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运用数学学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2017-07-28蒲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多元学具运用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教师应适时抓住契机在课堂中有效的引导学生使用学具,使学生能借助外部的行为实现和反映其内部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发现知识规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关键词:运用 学具 多元 发展

现在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也明確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教师应适时抓住契机在课堂中有效的引导学生使用学具,使学生能借助手的活动实现和反映其内部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发现知识规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1]

一、有效运用学具,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学阶段的孩子受年龄特征的制约,注意力集中短,但却极富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正是引发其创新的内在动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有效地利用学具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操作学具,一方面可使学生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扩大信息源,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营造出一个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思维氛围,点燃他们创造的火花。如: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我就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看最少用几根,表示几个几,然后依次让他们摆出两个、三个、四个正方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手在动,耳在听,而且他们还在观察、在思考,在与老师互动,他们很快就明白了4的乘法口诀的意义……[2]

二、有效运用学具,提高学生语言的严密性和流畅性

通过有效直观的学具操作活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表象,为他们形成抽象的概念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此时教师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把直观操作的过程进行整理和复述,通过口头语言训练进行表象加工,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学生通过摆小棒、圆片等,直观的感知了“倍”后,我还加强了对他们语言整理和表达的引导,使他们能准确流畅地表达出谁的几倍是多少,谁是谁的几倍等。这样学生就会把分析过程用一段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可见有效操作学具促进了思维与语言的同步发展,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流畅性,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有效运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世界著名的贝尔实验室之所以创造出像晶体管之类的划时代产品,“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等能够顺利遨游太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科学家们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我们新时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有效运用学具,使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在操作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协作,既各抒己见又相互交流讨论,这样孩子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融洽了关系而且还得到了多种反馈信息,达到了真正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成功共享,同时也培养了生生间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四、有效运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教会学生应用知识,只有将所学知识恰当、灵活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以课堂为载体,结合教学内容构建实效型开放型教学,充分有效地利用学具操作,突破常规的课堂教学,让学具操作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聪明才智,用自己独特的发现的眼光,借助学具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了“米、厘米的认识”后,我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我长高了”“米尺、厘米尺的作用有多大”等活动。整个活动从课堂走向生活,孩子们从测量自己的学习用品(课桌、文具、书本……)开始,到测量教室里的物品(门窗、瓷砖、黑板……),家里的物品(家具、阳台、房间的长宽高……),自己及家人的身高、手长……,以及观察家里人、集市上什么时候用到米尺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总之,由于儿童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所以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的学具操作,借助学具操作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元化发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学生学好数学提高素质行之有效的途径,更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3]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出版社。

[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出版社。

作者简介

蒲敏(1978——),女,重庆市南岸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多元学具运用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探寻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