“看”(妻子)、“想”(如何还乡)、“做”(泣、漫卷诗书、放歌、纵酒)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体味国心,难道诗人只是为能重返阔别八年的家乡而归心似箭吗?当然不是。映示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是要为国尽余生之力,为民造广厦万间,为国为民不为己,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杜甫。升华主题,映示爱国诗作《示儿》《过零丁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体会千百年来,古代先贤绵延不绝的报国情怀,感人至深。
三下《剪枝的学问》一文的教学,教者紧紧围绕课后习题4所问,这就是编者之意。“我”三次到王大伯的桃园的四次心理变化(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是重点,通过与王大伯的谈话,以及桃园收获的实践,证明剪去多余的枝条的确是桃子丰产的一个秘诀,继而理解本文中讲到的“剪枝的学问”。而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学问还有许多:减少是为了增加、慢就是快、后退为了更好地前进等。这些看似矛盾的结果就是生活的本质,是一种更为理性的生活,更为长久的谋划。
三、 文理夯得实
这里的文理主要指的是教的质量、学的效果,而这些质量最终会落实到一点——考的质量。文本读得透,文章会得深,课前准备一定是充分的,教学设计一定是精当的,但教的质量与学的效果不一定如人所愿。小学生大多数不善听,动口好于动手。由听到写,由课到题,这是一个转变。所以,课堂练习与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测试的内容一般会由三个方面组成:积累、理解与运用。积累,主要指字词句篇章的记忆、背诵。理解,主要指文法与章法能力的习得,如概括能力、阅读的积累能力、精读文本的能力、语言的判断能力、解题的能力,最难的是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这些都是课内学习能力的迁移。运用,主要指书面表达的准确与精彩。这样的运用渗透在测试的各个板块之中,而综合的运用莫过于习作。对于习作的评价主要有三个方面标准:题有意(有趣有情有理),如写钓鱼的《鱼,吾所欲也》,写毕业离校的《栀子花开》,写空气环境的《霾与埋》等等。文要细,文字就是再现,细节描写很重要。渔的乐、花的美、治霾的重要均应好好描写。情要真,文字最美的就是以情动人,要有真情,有真情就得有生活,真情需要在生活中積累,在练习中表达。
《剪枝的学问》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课的作业以大小册为主。两课时分两次完成,练习时,学生最好独立完成,不要抄课文、抄同学作业。要夯实这些基础,提高检测效果,课堂上要尽量留有时间,让同学们完成作业。
新常态下的语文课堂课前是辛苦的,课堂是简约的,课间是紧张的,课后是欣慰的。新常态下的语文老师学科特征将更加专业化,成长将更加快速化,思考将更加深入。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