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7-07-28丛媛媛
丛媛媛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幼儿园美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美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生活,表现孩子的审美感和审美欲望的。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方法得当至关重要:
一、充分感知艺术作品,激发幼儿审美感知力
1.利用多种感官,培养幼儿对造型艺术的感受力
为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我們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培养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具体感。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一般观察力强的幼儿绘画水平相对要高一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如:引导幼儿观赏花时,不仅要引导幼儿观赏花的各种颜色,花朵、花瓣的形状,还要引导幼儿观察花朵与枝干的大小比例及各花朵间的重叠、遮掩等。由于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绘画活动这前仔细的观察,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画面内容更丰富多彩。要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必须借助幼儿自身对物体的感知、理解。
2.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注重幼儿对色彩组合能力的
培养
幼儿有很好的直观形象记忆,并对色彩明亮、鲜艳的东西能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小班幼儿用他们喜爱的色彩画线条、画圆圈,虽然没有创造什么形象,但孩子们仍乐此不彼。这是因为孩子们对色彩产生了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教师在有效地利用自然素材的美,引导幼儿去感受去发现,并用彩笔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形成色彩美感。加强幼儿的色彩组合能力,感受色彩的美,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为此,我组织了活动《奇妙的线》,在活动中孩子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触觉,欣赏、创造,激发幼儿运用多种色彩,把不同的颜色组织在一起,有些幼儿大胆采用暖色调的颜色,创意造型,画面色彩艳丽,造型圆润,具有一定的美感。
二、欣赏作品,明确幼儿的审美态度
幼儿绘画的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味的地方,例:有一次,丫丫从家中带回一幅画,画面上有一个小女孩拿着水杯站在滑梯旁,我请小朋友说说丫丫这幅画是什么意思,孩子们都说是丫丫站在滑梯旁喝水,丫丫却解释道:幼儿园里每天总有许多小朋友在滑梯上玩,所以有太多的灰尘,我想给滑梯洗个澡,让它变得干净些。我们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欣赏的基础上建构美的感受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态度。我们让幼儿欣赏那些贴近孩子的生活,又比较容易理解的优秀画家的作品,对提高幼儿的审美再现力是十分有利的,其好处在于除了激发美感外,还可以对作品的主题以及美术知识有所了解,从而使幼儿能依据美的造型原则作出一定的分析评价。大量事实证明,这对幼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及欣赏能力均有极大的作用。
三、加强自我表达,提升幼儿的审美思维
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启发引导幼儿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把眼前的“材料与自己已有的表象联系起来,将引导发现的方法贯穿活动的始终。要求幼儿依据自己的想象内容进行创造。因为一种单纯的有明确任务的学习并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在幼儿期,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也是非常活跃的。我们如果用简单的范画和教材,无疑是在筋骨、扼杀幼儿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情感表现。我们可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并运用于绘画当中:①给孩子讲故事,启发孩子进行想象,锻炼幼儿将故事的情节画出来。②请幼儿编故事画画,启发幼儿自己创编故事并能把自己编的故事画出来。如:《蚂蚁过河》这一命题画中,有的幼儿画的是蚂蚁要树枝过河;有的是坐树叶船过河;有的是从小桥过河。这些内容情节足以说明幼儿思维是多么活跃。③听音乐画画。培养幼儿通过欣赏音乐,用颜色,线条或物象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如:听到轻松活泼的音乐,想到小鸟和小白兔,引导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不一般的情景,引导幼儿学习创造思维方法,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提升审美思维。
美术活动中的欣赏、创造、评价,加深着幼儿的审美感受,释放着幼儿的审美想象、开阔幼儿的生活视野。每个孩子都会长大,但童年时代对美追求的经历,将会对人的一生起作用。它将激发着儿童丰富想象,创造出美丽人生中无穷的魅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