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2017-07-28陈秀庭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陈秀庭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不仅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培养,还更加重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

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一门科学,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小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性阶段,为他们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小学数学新课改给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数学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真实”

课改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大变化就是数学知识的呈现更加生活化、情趣化,使学习参与者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者认识到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是生活,是真实的问题情境,是亲身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是自主建构的自我认知体系,因此,数学教学的起点在于真实有效的数学学习。[1]

一是体现在数学学习内容需要真实。在2011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从主题图的设计到练习题的编排都力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例如,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单元中的分段计费等其他相关内容,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是体现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需要真实,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参与活动的价值。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与学生玩猜年龄的游戏,不仅有趣,而且有价值,因为这种由学生无意识地观察身边人的年龄,变为有根据推理的游戏,培养的是学生主动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每一次学生猜测的数据,教师看似无意的评价,都能使学生的推理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三是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需要客观真实,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最不稳定的阶段,而教师的评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

二、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直面学生的学习“现实”

日本学者佐滕学对于学习有经典的定义,他把学习看作学习者与客观世界、与其他学习者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这种“相遇与对话”的学习观需要教育者敢于直面学生的学习“现实”。

1.个体差异

一直以来困扰教师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课堂教学实施预期与实际效果的差异,为此有的教师选择了满足班级内大多数人的需求,这种倾向在义务教育均衡化的今天更为明显。在一些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学优生成为了课堂主角,而其他学生只能沦为课堂教学的配角,慢慢地这部分学生会丧失数学学习的动力,更何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方法多样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为灵活,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为多样,所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不是“零基础”的工作,而是對教师提出的新挑战。需要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创设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更为机动灵活的学习方法。例如,在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一课中,教师从“一杯水的一半用哪个数表示”开始,围绕“如何表示”这一主题,组织了“画一画”“说一说”“辨一辨”等不同层次的自主数学学习活动,为处于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与展示的机会。

三、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朴实”

行走于不同的课堂,发现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的价值的课,往往是那种整体结构粗放、环节目标明确、学生活动精巧朴实的数学课。梳理这些课堂不难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教学的重心是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学的目的是引发数学思考,教学的重点是呈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的灵魂是培养学习者的数学思想。这种朴实教学的实施策略的核心可以用三个字来总结——“疑、试、用”。

1.以“疑”为核心的数学学习

一切学习都从“问”开始,那么“疑”就是核心,因此追求以“疑”为核心的教学成为今天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流。例如在四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的教学前,教师在课前布置了一项预习作业,只有三个问题:一是通过阅读教材,自己回顾关于数的运算部分的学习过程;二是在数的运算部分找到自己最擅长解决的问题;三是找到自己还有一些疑问的内容。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分析,针对学生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设置教学活动,整课的主要环节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有序显现学生最擅长解决的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梳理“数的运算”部分的知识点;第二步有目的地呈现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对“数的运算”的认知;第三步是小组合作建构“数的运算”部分的学习报告,从而达到复习课的意义——重置建构。

2.以“试”为基础的数学学习

试,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更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最重要的理论是“学习金字塔”理论(如图1)。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其中主动学习的三种方式都与学生的尝试有着直接关系。

资料来源:国家训练实验室美国缅因州。

试的最佳时机,不是学生完全明白后的模仿,更不是一窍不通时的无奈,而应是在学生似懂非懂时,内心自然涌起想要试的欲望时,这时的试才最有思维价值。试的最佳方式是人人参与,只有每个个体的广泛而深入的参与,才能达到试的最佳效果。

3.以“用”为重点的教学策略

让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习经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上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需要教师大量地收集学生的认知素材,并按照由浅至深、由熟悉到陌生的顺序呈现,并在呈现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解释与评价,这就是“用”。可以说教师是否能将学生的素材“用得上、用得足、用得巧”,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素养。

例如,二年级上册“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35,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在纸上画。学生大量的作品被教师拍照后分四个层次呈现:第一层呈现不规则摆放的35个物品,体现的是能够用一一对应思想数出准确数量的学习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统一单位的意识,只是没能将10个一抽象成1个十。,由学生猜测图片表示的数。处于这一水平的学生已经具有明确的单位意识,并在有意识地考虑单位之间的进位制问题。呈现他们的作品对于处于前二个水平的学生是一种冲击与提升。第四层呈现35与在计数器表示的35,使学生体会到十进制的优势——简单易懂。这样四个层次的展示活动,让处于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每个学生都可以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知过程。[2]

结语

总之,核心素养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创新数学教学模式,优化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汪红军.新时期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小学, 2017(2).

[2]柯育玲.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 2017(8).

猜你喜欢

培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