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诗的语言

2017-07-29林晓华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童诗儿童诗羽毛

林晓华

儿童诗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诗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儿童诗,这些儿童诗的题材或来自大自然,或来自儿童熟悉的学习生活,再加上简短明朗、朗朗上口的语言表达和蕴含丰富的情感,深受学生喜欢。针对这一独特的文体,我们该怎样关注儿童诗的特点,让我们的教学也具有诗的韵味呢?上个学期,笔者着重研究了二年级上册的《“红领巾”真好》的教学,现以这首清新的儿童诗教学为例,谈谈怎样把握低段儿童诗的特点,在儿童诗中开启学生诗的语言,诵读诗的语言,积淀运用诗的语言。

一、诵读——让诗韵流淌起来

【第一次执教】

(师出示文本语言:

清晨,林中谁最快乐?

是可爱的小鸟,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

师:把词语送回诗歌中,你能读出小鸟的快乐和可爱吗?赶紧试一试。

(生自由读)

師: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读)

师:你从哪儿看出小鸟很快乐?

生:蹦蹦跳跳,叽叽喳喳。

师:那你要把这两个词读重一点。

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很用力)。

师:你还从哪儿看出小鸟很快乐?

生:梳理羽毛,还有唱歌。

师:读的时候,要把这些词读重一点。

(生读,明显有了进步。)

师:像他一样读一读。

(生齐读)

【思考】笔者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关注了能体现“小鸟快乐”的几个词语,诸如“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等,让学生通过重读关键词来感受小鸟的快乐,达成“有感情朗读”的目标。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学生的朗读有点口是心非,只是机械地、做作地读,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朗读。同时,也没有体现本文儿童诗的语言和结构特色,朗读流于形式和空泛。恰巧拿到一期《教学月刊》,导语是曹文轩老师写的一篇小文章——《自然的才是最好的》,其中就提到了“有感情朗读”的问题。曹老师指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要回归自然,不要流于形式,任何做作的朗读都不可取。也就是说,朗读要像说话一样自然。我顿时明白,那样的朗读指导不正是矫揉造作的吗?既没有关注语言特色,也没有走入作者情感,有感情朗读从何谈起?可是该怎样设计才能让朗读更自然,同时又体现儿童诗的特色呢?林佩菱老师的一曲《“红领巾”真好》赞歌让我有了新的感受。思考再三,我重新调整了教学思路,把朗读训练的重点放在感知诗歌的节奏和押韵这两大特色上。

【第二次执教】

1.抓住叠词读出节奏

师:小鸟多可爱,多美丽,多快乐啊!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试一试?

(生读第一节)

师: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多么快乐!来,跟着老师的手势读一读。(以手势起伏帮助朗读)

(生再读,节奏感马上出来了。)

2.抓住韵脚读出诗韵

师:(课件将“鸟”“跳”“毛”字标红)请把这几行末尾的红字响亮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练读“鸟”“跳”“毛”)

生:这三个字读起来很通顺。

师:对啊,为什么呢?大家观察一下拼音。

生:韵母都是ɑo。

师:眼睛真亮,像这样每一行末尾的字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叫作押韵。押韵能让诗歌读起来特别顺畅,朗读诗歌时把押韵字读清楚,读响亮,就能读出感情来。

(师示范读:“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

(音乐声起,学生情不自禁地开始诵读。在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全班齐读。)

这一次的课堂,虽然还有一些瑕疵,但无疑给了学生全新的感受,让他们了解了儿童诗押韵这一个重要特点,并在朗读中有所体会。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在朗读中也应该有所体现,诗歌的轻快、小说的曲折、散文的优美、童话的美妙……各有特色,如果用统一的标准来指导朗读,显然读不出其中的韵味。我们在朗读上也应该关注儿童诗的语言特色,通过诗的诵读,让画面丰富起来,让诗韵流淌出来。

1.音乐助读,读出童诗的味

儿童诗和音乐有一个通性,都有一种意象的不确定性,都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有一种灵性,有一种韵味。《“红领巾”真好》是一首典型的童诗,它那清新优美的语言,朗朗上口的音韵,都受儿童喜欢。利用音乐架起学生与儿童诗之间的桥梁,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进入文本创设的意境,朗读时自然眼到、口到、心到。笔者在第二次执教中运用音乐创设了一个朗读的良好情境和氛围,学生读诗的欲望大大增加,儿童诗的韵味也自然地在诗中流淌出来。

2.“ɑo”音赏读,读出童诗的韵

儿童诗具有音乐性,节奏和音韵是诗歌的魂。这种声音的节奏和韵律表达的情感效果是巨大的,所以儿童诗比其他儿童文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儿童诗韵脚句式的变化、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又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形成全诗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愈小的儿童,阅读的儿童诗的韵脚应愈整齐。这能让语言朗朗上口,让儿童诗富有节奏感,学生读着读着,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儿童诗。《“红领巾”真好》压“ɑo”音,在每一句末尾清晰地读出“ɑo”音,赋予了童诗一种回旋往复的韵律美,就如同音乐每一句音尾回到主音上一样。关注韵脚,让儿童诗具有了鲜明的节奏感和回旋的韵味。我们在朗读中,要把儿童诗独特的韵味、节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这是诗歌,不是小说,也不是童话。让听的人也能感知这是儿童诗,而不是其他文体的朗读。

二、诗的品悟——让诗情丰润起来

【第一次执教】

可爱的小鸟飞来了!(出示第一节)

1.自由读:自个儿试一试。

2.指名读:谁来读?

3.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小鸟的可爱?(指名说)请你也像老师这样圈一圈。

4.反馈出示: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这里边躲着两个生字宝宝。谁能读准它们?(指名读)

你发现了什么?(关注偏旁)多有趣!小鸟正张着嘴巴叽叽喳喳。听音乐说话训练:小鸟叽叽喳喳,好像在 。

5.多有意思的词呀,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吗?(生说词语,师课件出示,一起在书上写。)摇摇摆摆、冷冷冰冰。

6.轻轻放下笔,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词)

【思考】第一次执教,笔者把理解品悟的重点放在了“叽叽喳喳、蹦蹦跳跳”这两个词和想象说话上。课堂气氛虽然非常活跃,但总感觉比较肤浅,没有扎实的训练点,语言文字没有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儿童诗独特的意象和画面感没有进入学生内心,致使教学太过浅薄。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用凝练、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本着对儿童诗语言的关注,我在第二个班级的教学中着重通过有特色的词语让学生进入诗歌,与作者产生共鸣。

【第二次执教】

(学习“蓬”字)

1. 引导学生发现形义联系。根据蓬的偏旁“艹”猜一猜“蓬”大概和什么有关。

生:“蓬”可能跟草或其他植物有关。

2.(出示蓬草图)这就是蓬草,看起来松松散散的。看,(出示小鸟羽毛蓬松图)小鸟经过一夜的睡觉,羽毛看起来很松散,就称为——(生:蓬松。)

3.(出示棉花、兔毛、草堆图)看看这些图,用“蓬松的 ”说话。

4.看图,联系课文理解“梳理”。

师:你们看,清晨,小鸟刚醒来,羽毛又蓬又乱,看起来没精神、不美观,这时就需要好好来整理整理,这叫作梳理。鸟儿用什么来梳理呢?(生:用嘴来梳理。)

师:清晨的小鸟除了梳理蓬松的羽毛,还会做些什么呢?(想象说话,随机学习“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两个词语。)

(师展示热闹的森林场景,让学生感受小鸟的快乐。)

第二次执教,笔者通过两方面来引导学生走进林中的小鸟,和它们来个亲密接触。

1.抓“词”,让语言苏醒

在第一次教学中,笔者结合“蓬”的偏旁,感知“蓬松”的意思,利用图片了解蓬松的 ,进而由“蓬松”引出了“梳理”,突破了诗歌中的难点。在整个过程中,抓住“蓬松”和“梳理”两个词语,引导学生形象地感知小鸟怎样梳理蓬松的羽毛, 引领学生走入林中小鸟的生活,小鸟的形象便在学生脑海里丰满起来,立体起来了。

2.融“想”,让诗情飞翔

儿童是最富有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在两次教學中,我都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童诗,与诗中的小鸟对话,感受小鸟的可爱,感悟小鸟的情感。但两次的教学又有区别,第一次是透过“叽叽喳喳”来展开想象,想象小鸟会说些什么、唱些什么。但答案不够丰富,因为教师的问题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第二次,让学生想象清晨的小鸟除了梳理蓬松的羽毛,还会做些什么。这个问题的思维比较开阔,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学生充满童趣的语言中,一幅百鸟争鸣、热闹非凡的图景便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想象说话后,再通过图片展示,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进行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三、诗的创作——让语言积淀下来

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儿童诗的教学要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怎样积累运用呢?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可以通过模仿让学生走进童诗,积累童诗语言,感悟童诗意境。

1.仿语言

儿童诗的语言十分凝练,适合低段学生学习积累,迁移运用。《“红领巾”真好》这首诗的语言清新活泼,把小鸟的可爱机灵展露无疑,孩子们十分喜欢。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仿写这样的语言句式:“活泼的小猴,叽叽喳喳,荡来荡去,一会儿吃香蕉,一会儿爬树头。”“漂亮的小鱼,吐着泡泡,游来游去,一会儿觅食,一会儿嬉戏追逐。”虽然学生的仿写不够精致,有的甚至不押韵,但这是他们的创作,从稚嫩的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诗的语言已经浸润到学生的心田,他们不仅有了读诗的渴望,更有了仿写诗的兴致。

2.仿结构

儿童诗的结构都非常精巧,或层层渲染,引人入胜;或首尾相应,引发共鸣;或回旋往复,趣味盎然……多样化的诗歌语言结构,为学生搭建了一座座具有魔力的语言宫殿,引着学生去学习、模仿。

《“红领巾”真好》就是一首结构精巧的童诗,全诗三小节,都采用问答的形式来构段:“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这种结构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模仿运用,也可用“问答”的形式写一写其他的小动物。如有的女生写道:“水中谁最可爱?是漂亮的小鱼,吐着泡泡,游来游去,一会儿觅食,一会儿嬉戏追逐。”还有的男生写道:“林中谁最凶猛?是‘百兽之王老虎,威风凛凛,捕捉猎物,一声咆哮,吓得百兽四处逃窜。”虽然这一节小诗并不押韵,但却写出了老虎的威风,写出了老虎在那个男孩心目中的印象。像这样仿写儿童诗独特的结构,能给童诗教学带来别样风采,开启学生诗的语言。

儿童诗以它凝练的语言、独特的视角、精巧的结构、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感引领儿童学习和运用语言,带给儿童美的享受。我们在儿童诗的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儿童诗独特的文体特点,通过读、悟、仿,丰富学生的语言,熏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诗中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濮家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童诗儿童诗羽毛
教案《创作儿童诗》
童诗对对碰
童诗三百首
轻盈羽毛
羽毛项链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长羽毛的朋友
另一种话
我家有个屎壳郎(下)
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