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治理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7-07-29王欣亮任弢
王欣亮 任弢
摘要:在信息化和风险社会相叠加的背景下,社区治理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CSSCI为来源数据库,在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统计性分析的基础上,从社区治理的内涵界定、理论基础、体系构建、模式总结以及具体实践等层面对现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现有研究在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理论基础、社区治理发展测度以及分类治理模式等方面尚存在不足,这些不足也将是未来研究发展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社区治理;治理模式;文献研究;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912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7-0091-07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面上项目“基于分类治理的陕西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精准化研究”(2017KRM175);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西安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17J141);陕西省教育厅人文专项“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陕西省社会治理能力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16JK1723)。作者简介:王欣亮(1986-),男,西安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社会治理;任弢(1991-),男,陕西宝鸡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以稳增长、调结构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而伴随经济新常态,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集中显露,使得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成为现阶段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区作为具体化和微型化的社会,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①2015年7月,民政部召开了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会议认为“社区治理创新,有助于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把居民的参与热情转化为治理服务活力,把社会发展资源转化为治理服务实力”。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CSSCI为来源数据库对社区治理相关研究进行统计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通过对研究进展、观点分歧、现存不足等方面的分析,展望社区治理的未来发展及趋势。
一、现阶段国内社区治理研究概况的统计分析
自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首次提出社区的概念,结合公民社会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非政府组织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发展,社区治理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对社区治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于我国农村社区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对于城市社区治理由单位制、集体制向街区制、社区制的转变实践以及农村社区由基础设施建设向社区服务的发展过程持续关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创新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发展命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以社会治理代替传统社会管理的提法,而社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本文在对国内研究的梳理中,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来源数据库,为确保统计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分别以“社区治理”为篇名和关键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检索到论文468篇。②
从发表时间来看,第一篇以“社区治理”为关键词的论文于1999年发表,之后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的特征:第一阶段从1999年至2005年,年平均发表论文数约为31篇,这一阶段为社区治理研究的起步阶段。在实践发展中,1991年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的理念后,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社区建设的意见,③标志着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思路。此后,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推动社区建设的相应配套政策,如2003年7月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城市社区建设管理办法》等,在这一阶段中,以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健全完善为主要任务。第二阶段从2006年至2012年,年均发表论文数约为25篇,这一阶段为社区治理研究的高速发展期,以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社区服务工作意见为标志,④文件中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之后,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相应政策;第三阶段从2013年至2016年,年均发表论文数为68篇,这一阶段为社区治理研究的相对成熟期。以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重要论述为背景,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作者结构来看,我国社区治理研究的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社会科学院、党校系统、基层及行政部门,就统计数据而言,发文数量分别为351、52、37、28篇,占比分别为75%、11%、8%、6%。由上述统计结果能够看出:一是在现阶段核心期刊关于社区治理的学术论文中,高校系统是社区治理研究的主力军,汇聚了主要研究人才与成果;二是在现阶段科研成果中,作者以高校系统、社科院系统等研究机构为主,而来自于基层单位或行政机构的较少。⑤
从基金支持来看,在国家基金支持层面:国家自科基金支持18篇,其中属单独资助的5篇,所属学科分别为经济学、社会学与管理学;国家社科基金支持182篇,其中单独资助55篇;教育部基金支持101篇,其中单独资助32篇;国家级其他基金26项,其中单独资助6项。在省市级基金支持层面:省市级基金共资助87篇,其中属单独资助的41篇;未获得基金支持的171篇。具体统计数据及占比如表1所示。从基金支持的统计结果来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从基金资助的数量来看,总量占比偏少。在核心期刊所发表文章中,受到国家级基金资助的占比为4499%,受到各类基金資助的占比为635%,这一数据反映出社区治理的相关研究受资助力度有待提升。为更清晰地说明问题,本文同时以“区域战略”为关键词进行对比检索,得到的受基金资助占比为7186%。第二,从基金资助的来源来看,国家级基金资助较多而省市级较少。在受到基金资助的文章中,受到国家级基金资助的占比为7085%,这表明国家级基金在对社区治理相关研究的支持中占有较大比重,而省市级基金对于社区治理相关研究的关注程度及支持力度有待提升。第三,从基金资助的发展来看,受基金资助论文的比重呈总体上升趋势。为了更清晰地反映基金支持的变动,本文结合年度变动进行分解,从图3中能够看出,受到基金资助的研究在近年来占比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动趋势。
结合学科分类及主题词演进来看,现阶段研究中,管理学101篇、政治学67篇、社会学206篇、经济学52篇,其他学科42篇。在主题词方面,位于词频前十位的分别为:社区治理(157)、城市社区(36)、农村社区(24)、治理模式(19)、治理结构(19)、公共服务(17)、社会组织(14)、社区建设(13)、社会资本(12)、社区自治(11)。结合科学图谱的分析方法,对相关研究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如图4所示),结合时间轴变动能够看到,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區是社区治理的基本单元,在研究起步期,多关注于对社区建设的研究,这决定于社区发展的客观背景;随着社区建设的完善,对于社区治理的研究转入了对社区服务以及参与式治理为代表的治理结构研究;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逐步呈现出对社区治理模式、公共服务、社会资本以及社区自治等问题的延伸趋势。
二、社区治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梳理
结合统计性分析结论,现阶段我国对社区治理的研究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成果数量以及受资助层次均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对社区治理的研究视角不断丰富,研究观点不断深入。这里从社区治理的内涵界定、理论基础、体系构建、国外模式以及国内实践等层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
1.社区治理的内涵界定。纵观国内外的发展实践,强化社区治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中,对社区治理的界定主要从社区内涵、治理功能以及治理目标等层面进行。魏娜认为社区治理是政府、社区组织以及社区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1]本文从社区的内涵入手,结合社区治理的功能及目标,对现有研究中社区治理的内涵进行梳理总结。
第一,社区的概念。国内关于社区内涵的研究源于费孝通的界定,即“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相互关联的集体”。[2]民政部将社区界定为集聚在特定区域中公民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杨君、徐永祥认为社区的构成要素是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等。[3]
第二,社区治理功能。在现有研究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社区治理功能的发展目标为视角,认为社区治理是人类文明步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建设和维护精神家园的实践。郭凤英、陈伟东认为强化社会治理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国家战略;[4]唐忠新认为社区治理是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蔡冬峻认为社区治理的主要功能包括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5]杨敏从生态社区建设的角度,认为生态建设也是社区治理的应有功能。[6]二是以社区治理的基本要求为视角,认为社区治理具有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成员幸福感的基本功能。李友梅等认为社区治理的功能在于利用低成本体制创新,推动公民积极政治参与。[7]也有学者将两种观点进行结合,郑杭生、黄家亮将社区治理的功能分为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功能是指社区内部居民的客观需求以及主观期望,外部功能是指社区治理对于社会治理的作用和影响。[8]
第三,社区治理目标。部分学者从精神意义的角度理解社区治理的目标,认为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目标。丁元竹认为社区治理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幸福感、安全感、稳定感、互动性的理想及意义上的社区。[9]部分学者结合社区治理的具体内容,从实践的角度对社区治理的目标进行分析。如,闵学勤、黄灿彪以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作为社区治理的目标。[10]
结合上述分析,关于社区治理的内涵界定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从狭义层面入手,将社区看作社区居民更好满足生活发展需求的外部环境,将社区治理的内涵集中于社区内部具体事务的协调处置以及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其二是从广义层面入手,将社区看作国家社会发展稳定的基本单元,结合宏观发展目标分析社区治理的功能定位及基本要求。
2.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主要由公民社会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治理理论以及非政府组织理论等构成。
一是公民社会理论:公民社会由各种非政府组织或非企业组织的公民组织组成,包括社区组织等,这些组织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目标,由社会成员自发结合。就职能定位而言,公民社会通常被定位于政府组织与市场组织之外的第三部门;就特点而言,公民社会具有自发性、自治性以及自愿性等特征。根据公民社会理论,社区是公民参与基层民主创新的重要平台,治理中应逐步确立并强化公民组织的作用,利用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以及社区居民会议等是公民社会理论在社区治理中的具体尝试。王芳认为公民社会是社区治理的基础和前提,而公民社会理论的时空发展特点决定了我国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的合理性及必要性。[11]陈伟东、李雪萍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对社区居民需求偏好与社区治理内容供给的平衡关系进行了分析。[12]
二是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信任关系基础上的社会成员间互助关系,既是一种资源要素,也是一种无形资产。社会资本理论在社区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社区作为按照地域集中的社会生活空间,是居民生活的集合体,而社区治理以强调公民的核心地位,增进公民福祉、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因此,社会资本理论以推动社会成员之间的关联和信任为基础,既在社区治理中起到约束社区成员行为,调节成员利益的作用,以实现源头治理的目标。燕继荣认为推动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的关键在于社会资本的投资,应利用“熟人社会”建设,社区自组织建设、社区成员交往、集体行动能力等方式,推动社区治理路径依赖的形成。[13]黄立敏认为社会资本对于社区治理绩效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利用社会资本理论对“村改居”社区治理的模式进行了研究。[14]
三是治理理论:作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治理理论,其已成为社区治理中的重要理论依托。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是解决行政主体在资源配置中导致的低效率问题。其观点认为,在主体方面,政府并不是治理体系的唯一主体,公民、社会组织等传统的管理对象也应作为治理主体;在运行方面,治理不等同于管理或控制,而更注重于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及利益协调,同时,治理也不是静止的制度体系,而是长期动态的协调过程。按照治理理论,社区治理应为由一元至多元主体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由专属性和排他性向互动性和依赖性转变,并结合新的管理理念与方式,以达到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实现善治的目标。夏建中基于全球治理、民族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等三种治理理论基础,对社区治理理论的内容及构成进行研究。[15]刘娴静认为治理理论对于指导社区治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并利用治理理论的分析范式,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过程、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等进行分析。[16]
四是“非政府组织”理论:“非政府组织”被称为“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非政府组织是以非政府方式介入本应政府关注的公益事业组织,具有志愿性、组织性、自治性、非营利组织以及非政府性的特征。公共利益的提升是社区治理的主要目标,政府组织的职能应为服务而非传统的管理。徐丹等以美国为例,对社区治理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进行分析,通过将非政府组织按发展目标及行为偏好进行分类,研究不同类型非政府组织对于社区治理的作用。[17]
3.社区治理的体系构建。关于社区治理主体构成的研究: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农村社区的治理主体包括乡镇政府、普通村民以及社区组织等三个主体,而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具体包括政府组织、社区组织、辖区单位以及居民等。陈伟东认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存在多元性,包括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社会中介组织、驻社区单位和居民等各种利益相关者。[18]乔运鸿认为农村社区治理的主体已经从单一的政府主体转向多元化,而村庄精英成为乡村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19]张红霞指出调查显示,城市中的商品房社区中,物业公司、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构成了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20]
关于社区治理组织结构的研究:由政府主导型的垂直管理结构转向多方参与的协作型治理结构,而主体间职能定位及协作机制是组织结构优化的关键。张宝锋认为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始于单位制的解体,而单位制治理的发展历程构成了探索社区治理结构变革和创新的基础和起点。毛满长将社区治理结构分为横向网络结构和纵向网络结构,其中,横向网络是由社区内地位平等的个体之间依靠信任而建立的,而纵向网络是指社区内不平等的个体以组织的形式相结合而形成的网络结构。[21]秦瀚波、沈承诚指出政府及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间的协作关系的关键在于有效协调主体间利益追求的对立关系,实现主体间协作互动。
关于社区治理运行机制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治理的运行机制已经由行政控制趋向于民主协商的转变,而转变速度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信息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社区治理过程由单一行政控制手段向民主协商转变的速度越高。于建嵘认为随着宏观经济发展中对于农村经济依赖性的减弱以及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行政权力在逐步退出乡村社区的治理领域。[22]井世洁、赵泉民通过对苏南地区进行调研分析,认为在村镇治理中,相对于政商群体,社会资本缺乏的普通村民处于弱势地位,可能利益受损。[23]而互联网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均衡各方利益,实现社区治理有效运行提供了技术手段。[24]
综合上述分析,社区治理的组织体系应与经济發展与社会结构变革相适应,当前的发展中表现为治理主体由传统单一化政府向多元化主体转变,治理过程由行政控制向民主协商转变,治理组织结构由政府主导下的垂直型结构向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型、协作型转变。这种转变的总体趋势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正相关,但是,由于各主体间存在自发的矛盾冲突,有效界定主体间职能边界,构建有机的协作机制是实现社区治理体系优化及高效运行的关键。
4.社区治理的国外模式借鉴。现阶段研究中,将国外社区治理归纳为三种典型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自治型社区治理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型社区治理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治型社区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地域归属自治”的基础上,就治理主体而言,由政府主体、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共同构成;就主体职能分工而言,以各主体之间行为独立,高度民主自治为特征;就具体实践而言,政府组织利用基层机构或排除组织协调社区的利益关系,并为社区公民个体提供法律或制度保障,社区的公益类服务由自治性质的社区组织提供,具体包括就业保障、社会稳定、调解矛盾以及保障居民生活等方面,综合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罗思东对美国邻里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在政府、私人部门、非营利组织等构成的社区治理网络中,邻里组织成为复兴民族传统、凝聚社会资源、改善社区服务的核心。[25]施雪华、孔凡义对美国社区治理模式进行总结,认为具有社区治理民主化、社区治理市场化、社区治理组织化、社区权力多元化的特征,进而分析了对中国发展实践的借鉴作用。[26]
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就治理主体而言,由政府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以及顾问委员会等在内的社会组织构成;就主体职能分工而言,政府组织通过成立社区管理部门,纵向对社区治理进行管理和约束;就具体实践而言,在社会组织中,顾问委员会的地位最高,组织协调其他社会组织。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社区治理的具体运行,包括组织社区教育、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居民委员会负责社区环卫、治安等工作,并组织居民联谊、民防演练、意见反馈等活动,起到推动邻里和谐,协调管理组织与居民关系的作用。唐晓阳认为新加坡的社区治理模式具有先进理念、科学设计、健全体制、多元投入等优势。[27]王新松结合国家法团主义的分析视角,对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的优势和缺陷进行了分析。[28]
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型社区治理模式。其属于自治型和政府主导型之间的社会治理模式,就治理主体而言,由政府官员、社区代表、地方人士等共同构成社区治理机构;就主体职能分工而言,社区工作部分独立于政府,具有自治性,而政府部门在社区组织中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就具体运行而言,在社会组织层面成立了“町会”和“町会联合会”的社区自治工作组织,负责社区治理的具体运行,而政府组织具有社区规划、经费支持等职能,通过明确经费使用及监管,规范社区工作部门职责。宋雪峰梳理了日本社区发展中统治、管理和治理三个阶段,认为在社区治理的实践中,成熟公民社会、政府角色优化、现代公民培养等要素对于中国发展实践具有指导价值。[29]
5.社区治理的国内实践。在国内社区治理实践的研究中,按研究主题可以分为三方面:社区治理的发展历程回顾、社区治理的模式研究、社区治理的发展路径分析。
在国内社区治理的发展回顾方面:李丽君以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认为我国的社区治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政府包揽的行政型社区治理模式、政府主导与社区参与相结合的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社区主导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合作型社区治理模式。[30]而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的动力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单位型社区”向“非单位型社区”转变的现实背景、基层民主建设和民主发展需要的政治背景。曹志刚选择以武汉市千里马社区作为城市社区由单位化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中的典型社区,将社区治理模式的发展分为以积极行动的政府管理者为特征的社区治理静默期、以消极政府管理与积极市场组织为特征的萌芽期、以积极政府管理与积极市场组织为特征的成长期、以积极行动居民为特征的成熟期等四个阶段。[31]
在国内社区治理模式研究方面:目前学界对部分具有借鉴意义的地区经验进行总结,研究较多的有上海、沈阳以及江汉等模式。在上海模式中,将社区界定在街道的范围,从领导、执行和保障等三个层面构建社区治理体系,其中,社区治理领导体系由街道办和城区管理委员会构成,街道办事处承担属地管理、规划、协调等职能,城区管理委员会由治安、环卫、工商等职能部门参与;社区治理执行体系按照社区治理的具体内容,分别构建市政管理、社区发展、治安综合管理、财经管理等四个具体执行委员会;在社区治理支持体系层面,由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群众以及自治性组织等组成。在沈阳模式中,主要特点是将社区进行类别划分,按照自然型社区、小区型社区、单位型社区以及功能型社区等四种类型,构建由社区代表大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议事委员会、社区党组织组成的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在汉江模式中,以推动社区自治为目标,通过依法选举以及民主协商等具体举措,成立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居委會构成的社区自治组织,具体实践中,以权责利一致为原则,在经费支持、责任承担等方面构建政府职能转变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体系。此外,黄立敏、卫志民、白志武、李晓壮等学者分别对深圳宝安区、北京交道口、顺德以及上海宝山区等地区社区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
在国内社区治理的发展路径方面:一是强调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史云贵提出区域大党建与优化社区自治组织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思路,其中,区域大党建以强化党工委在社区治理的资源整合作用为目标,协调治理主体的职能定位及利益关系,充分发挥政治保障作用;[32]在社区自治组织结构方面,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作为决策机构、社区居民议事会作为监督机构、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常设执行机构。孔娜娜、陈怡等学者也从提升社区党建的角度设计了相应发展路径。[33][34]二是强化社区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关系。沈荣华等从合作共治的角度,以苏州市平江社区为例,构建了社区治理的创新体系,其中社区建设和街道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社区工作;居委会承担居民自治的职责;社区工作站由社区组织构成,以服务外包形式执行社区治理具体职能;社区服务站承担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35]严志兰、邓伟志认为现阶段社区治理的政府、居民以及社区组织等三个主体间存在职责定位不清晰等问题,提出从投资社会资本、重构基层权利体系、提升社区治理参与平台、优化再造社区组织等层面创新社区治理路径。[36]王晨结合德国发展实践,从新合作主义的角度,设计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的治理体制。三是强化社区治理的目标约束。范逢春结合社会质量的发展目标,提出从社会经济安全、社会包容、社会凝聚、社会赋权等四个层面构建社区治理的发展路径。[37]陈朋、洪波从协商民主的角度,指出开发有效的治理资源是社区治理绩效提升的重要路径。[38]
三、现阶段社区治理研究的不足
如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对于社区治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不仅研究成果的数量不断提升,而且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但是,目前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根据现有文献的统计分析,现阶段研究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研究成果的基金支持方面,表现出支持层次较高但覆盖面较低的状况。现有研究成果中,受到各种基金资助的成果占比为635%,在所有受到资助的成果中,受国家级基金资助的占比为7085%,这表明国家级基金在对社区治理相关研究的支持中占有较大比重,而省市级基金的支持力度有待提升。此外,按照分年度的统计结果,近年来发表成果中受基金资助的比例呈逐年提升的趋势,这为未来社区治理的相关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二是研究作者来源方面,研究机构的较多,而来源于基层单位的较少。由统计结果能够看到,来源于基层单位的成果占比仅为9%。理论研究中与基层实践者合作较少,这不仅会导致社区治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在理论研究中的反馈不足,也可能影响理论研究成果对于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二,根据现有文献的观点梳理,现阶段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表现为基本概念界定存在争议,西方理论基础与国内发展实践的结合有待提升。现有研究中,普遍基于对社区的内涵分析,结合社区治理的功能和目标分析,以界定社区治理的内涵。而对于社区内涵存在广义社会层面和狭义居民层面的不同理解,从而导致社区治理界定模糊。此外,对于社区治理多以西方治理理论、社会公民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而结合我国发展实践,特别是在公民权利意识与信息化网络化相叠加的风险社会背景下,如何合理借鉴西方现有理论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社区治理实践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在治理评价研究方面,表现为对社区治理的测度研究较少,且对于分类化社会治理模式的研究不足。在现阶段研究中,对于社区治理水平及绩效测度的研究较少且以描述性研究为主,资料主要来源于间接性材料及个别访问,导致测度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现有研究中关于系统规范性的社区治理能力的测度体系并未建立,这也成为现阶段社区治理具体实践较为凌乱且未成体系的诱因之一。三是在分类治理研究方面,对多元化治理主体以及差异化治理对象的分类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入。在治理主体的分类上,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演进中,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是重要特征之一。对于社会组织等新兴主体而言,结合职能定位及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治理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社区治理主体的协作关系,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在治理对象的分类层面,由于自然及历史原因,我国社区间发展建设的差异性较大,具体反映在人口结构、自治能力、公共需求等多方面,因此,基于差异化社区发展特点,分类总结设计精准化的社区治理模式,也是现阶段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四、未来发展方向及研究展望
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了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有效应对新形势下发展需要,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推动社区治理研究的发展和完善。
第一,加强研究支持力度。将现阶段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与行政层面的重视相结合,多措并举,为社区治理研究营造良好环境:一是要鼓励和促进相关社区治理研究机构的建设,通过政策扶持,使之成为指导社区治理实践的重要阵地;二是加强社区治理人才的培养工作,针对现有研究中实践工作者参与较少的现状,将现有人员培训与远期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社区治理相关科研机构与具体社区的合作共建等形式,加大实践工作者在研究中的参与度,提升相关研究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三是在各级纵向课题的选题中,适当向社区治理相关研究倾斜,以激发更多科研力量集聚于社区治理的研究中,并通过鼓励召开社区治理相关学术会议,推动成果共享平台建设等具体举措,以提升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第二,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强化符合我国发展特点的社区治理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理论体系,是指导未来社区治理实践的保障。基于现阶段社区治理研究的现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夯实基础:一是研究基础理论的夯实,在对与国外社区治理相关的公民社会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理论、治理理论以及非政府组织等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其中符合我国社区治理发展特点及要求的部分,加以参鉴,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社区治理的发展;二是研究理论体系的扩展,在对社区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对社区治理的功能及目标等层面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性分析,以期形成符合我国社区治理特点的理论体系。
第三,创新治理测度研究。建设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社区治理测度体系,不仅对于衡量社区治理的发展水平,查找现存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能够对指导未来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方向。在社区治理的测度方面,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标准化建设方面,以政府行政力量推动为主,从一主多元的治理主体、以民为本的治理内容、依法治理的治理保障等方面,对符合社区治理普遍性的工作或目标进行建章立制,以推动社区治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二是在特色化建设方面,以社区自治力量为主,结合社区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对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具体参与形式,社区治理的主体结构等内容,鼓励社区进行精准化的创新,以推动社区治理内生治理的提升。通过标准化与特色化相结合,将政府主导的约束性发展目标与社区主导的预期性发展目标相结合,为未来社区发展实践提供方向。
第四,推动分类治理研究。基于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背景,结合社区发展差异以及治理主体差异,推动分类治理将是未来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一是对社会组织的分类管理,基于社区组织的差异化职能定位,进行分级分类的管理,以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治理绩效。具体而言,根据功能将社会组织分为公益慈善、社区服务、工商经济以及社会福利等类别,优先鼓励公益类和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建设,同时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活动,以厘清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能边界,优化社区治理主体结构。二是对社区的分类治理,结合社区之间在人口结构、自治能力、社会组织建设等方面特点,分类制定社区治理模式将是未来社区治理的重要方向。基本分类思路为,我国社区分为城市社区、城乡结合社区以乡村社区,而城市社区可细分为单位式社区、传统邻里型社区以及新型住宅社区等类型,乡村社区可进一步分为传统自然村型、村居混合型等社区。在未来研究中,要注意将社会组织的分类管理和社区的分类治理相结合,基于社区特点综合运用相应治理手段,有针对性地设计社区精准化治理路径,以推动我国社区治理实践水平的提升。
注释:
①见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讲话.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4-03/06/content_378171htm。
②鑒于传统核心期刊(CSSCI)在现阶段国内学术评价等方面的认可度,相对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以CSSCI为检索来源数据库,能够更清晰地展示相关研究的进展。检索源数据库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http://csscinjueducn/indexhtml。
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
④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
⑤由于在科研论文发表中,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体量较大、比重较高,为了进一步说明此问题,选择以“应急管理”为对比值,在2005—2015年中以“应急管理”为主题的科研论文中,企业、团体等基层单位的科研成果占比为27%,远高于“社区治理”。可参见李尧远、曹蓉(2005)研究。
参考文献:
[1]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25.
[3]杨君,徐永祥.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设何以可能?——迈向经验解释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
[4]郭凤英,陈伟东.单位社区改制进程中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5]蔡冬峻.和谐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角色转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2).
[6]杨敏,骆明璞.城乡社会变迁统合性视野中的城市社会与社区——“全域城市社会”理念下的生态社区建设[J].思想战线,2015,(1).
[7]李友梅.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J].社会(社会学丛刊),2007,(2).
[8]郑杭生,黄家亮.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12,(6).
[9]丁元竹.价值意义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关于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探索[J].中国治理评论,2013,(12).
[10]闵学勤,黄灿彪.适度的社区自治及其路径选择——基于香港和内地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11]王芳.公民社会发展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8,(11).
[12]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与公民社会的发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13]燕继荣.社区治理与社会资本投资——中国社区治理创新的理论解释[J].天津社会科学,2010,(3).
[14]黄立敏.社会资本视阈下的“村改居”社区治理——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9,(9).
[15]夏建中.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2).
[16]刘娴静.重构城市社区——以治理理论为分析范式[J].社会主义研究,2004,(1).
[17]徐丹,杜彬伟.美国社区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及其与政府、企业间的关系[J].社会主义研究,2014,(5).
[18]陈伟东,吴恒同.论城市社区治理的专业化道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
[19]乔运鸿.乡村治理中的村庄精英角色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2,(10).
[20]张红霞.冲突与合作:多元主体介入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与创新路径[J].城市观察,2015,(3).
[21]毛满长.社区治理结构与社区直选民主制度绩效[J].理论与改革,2008,(5).
[22]于建嵘.社会变迁进程中乡村社会治理的转变[J].人民论坛,2015,(14).
[23]井世洁,赵泉民.新型乡村社区治理模式构建——基于苏南Y村“村社协作型”的个案[J].南京社会科学,2015,(4).
[24]杨敏.“国家-社会”互构关系视角下的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治理技术手段的历史变迁及当代趋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25]罗思东.美国城市中的邻里组织与社区治理[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2).
[26]施雪华,孔凡义.美国社区治理及其启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7]唐晓阳.新加坡社区治理的经验借鉴[J].岭南学刊,2013,(1).
[28]王新松.国家法团主义:新加坡基层组织与社区治理的理论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29]宋雪峰.日本社区治理及其启示[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2009,(3).
[30]李丽君.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变迁及发展走向[J].山东社会科学,2005,(7).
[31]曹志刚.多重逻辑下的社区变迁——武汉市千里马社区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12).
[32]史云贵.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与若干思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2).
[33]孔娜娜.社区公共服务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4).
[34]陈怡.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多元治理中的功能转型及实现路径[J].求实,2010,(10).
[35]沈荣华,赵利.合作共治: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苏州市平江社区体制创新探析[J].社会科学,2008,(10).
[36]严志兰,邓伟志.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与路径创新探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4).
[37]范逢春.基于社会质量角度论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模式[J].兰州学刊,2014,(11).
[38]陈朋,洪波.社区治理中协商民主的应用价值及开发路径[J].中州学刊,2013,(6).
【责任編辑: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