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乡土文化资源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发展

2017-07-28伍进勇

魅力中国 2017年14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乡镇

伍进勇

摘要:乡镇是我国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文化权益是实现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融合乡土文化资源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发展既是落实党的文化惠民政策,有利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又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繁荣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从石井镇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时,融合郑成功乡土资源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发展为例,例谈融合乡土资源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特色和措施。

关键词:乡土文化资源;乡镇;群众文化

一、乡土文化资源与群众文化建设的契合点

乡土文化资源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资源,集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整合价值于一身。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引导,以群众文化活动为切入点,繁荣乡土文化建设,保护乡土文化家园。石井镇作为郑成功故乡,留下众多郑成功史迹,乡土教育资源丰富,尤其石井镇作为郑成功祖籍故乡,名胜古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入选“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录,拥有延平郡王祠、中宪第两处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海上视师”石、靖海门、成功楼(铳城遗址)、清水岩千年石佛、邦伯坊、石井西亭郑氏宗祠六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数十数文物点。这些都是石井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契合点。

二、石井镇融合郑成功乡土文化资源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地域特色

石井镇在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因地制宜,主打郑成功文化品牌 凝聚两岸文化向心力,注重目的与效果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围绕石井地域文化,发挥郑成功特色文化的比较优势,走出了一条社会认同,农民喜爱,镇里扶持的文化长远发展之路,在体现公益性的同时也具有地域特色。

特色一:发挥英雄故乡独特的人文优势,打造郑成功文化品牌

石井镇政府着重规划开发郑成功史迹3A旅游路线,整合石井以延平王祠、郑成功纪念馆和郑成功庙为主的旅游资源,发挥郑成功文化对台交流功能,深化南台文化双向交流。斥资50万元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安中宪第首期修缮工程圆满完成,将作为对台文物纳入旅游路线。由石井郑氏宗亲组团参加台湾郑成功的春冬两祭,增进了两岸同胞的血脉情谊,进一步凝聚两岸文化向心力。郑成功庙举办的封神周年纪念等活动,吸引了无数台湾同胞前来参加,促进南台文化交流。闽台农产品市场连续五届“两岸农订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深化了南台的经贸合作。

特色二:以闽南本土方言,讲述石井各村的乡土历史和人物传说,深度挖掘整理石井古老的文化资源

《石井讲古》开播近五年来,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赏和喜爱。石井镇自古英才辈出、文物胜存,石井镇将院前村、石井社区和岑兜村列为今后的“特色文化示范村”创建对象。其中,革命老区院前村弘扬红色文化,在村里成立农民合唱队。该村已于去年通过“南 安市特色文化示范村”验收。 此外,石井社区和岑兜村的“一 村一品”文化建设也日益凸显。岑兜村倾力打造“高甲戏发源地”特色文化品牌,树立“戏祖公”洪埔雕像,把该村300多年历史的高甲戏旧戏馆布置成为“高甲戏陈列馆”,展示高甲戏发源地的传统文化内涵。该村目前仅存的“南星高甲戏剧团”将更名为“岑兜村高甲戏剧团”,努力打造高甲戏发源地文化品牌。

特色三:以石井社区为镇政治文化中心,创办多个文体群团

石井社区现有三个文艺队,其中“延艺文艺队”参加泉州市第三届舞蹈大赛荣获“十佳广场舞队”嘉奖,在荣誉的激励下,石井的各种文化事业焕发勃勃生机。由福建省投资20多万元建设的“多功能球场”项目已投入使用,成为居民休闲运动的又一好去处。今年完成的郑成功鳌峰公园栈道也成为石井镇人民群众休闲的好地方。2016年成立的石井镇成功书法社也带动全镇书法爱好者脱颖而出,石井书法纯正之风正在兴起。近年来,在南安市运动会上,石井镇组团参加全部比赛成绩荣居金牌榜榜首。文体事业双双收获佳绩。

三、融合乡土资源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发展措施

1、创新理念和机制推动乡镇文化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竞争力,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发展的视野、科学的态度、民本的思维审视文化站的工作。要明确乡镇综合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的发展方向;明确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富裕起来广大农民精神生活的需求;明确坚持体制机制的改革創新,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确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在政府的支持下吸引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自身机制创新提高公益性服务程度。

2、注重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加大骨干培训力度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尤其是对文艺骨干辅导培训工作更加关注,在群众文化辅导上推行“一帮一、一帮多”机制,每年举办各种文艺培训班辅导文艺骨干,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带动更多人参加群众文化活动;镇综合文化站采取“请进来、送下去”措施,将基层农民文艺骨干请到综合文化站进行专业培训,同时,组织专业文艺骨干下乡对文艺队伍进行指导;综合文化站进行定期指导,建立重大活动沟通联系机制。

3、立足特色创新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发展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服务,以构建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石井镇政府在乡镇文化建设中,十分注重发掘和弘扬郑成功特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在发掘中保留,在保留的基础上发展,让传统风格与现代审美理念相融合,形成石井镇地域文化乡土特色。郑成功文化品牌就是因为石井镇当地有一批乡土文化爱好者的踊跃参与,再加上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才造就这厚重的特色文化。以郑成功民族精神创建推动地域经济、展示本土文化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早日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乡镇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刍议墨江县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群众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托克维尔谈美国的乡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