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教学回归于生活
2017-07-28李志峰
李志峰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置于“生活当中”,让学生感受身边最熟悉、最亲切的事物。在学生掌握所需知识的同时,又知道了知识的来源,学生始终在愉快、轻松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學习数学,从而充分认识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实用价值;发展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利用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找准每一节内容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出发,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观察和参与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数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一、从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数学学习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让学生接触社会,贴近生活,给学生生活化的练习,才能更好地使他们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我又亲自带领学生去实际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又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喜欢看的动画片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想象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走进生活化
当我们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会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6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从含有数学问题的实际活动出发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际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数学。如在教学“分类”后,让学生把书包里的学习用品分类整理,比一比谁做得好、做得快、坚持得好。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过程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将数学过程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 教会学生学以致用来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很有用”,它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多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有效地掌握这些新知识会在学生的生活中,然后再对新知识进行拓展。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作业:回家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家里的客厅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最后再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钱,如果一块地砖3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这样就能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地练习在一起,然后,以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再如,当学习完统计的内容后,教室有目的地让学生统计班级中近视眼人数,通过统计,学生知道了班级近视眼的人数较多,这样学生也即能意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而且还能起到促使学生自觉地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数学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来源于现代生活实际的内容将生活中的实际和数学问题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理论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多个方面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喜欢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才能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更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甚至发展数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