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视角下,学生工作模式专业化比较与实践

2017-07-29孙东于乐刘今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生工作智慧型模式

孙东+于乐+刘今杰

摘要:传统高校学生工作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鉴于此,分析导致传统学生工作模式面临挑战的原因,对比国内外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差异,学习借鉴国外高水平高校学生工作的先进经验,探索将国外专业化的学生工作模式应用到国内高校的途径,提出专业、智慧型学生工作新模式的实践举措。

关键词:国际化;学生工作;模式;智慧型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7001203

1引言

高校传统学生工作模式所面临的挑战,由三个方面引发,首先是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高等教育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跨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就业指导、服务要求等问题凸显,迫使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不断加大。完全学分制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课程,学生传统的班级观念弱化,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发生变化,固有的学生工作模式急需顺应趋势。市场经济使得大学生就业转变为双向选择,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对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就业市场拓展、对大学生培养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次,新形势下,大学生自身特点面临新的挑战。多元文化的介入,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快速崛起,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评判无所适从,价值选择更为艰难。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化,多民族聚集,家庭经济差距日益扩大,高校学生组成结构复杂化,同一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历,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很难满足当前学生的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使得传统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法收效甚微。再次,高校学生工作自身发展面临的挑战。学生工作在高校的地位和重要性还各有差异,一些高校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归为辅导员或某个部门的工作,全员育人的格局尚待形成。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年轻化,社会阅历浅,经验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限制约着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学生工作者对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规律研究不够,工作方式缺乏科学性、体系性,过分强调学生成绩,忽视学生心理,工作局面难以打开,工作实效性弱,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同[1]。

面对上述问题,国内高校急需寻找一条有迹可循的经验道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经历数百年的发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工作的经验,结合国内高校实际,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方法。

2当下学生工作模式专业化国内外比较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工作经过上百年的探索和积累,已逐步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格局。学者王传中指出:“美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性、规范性强、采用集权的垂直管理模式以及主管负责部门分工学生参与的运行机制。而法国高校学生工作实行的是高度社会化的管理与服务体制,工作效率高,实践性强。英国高校学生工作采用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为学校主体个人导师和行业协会,制度化、人性化突出。”

2.1学生工作学校层面运作比较

学校层面的学生服务中心核心职能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除了学生纪律与学术道德办公室外,其余均属服务类工作,且绝大部分是有偿服务。而在国内学生工作所涵盖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综合能力提升等职能均通过学生会和社团自主实现。宿舍、安全等管理职能由相关部门垂直管理。思想教育、主题教育、班团管理和学风建设则是国外高校所没有的,总的北美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线条和职责邊界是比较清晰的。

就业服务是学校和学院层面学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会设有就业服务中心。区别是学校的所有业务基本收费,学院的不收费。学校就业服务中心将职责分为两大块,一是就业(含就业指导、实习和就业信息服务),二是创新科研训练。从业人员看重有职场经验,不看资质认证。辅导以一对一或工作坊形式开展,没有统一的公开课程。

2.2学生工作院系层面运作比较

相比于国内高校的学院管理机构,北美院系管理机构更加简单。并没有对应学校的机构设立学院机构,一般就由学生服务中心和院长办公室构成。个别学院会根据专业特色要求,设立一些专门机构,比如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实习服务等。这种简单是建立在学校职能部门扁平化管理的前提下的,即工作由学校层面的职能部门直接面向教师或学生开展,而不是学校职能部门发指令,通过学院对应部门面向教师和学生开展工作的模式。

学院层面的工作高效也是主要特点,主要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职责边界清晰”。二是推行“首问负责制”。每一名员工受聘时都会有一份比较清晰的工作职责要求,不是泛泛而谈的,而是具有操作层面的具体内容。这保障了每名员工“各司其职”。同时,“首问负责制”则是让每个问题得到解决的最短路径,并促进了职员之间的“团结协作”。

院系层面的学生服务中心的核心职能类似于国内的教务科,学院student service职责一般包括:(1)大一结束后选专业;(2)跨学院转专业;(3)学术违纪处理;(4)心理辅导:发现学生问题,并安排专家咨询辅导;(5)毕业资格审定。学生一年级淘汰率较高,超过10%,四年总淘汰率近20%。大的学院会单独设置就业服务和心理咨询办公室,系里面则根据规模设定相关职能的工作人员。与国内不同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建议均要建档备份。学院对专职教师没有专门考核,只需每年提交工作报告,非常看重职业操守和同事评价。

学院和系的学生工作主要承担学业、就业、实习、心理方面的学生服务,院系层面基本不开展学生团体教育和学生活动等工作,而是由学校职能部门或学生团体组织开展。

由发达水平高校的学生工作可以得出,“这些高校在招生与注册、新生入学教育、宿舍管理、行为管理、经济资助、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残障学生服务等方面经验丰富、专业性强、可供学习。站在全方位和全局高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2]

3学生工作模式专业化实践(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中国高校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可从学生事务工作信息化建设、职业咨询与就业指导、学生事务工作评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等方面着手, 增强专业性,建立一体化便捷服务体系,同时紧紧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条主线,将学生工作贯通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争取与世界接轨。

3.1以学生为教育本,构筑智慧型学生工作新模式

3.1.1从学校层面入手,构建智慧型学生工作平台

依托较早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工作基础和大数据技术优势,建立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和教育大数据研究所。开发“学生公式”系统,分析大量毕业生在校过程数据,对不同毕业去向优秀学生的校园行为轨迹进行公式化描述,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个性化教育引导。开发“学生画像”系统,实时抓取学生在校各类动态数据,对学生个体或者特定群体进行精准化描述,实现学生行为异常的预警式感知,并及时进行干预引导。“开发‘思政智库体统,对大量论坛、网站、社交等的文本数据进行抓取和分析,生成当前社会和大学生群体的关注热点分布报告,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开发互动APP,动态生成以活动、兴趣、课程等为关联的多样化网络社交团体。开发党建APP,实现党建工作移动化,党建数据可视化。建立‘诚信档案系统,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荣誉感;打造‘启梦等专题栏目,传递榜样力量。”[3]

3.1.2依托智慧平台,开展便捷式、个性化、实时性、精准化引导

个性化学业引导。“学生公式”系统通过分析大量毕业生发展轨迹数据,挖掘优秀学生的共性,形成优秀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公式描述,实现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梦想,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图书、视频、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信息。同时,通过对数百万份求职简历和代表性企业职位描述的文本数据进行分析,主动为学生搜索匹配其职业梦想,又符合其学习工作能力的职位信息。以此,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个性化教育引导,为在教学工作中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实时化思想引导。“思政智库”系统通过对大量新闻、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站和论坛文本数据的抓取和分析,自动捕获当前社会整体和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潮流,不仅能够对新闻和关键舆情点的受关注度进行排序,还能够分析网络评论参与者的情感激烈程度,自动挖掘评论的核心论点。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该系统,可在教学中获得当天和最近的热点分析报告,并可自动生成PPT讲稿,极大地提高了思政教学的吸引力和思政引导的效率。

精准化教育引导。“学生画像”系统基于校园大数据的一体化平台,具备通过分析寝室门禁记录、图书馆出入记录、教学楼打水记录等数据,对学生学业生活习惯的异常变化进行预警式的感知,以便及时进行干预引导。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打水次数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一般而言,打水次数很多的学生成绩都比较优秀,而如果一个学生以前打水次数很多,最近一段时间打水很少,就是值得关注的信号,很可能该生课业注意力发生转移,需要辅导员进行了解甚至干预。

便捷化服务引導。“互动”APP平台,使为学生提供便捷式、无纸化、一站式的服务成为可能。通过将APP使用指南装入录取通知书后寄送到新生手中,新生注册使用后,立即加入网上班级,可以进行同学沟通、师生沟通,实现宿舍查询,新生问答,了解校园实用信息,达到了“身在家中如进学校”的效果。辅导员老师通过该平台可以积极为新生、家长答疑解惑,充分了解每名新生的个人与家庭情况,特别是家庭条件相对艰苦的学生,尽可能让每一个新生体会到如家一般的关怀和温馨。在迎新工作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服务功能,如开发微信查询,微信填表,学生加入微信号,即可查询所在班级、学号、宿舍,填写准确的个人信息以及到校时间、是否有家长陪同、是否需要申请助学贷款等信息。学生现场报到时,只需持校园一卡通刷卡,领取材料即完成报到流程,无须填写任何表格,实现“无纸化,一站式服务”。

3.2以学生成长为基,建设专业化服务中心体系

打破国内高校传统的行政层级性的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直接面向学生的扁平化、便捷式的实体线下服务中心是国内高等学校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线下实体组织机构发挥宏观设计职能,建构满足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需求和体验中心,结合“互联网+”学生服务APP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学生有问题不知该找哪个部门;部门之间职责边界不明确,容易相互推诿;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跑很多部门”等问题,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更容易拉进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以学校为荣、爱校的精神理念。构建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化的服务中心,是实现扁平化管理服务的重要方案之一。

设立学生事务咨询服务中心。学生事务咨询服务中心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便捷的咨询服务,帮助咨询者解开心中疑惑、发现身边资源。通过新媒体的开发,逐步建立起网上“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中心。通过整合学校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利用网站、微信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互动咨询服务。

设立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拥有足够的房间或实体平台作为的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包括公共开发平台、独立工作室、培训室。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通过校内各部门和校外政企金积极合作,实现创新创业培训、孵化、落地等培育苗圃功能。

设立文化艺术教育基地。文化艺术教育基地负责规划、统筹、实施全校性艺术和教育活动,通过开设艺术公选课、名家讲坛、精品演出、指导群众性艺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师生艺术修养,传播高雅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设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设立接待室、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评室、脑波音乐实验室与压力管理训练室、领导力试验室、园艺健心露台,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实现心理危机干预和师生心理疏导。

设立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制定学校就业工作整体方案,统筹组织就业市场开拓和安排校园招聘活动,负责校企关系维护与校园雇主品牌推广,统筹规划并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负责相关课程建设、理论研究和活动组织,统筹开展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反馈工作。

设立学生宿舍管理中心。学生宿舍管理中心负责学生宿舍资源的配置与集中管理,统筹协调学生管理、物业管理、安全保卫等相关单位的工作,切实推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进宿舍,服务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等需要。

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全校本科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资助工作,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开展责任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不断丰富资助育人内涵和形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帮助和服务。

4总结

构筑智慧型工作新模式、专业化服务中心体系,确保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成长发展为导向的学生工作理念。通过以上途径,为解决高校扁平化、便捷式学生服务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洪文建.高等教育学视角下的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J].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3(5).

[2]王传中,彭启智.加强学生工作国际化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J].行思探理,2011(5).

[3]李玉纯,王欣玥,范淑焕.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6(10).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智慧型模式
智慧型万吨站成样板
高速公路智慧型收费亭浅谈
智慧型高中英语教学探究
杜邦智慧型产品及实用解决方案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