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实施策略
2017-07-28赵倩
赵倩
摘要:为进一步落实“以生为本”教育思想,各地都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活动,形成了不少高效的、互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在随堂听课时,我们发现“家常课堂”上仍然存在观念落后、方法简单、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如何落实“以生为本”的思想,在有限的课堂上实现“人的发展”?作者试结合个人的实践与思考,谈谈小学数学课堂“以生为本”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生本课堂;尊重差异;以学定教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各地都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活动,旨在引导教师进一步落实“以生为本”教育思想,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教学方式,形成自主先学,同伴互助,交流展示,师生共评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已经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新課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落实“以生为本”的思想,在有限的课堂上实现“人的发展”?改变观念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
一、尊重差异,谋求个性成长之本
常听老师说“xx学生不能问事”、“xx学生每次考试都是一位数”……有的甚至当着学生面说,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的,广大教师应该爱护每一个孩子,不要拿一把尺子(分数)衡量所有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适当的方式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经过了解和预测发现,大部分学生已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不妨这样设计:(一)出示情境图:快开学了,同学们去商店买学习用品。问:你能提出哪些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重点选择几个写在黑板上。接着提出:让我们先算一算“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1)先估计一下大约要多少元,再想法算算看。(2)同桌交流。(3)分组展示,全班交流:a.化成元角分来做;b.联想到整数加法,数位对齐来算;c.从小数意上来考虑。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切入点,通过对比讨论,发现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再计算”就可以了,从而实现算法优化,顺利掌握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只是营造了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独立尝试,展开不同方向的探索。实质上,这是“尊重差异”,使不同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算法无优劣,只要学生通过努力找到自己能理解的方法并解决了问题,就应当得到肯定。
二、把握教材,寻求知识生长之本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现行的教材体现了这样的指导思想。以生为本,教师就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要反复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设计学案。这样才能寻求到知识生长的“本”。
在教学“厘米和米”时,有的教师这样导学:1.观察尺子你有什么发现?2.说说“1厘米”有多少长?3.你能用手中尺子量一量课桌有多长吗?4.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大约是1厘米?组织交流。这样的教学,形式上让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实际上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教材的意图,没有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脱离生活的学习是被动的。研读教材可知,编者先安排“测量课桌的长”活动,由于测量的工具不同,因此影响到测量结果不同,从而引入对“厘米”的认识。另外,针对“厘米、米二者之间的进率”这一重点,有教师的方法是:出示“米尺”,告诉学生“1米=100厘米”,这使学生失去了实践探索的机会,没有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无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妨这样设计:1.创设一个测量黑板长度的情境,学生感知到“1厘米”太短,产生认识较长单位“米”的心理需求,出示一根“木条(无刻度)”并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记作1m。体会用它来测量黑板的长容易多了,为什么呢?因为“1米”比较长。2.布置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工具(1米的木条、1米长的绳子)开展活动:比比1米有多长?动手操作“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展示汇报:有的用10厘米长的尺子量1米长的绳子,正好量了10次,说明书1米=100厘米;有的用20厘米的直尺去量,量了5次,也发现了1米=100厘米。3.引导学生创造“米尺”:给“木条”画上刻度。这样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对“厘米”、“米”有了深刻的实践认识。
三、以学定教,追求主动发展之本
陶行知先生强调唤起兴趣,他说“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很要紧的,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趣从哪里来?从教师的思想中来,从教师的设计中来。有趣没趣依赖于教师是否有“以学定教”的教学观,设计出利于学的导学案,能否创造出“妙趣横生”、“跌宕起伏”的学习场……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抓住教学关键,设疑激趣,唤起学生探索的愿望,使之乐而忘返,主动发展。
如《圆柱的体积》一课,引导学生自主实现由“圆柱体”向“长方体”的转化是教学的关键。转化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就容易感悟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教材编排时是通过“猜想—验证”的思路实现转化的。实际教学中总有一种不太自然的感觉。教学中,我尝试“先实现自主转化,再进行猜测验证”的导学方案。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进行比赛。一部分算长方体水槽内水的体积;一部分算圆柱体水槽内水的体积。小组内分工合作,测量、计算、交流,有的兴奋,有的一筹莫展……渐渐对老师的“分工”产生了质疑,由“疑”促“思”,提出把“圆柱体”水槽中的水倒入“长方体”水槽再计算就可以了。那“圆柱体木块能否转化成长方体呢”?学生转入新问题的猜测和验证之中,顺利地理解并掌握了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通过“不公平的比赛”活动,学生自主运用“转化策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有限的时空内实现了人的主动发展。
今天的教育是以生为本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习中的差异,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创新教学方式,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引领学生主动地学,快乐地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生活中的新问题,不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使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生命活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