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
2017-07-28陈其禄
陈其禄
摘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差异化教学承认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会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被无情削减,教学目标也不能轻易完成。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差异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完成任务太容易、太简单,就会觉得体育课无聊无趣;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他们完成任务较为吃力,则会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心理,以至于厌倦这门课。因此,体育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做一个评估,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一、立足学生全体,设置差异化教学目标
教师要向每一位学生传达体育的优点,同时向他们传授体育知识,带领他们提高体育技巧技能,保持健康的身体,这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体育教学是面向每一位学生的,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带领全体学生有效提高体育水平和体育技能,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不仅男学生和女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同性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别。有的学生身体运动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较强,有的学生擅长跑步,有的学生擅长跳远。教师要全方位地掌握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在紧紧围绕体育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结合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因素,采取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方法,开展差异化教学。这样既可以使体育教学能涉及到每一位学生,也能够实现体育教师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能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策略
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实际授课过程。如学生在身体柔韧度、速度的爆发力,以及运动的力量等方面千差万别,给初中的体育教学课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一视同仁”的教学模式是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有的学生身体素质特别好,在速度的爆发力和身材柔韧度方面也很优秀,对他们和这些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进行同样的课程,他们就会感觉特别“没劲”,不利于培养他们的体育学习热情;而那些各方面素质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高难的体育技巧会让他们对体育课望而生畏,甚至产生强烈的心理压力。这些情况都会影响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效果,教学任务也无法完成。因此,如何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果就成了初中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根据学生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设计多种教学方案,从学生个性出发,因材施教,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体育基础上获得进步,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水平。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顾全大局,不能因为极个别的学生而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任务。针对这些具有情况特殊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单独的指导和训练,发掘他们的特长,以点带面,提高这些学生的体育能力,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体育成绩。
三、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实际诉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项内容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会学得又快又好。不同的学生个体造成不同的学习效果,存在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失去了学好体育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内容中来,激发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对于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抓住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并适当加以放大,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鼓励他们大胆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他们享受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引导他们勇于展示自己,不要害怕困难,在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诉求,关心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对学生提出的诉求及时进行反馈,如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生病或不舒服时,教师要灵活教学,对这些学生安排合适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温暖和友爱,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保证初中体育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结语
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立足差异,优化体育教学,才能进一步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教师要了解学生差异,制订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目标,要尊重学生差异,科学合理设计具有差异性的策略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组织体育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锻炼学生体魄,发展学生特长,进而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慧.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分析[J].文體用品与科技,2013(20):134.
[2]范海林.试论差异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9):361.
[3]李龙江.初中体育要注重“差异化”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6(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