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2017-07-28骆廷美
骆廷美
摘要:美术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审美化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十分有益,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可以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获取到全新的体验。本文就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学;应用
初中的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的必修艺术课程,是学生们获取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形象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美术作品是作者情感和智慧的结晶,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解读,让学生们感悟作者的人文素养和丰富的心理感受,透过作品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丰沛的情感,从而感悟人生,健康成长。
一、挖掘初中美术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择机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不能脱离初中美术的教材,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深初中的美术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在进行美术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择机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九年级“中国辉煌的美术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以及对美的艺术追求热情。学生们可以对中外伟大艺术家作品的欣赏来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学习艺术家们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和不惧强权的爱国热情。学生们透过《蒙娜丽莎的微笑》看到了达芬奇画鸡蛋时的坚持不懈;观赏“愚公移山”时看到徐悲鸿面对侵华日军的罪恶行径时悲伤的眸子和中国必胜的坚定信念。因此我们可以说美术课堂传授的不仅仅是艺术,还有浓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情感教育和情感的交流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初中美术课堂进行情感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对学生们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获取学生们的信任和尊重。
在轻松而惬意的教学环境当中让学生们体会到艺术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教师品格的魅力。现在的初中生受经济大潮的影响和互联网时代的熏染,对待艺术作品的态度和以往的学生很不一样,我们要有耐心地引导他们,用恰当的方式和他们进行沟通,让他们真正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三、增加初中美术实践课,强化学生情感教育体验
初中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教师要通过增加初中美术实践课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技能。教师要在实践课上耐心地指导学生们的实践手工操作,鼓励学生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及他们的作品并给予真诚而中肯的评价,让他们在这样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感悟到伟大作品的来之不易,体会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也会让他们在作品完工的瞬间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积极情感的体验强化了他们对初中美术的兴趣和对实践操作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大幅提高。在进行剪纸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仅仅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剪纸技艺的传授,学生们却不断地发挥想象,在课堂上创造出五花八门的作品样式,很多美丽的剪纸作品据说是他们的头脑灵光一现创作出来的,也有的是误打误撞剪出来的。我对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大加赞赏,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极为高涨,最后在教室后面单开辟出一个小小的园地来进行美术作品的展示才作罢。由此可见,实践课的增加可以强化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并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开发第二课堂,加强情感教育
美术体现的不仅仅是艺术美,它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我们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囿于课堂教学,还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整合素质。旅游中看到的山川湖泊是自然之美,民俗馆中欣赏的剪纸和泥塑是民间技艺之美和民俗民生之美,刺绣和雕塑与现代的服装设计以及园林艺术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体验色彩的变化、搭配的技巧以及线条和色调的转变所带给人的美感,不断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让他们体会到劳动创造的价值,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为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资料,让他们走入到大好河山的美好体验中,感悟其中的美,在课后,引导孩子们通过读书、网络的形式来丰富自己的见闻,这不仅对学生美术学习非常有利,也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学中应该进行情感教学,让学生们在良好的教学氛围接受教师的指导,体验作品所富含的丰富情感;在手工的实际操作中感悟创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不易;在第二课堂中拓展艺术欣赏的视野,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允超.让美术课成为美的享受——例谈初中美术教学[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9(03)
[2]何云生.情感教育是初中美术教育的支点[J]. 成才之路. 2008(33)
[3]徐晓莹.表现性教学思想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