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聚创新“梦工场”,2017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主题论坛举办

2017-07-29周建琳刘蕾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梦工场苏州全球化

周建琳+刘蕾

一个城市,有人才,就有未来。

7月10日,2017年(第九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主题论坛——“苏州梦工场:寻找持续创新力”在苏州成功举办。近年来,苏州致力于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城市,为创业者提供宜居宜业的环境。随着城市创新链条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服务的不断升级,苏州已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落户。

“一个城市,有人才,就有未来。”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后灵在代表主办方致辞中表示,“苏州正加速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本届论坛由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组委会办公室主办,苏州市人才办、苏州市人社局、《中国新闻周刊》承办,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知名评论人、媒体人石述思担任主持,特邀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政界领导、专家学者、知名企业来分享创新的经验,针对创业周落户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展开研讨,希望为苏州发展带来更多创新借鉴。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兼总裁王新奎,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后灵,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正,Science 系列期刊出版人比尔·莫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俞德超,腾讯众创空间(北京)运营方负责人、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刘怀宇,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澄伟,《中国新闻周刊》副社长、副总编辑王晨波出席了论坛。

王新奎:创新最重要的是制度创新

王新奎表示,我们正进入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价值链升级竞争阶段,其特征表现为:发达国家开始把自身知识和技术占优势的层级渗透到工厂端,特别是数字服务与智能制造融合;全球化推进的途径从“管理知识全球化”变为“创新知识全球化”;全球化以更加细微的程度影响各国经济,且影响变得更加突然和不可控;国家不再是分析中仅有的自然单元,创新中心已经不是国家的概念,它是一个城市乃至城市群的概念。

在此背景下,产业政策与直接利益激励不再有效,政府面临更多挑战。全球价值链升级阶段,其实是创新知识全球化阶段,核心要求是知识产权与间接体制的激励。王新奎说,“没有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不可能有创新的。创新最重要的是制度创新。有制度创新,我们才能从全球价值链份额竞争跨越到全球价值链的升级竞争当中去,我们才能够从接受、适应‘管理知识全球化到主导‘创新知识全球化。”

比尔·莫兰:研发经费趋势助力创新决策

从政府、机构再到企业,研发经费始终是经济发展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Science 系列期刊出版人比尔·莫兰以《研发资助的表现与趋势》为主题,以科学促进会的研究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国家研发基金的GDP占比。数据显示,随着中国自主创新力度的增强,研发投入也在逐年攀升。

在比尔·莫兰看来,了解研发经费的趋势发展是很重要的,并且对未来的5-10年發展也是有影响的。一个创业企业想要去从事科研项目,必须透彻地了解研发经费、研发资助的发展趋势和表现,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决策。

陈劲:创新是把创意商业化的过程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颁布之后,中国以建设科技创新强国为愿景,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在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看来,从科技驱动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型。

对于如何培养新的创新型企业,陈劲说,“我们以前的创新做的不够,是因为我们对创新有四个误解,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创意、改善或是研发。事实上,创新就是把创意商业化的过程,不仅包含经济价值,还包括社会价值,要开展更多的有责任的创新。”

此外,陈劲还在演讲中强调,创新不是简单地模仿别人,而是全公司整体行为。持续创新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整体的改变。一个企业的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必须在四个创新方面都比较成功,否则就很难有持续竞争力。陈劲还认为,企业家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创新者,学会合作,整合更多资源,才能提升企业持续创新力。

嘉宾对话。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持续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如何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更具发展活力?论坛上,创投界及企业家代表们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俞德超:开放创新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生物医药领域有一个“双十共识”,即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通常需要十年的时间和十亿美元。而面对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创新能力弱、零出口、成本高的现状,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一直以坚持自主创新,打造制造业符合国际标准的产业化基地为目标,从成立到达成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药领域金额最大的国际合作,仅仅用了六年的时间。

信达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俞德超在谈到他的创业经验时表示,“国际化的团队、国际化的平台、面向国际化市场的产品、国际化的资本是企业开放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让信达生物制药得到国际认可的原因。”

刘怀宇:早期创业的核心是人

腾讯众创空间(北京)运营方负责人、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刘怀宇表示,做早期投资更看重的是创业团队的人,因为创业团队做的一些项目也许大方向是对的,但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路径调整、方向选择等都决定了项目的成功与否,这时候其实考验的是整个团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的整体素质。

腾讯众创空间是国内比较少见的从投资角度做众创空间的机构,运营过程中更强调服务能力,尤其是对“人”的服务,帮助创业企业人解决后顾之忧。“归纳起来就是两方面,一个是快乐创业,为创业企业提供相对低成本和灵活可变化的空间,而且能够共享资源;一个是快乐生活,在空间里面融入各种各样的生活元素。”刘怀宇说。

刘澄伟:风与翅膀同样重要

“构建以科技链、金融链、服务链、人才链为重点的创业生态圈,助力创投企业成长。” 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澄伟以苏州工业园区为切入点,在现场向大家展示了近几年来,在园区创业生态圈的构建下,企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如何围绕政府做生态圈成长为一家优秀的创投公司。

当谈到“对于创业者,翅膀和风哪个更重要”的话题时,刘澄伟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个人不否认翅膀的重要性,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风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投资的晶方科技上市,就是在传感影像芯片技术发展的进程中,赶上了风。”

自2009年第一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举办以来,这一面向全球人才的“创业嘉年华”已经为苏州累计引进2997个项目,注册资本累计超过234亿元;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97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161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65人。

人因城聚,城以才兴。经过九年的创新实践,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已经成为苏州集聚人才的主平台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而创新人才的加入又为苏州发展注入了持续不断的源动能。苏州,这座能量巨大的“创新场”,让创业者在这里大放异彩,也为其他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诸多镜鉴。

猜你喜欢

梦工场苏州全球化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梦工场动画品牌推介会 《驯龙高手3》要来了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范氏父子的皮影“梦工场”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