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没有“长寿药”
2017-07-29张家庆
张家庆
据今年最新发布的《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消息,上海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3岁,再创新高,紧追全球预期寿命最高的日本和瑞士。上海于197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大家都很关注长寿问题。怎样才能长寿?要谈长寿问题不是这篇短文能解决的,所以我们先谈谈长寿药。因为这比较简单,主要是用钱能解决的问题。
我国古代有秦始皇派童男童女随徐福东渡去寻找长生不老药,毫无结果;历代帝王不乏喜欢炼丹药求长生的,实际上未得长生不老,反而造成汞砷中毒,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目前研究认为,要“抗衰老”是不可能的,因为衰老是自然规律。但用中药的提取物去“延缓衰老”,这倒有不少研究。不过,目前多在研究过程中,而且实验动物大多为原虫、果蝇等短寿命者,何时能应用到人类,尚是未知数。
那么西药呢?也有许多人在做类似研究,这里先说几个故事,让大家了解研究药物的艰巨性。大家知道内分泌激素中有一种生长激素,是决定高矮的,由人的大脑垂体前叶所分泌,但人的脑垂体并不容易得到,即使尸体解剖能够得到垂体,但由于分泌生长激素量太微少,也不可能提取研究。1960年美国规定将全国尸解所得垂体全部集中到某单位用于提取活性物质,以明确其化学结构及生理作用。用这种生长激素治疗侏儒症(因缺乏生长激素所致)效果很好,在全球先后治疗了2.7万例。到了1985年,出现了几例致死的克-雅二氏病,即现在俗称的“疯牛病”。经研究发现,这几个病例均在十余年前用过从人的尸体脑垂体中提取的人生长激素,因此而感染了病毒,于是有关部门立即禁用。以后人工合成了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治疗侏儒症。
上世纪80年代,有人考虑将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成人以期实现“返老还童”。1990年有研究论文发表,12名60岁以上男性用此种生长激素,结果出现脂肪减少、肌肉增加、皮肤弹性增加、毛发长得快、血脂减少、心情改善等現象,很有回到壮年的味道。此文引起了轰动,不少学者重复此项研究,得到同样的效果,看来很有“抗衰老”作用。精明的商家也趁机推出不少“抗衰老营养补充品”。
但以后发现,大剂量及长期应用生长激素会出现高血压、关节痛、四肢水肿、腕管综合征、糖尿病及男性乳房发育等不良反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用药几个月后发生药物抵抗,即不再出现上述的良好效果。因有些药还促使其他激素分泌,阻断了生长激素的作用。以后也就没有人再用了。
另一个内分泌学的例子是对绝经期妇女用性激素替代治疗,在20世纪末应用很广。绝经期妇女因为性激素减少,补充女性激素以后可使绝经期的潮热、心慌、失眠、血压升高等不适症状明显改善,这虽然还谈不上长寿,但却使绝经期妇女像回到中年时期一般。但几十年后发现,这种激素替代疗法对心血管病并无良好作用,也未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反而显著增加乳腺癌及冠心病的发病率等,因此这种性激素替代疗法仅能短期应用。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到,一种理论上可行的“长寿药”还要经过长期的考验,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长寿药,甚至可能连延长寿命的药也没有。更何况那些没有详细从成分、作用机制等进行科学研究的保健食品了。
有人以为越贵越稀少的保健食品越好,可以益寿延年,这只是一种猜想或骗人的广告。所以,子女花重金买保健食品孝敬父母,不如多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散散步,送一些实实在在的营养食品给老人,这要比买那些胡乱吹嘘、价格昂贵的保健食品效果更好。至于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下次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