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空间差异研究

2017-07-28李冰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空间差异钻石模型

李冰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在TC指数、RCA指数和CA指数基础上,计算服务贸易综合竞争力指数(CSI指数),并刻画国内服务贸易空间差异格局。结果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地区差异显著,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和市场竞争结构对各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本地需求水平对服务竞争力拉动效果最为明显,生产要素条件对本地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作用不显著甚至会有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竞争力制约作用最为显著。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 钻石模型 空间差异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全球经济正由“工业经济时代”向“服务经济时代”转变,服务经济已经成为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000-2014年间,国际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约10%,高于同期世界货物贸易增长率。2014年,世界各国平均服务贸易占国际贸易比重达18.9%,发达国家这一占比超过 20%,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我国适时调整对外开放思路,服务贸易行业获得了飞速发展,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5396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已跨入世界主要服务贸易国行列。

然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我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明显不足,自1992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2013年逆差规模更是达1200亿美元;二是区域间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极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服务贸易占到全国总额九成以上,而广大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发展极为滞后。这两大问题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间存在累积因果循环作用。竞争力空间差异将制约服务贸易整体发展,服务贸易整体弱化则反过来通过影响本国经济、产业、技术的发展模式,从而引发地方经济及服务贸易更大的不平衡,这无疑与我国现行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悖。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研究主要沿两个脉络展开。一是在国家尺度下,分析服务贸易“竞争力”国际差异及决定因素,如构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程大中,2006)、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谭小芬,2003)、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CA指数)、出口优势变差指数(P指数)等。在分析服务贸易竞争力决定因素过程中,不同学者分别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分析框架(李怀政,2003)和波特“钻石模型”框架(庄惠明等,2014)等理论,实证分析了影响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其二则是在省域尺度下分析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区域差距及决定因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分析框架,李怀政(2003) 认为我国的高级生产要素对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至关重要;尹翔硕(2005)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促进我国服务贸易部门出口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江小涓(2010)强调将一国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高紧密联系起来,发挥其在推进贸易发展,提高经济水平上的重要作用。基于战略管理波特“钻石理论”框架,郑吉昌(2005)、蔡茂森、谭荣(2005)、周超(2011)分别构建了多指标评价体系,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

回顾既有研究,囿于数据所限,相关文献大多基于不同国家相关数据探讨服务贸易国际差距问题,而相对缺乏对国内服务贸易空间差异的探讨,已有的相关研究也还仅停留在现状描述和定性分析层面,尤其缺乏空间维度,对服务贸易差异研究也未能有效聚焦到“竞争力”层面。本文拟在分析刻画我国服务贸易空间差异基础上,通过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和空间计量分析,以期更好厘清制约我国不同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在服务贸易竞争力空间差异特征描述上,目前贸易竞争力流行的测度指标主要有三个,即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指数)。为更加客观、综合描述我国各省服务贸易竞争力差异,弥补TC指数、RCA指数和CA指数在测度上的局限,本文利用AHP層次分析法的九分位判断矩阵分别对以上三项指数赋予相对重要性,计算出本文的服务贸易综合竞争力指数(CSI指数),并借以刻画国内服务贸易空间差异格局。

根据构造判断矩阵的要求,运用Satty(1980)提出的1-9标度法进行成对比较,并在已有相关文献和咨询多位国际贸易学教授的基础上,对三个指数重要性赋值分别为5、1和3。根据重要性判断矩阵,采用和积法计算相对权重向量。和积法的原理比较简单,即只是通过把判断矩阵中每行的相对重要性的值求和,得到ai,然后再求所有ai的和,得到∑ai,并利用ai与∑ai的比值作为权重Wi。结果如表1所示。

得到权重后,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防出现逻辑错误。一般层次分析法中进行一致性检验的值为CI,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CI计算公式中的λm满足(A-λm E)×W=0,而A为判断矩阵,W为权重矩阵。关系式A-λm E如下:

求解关系式A-λm E=0,即得λmax=3,从而该判断矩阵的CI值为0,即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最后确定各指数的权重:RCA为0.11、 TC为0.56、 AC为0.33。

计算得出服务贸易竞争力综合指数CSI如图1所示,从CSI表征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空间差异看,总体呈现两大特征:一是服务贸易竞争力东、中、西差异显著。CSI指数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梯度下降特征明显,广东、北京、上海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明显位居全国第一阵次。二是服务贸易竞争力南北差异同样显著。南方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普遍较强,北方地区仅有北京、山东和天津表现较好,其余大部分省区均相对滞后。而从服务贸易竞争力增长空间差异看,广东、北京、上海三地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同时吉林、辽宁、安徽和湖北表现也非常突出,而沿海地区的浙江、江苏及西部地区内蒙、贵州增速偏缓。

对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大致将各省份划分为四大阵次。广东、北京、上海位居第一阵次,三地既是我国对外贸易最频繁、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又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本地市场最庞大的地区。贵州、吉林、海南、内蒙古、广西、青海、山西、河南、安徽、辽宁、湖北、江西、新疆、河北等地区位居第四阵次,发展相对滞后。北方省份中河北和辽宁尽管处于沿海区位,但其对外贸易主要为铁矿石等资源型的进口产品,加之本身经济规模及增速均较小,因此服务贸易竞争力依然较弱。贵州、山西、内蒙古、吉林、青海、新疆、陕西等省份深居内陆,远离海岸线及北京、上海、广州等贸易枢纽,运输成本过大,同时这些省份人口稀少、经济发展落后,本地市场较小,服务贸易竞争力难以快速提升。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与俄罗斯贸易往来频繁,而吉林省位于内陆,没有海岸线,虽与朝鲜接壤,但贸易往来较少。广西和海南位于我国最南端,但对外贸易主要表现为进口,贸易输出相对较少,进出口比例失衡,这一点导致服务贸易竞争力长期处于劣势地位。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计及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选取了人力资本、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水平作为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CSI=β1 LNUPP+β2 LNCE+β3 FGP+β4SGP+β5 LNHC+β6 CL+c

变量定义如表2所示。数据来源方面,由于所涉及的影响因素数据不易测量,并且在官方数据统计中,每个地区对数据指标统计不一致,因此最终选择了除甘肃、西藏、宁夏、重庆、黑龙江之外的2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计量结果分析

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从回归估计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2011年的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综合指数CSI变化的79%可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对数形式、货物贸易出口额占GDP的比重的对数形式、外商直接投资占GDP的百分比、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百分比、每百人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的对数形式和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百分比的变化来解释。但人力资本Prob值大于0.05,说明在显著性5%的水平下,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2012年的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综合指数CSI变化的85%可由各影响因素的变化来解释,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百分比和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作用不显著。2013年的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综合指数CSI变化的75%可由各影响因素来解释,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作用不够显著。通过2011年至2013年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根据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系数关系可知:

首先,需求条件对各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从2011-2013年城市化水平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从大趋势来说是逐渐增加的,只有2012年城市化水平对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作用有所下降。由此可以得出城市化水平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城市化水平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城市化水平较高,相关的基础设施会比较完善,城市规模扩大,对服务业的需求量增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消费水平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在2011年表现出了反向作用,但是在2012年和2013年均表现出了正向作用。总體来说,消费水平提高可以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促使国内经济更丰富、更多样化。国内产品多样化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服务需求,所以消费水平提高对服务贸易竞争力有促进作用。

其次,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和市场竞争结构对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也产生显著影响。货物贸易出口水平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促进作用巨大。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货物贸易发展基础雄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的服务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依附着货物贸易的发展,所以要充分发挥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第三产业产值的系数始终为正,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服务贸易的出口影响是正向的。第三产业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出口额平均增加2.5个百分点。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严重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加倍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我国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对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

再次,生产要素条件对本地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作用不显著,甚至会有负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作用不明确。在2012年和2013年出现负向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这两年服务贸易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增加幅度较小的原因造成的。但总体上来说,外商直接投资一般会带来技术外溢,使得我国国内服务产业的整体水平和技术含量得以提高,进而提升我国服务部门在国际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实力。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始终保持负作用,2011-2013年人力资本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服务贸易竞争力平均减少0.15个百分点。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竞争力产生负作用,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人数比例逐年增加,但是从事第三产业的高素质人才可能相对较少,即可能更多比例的高学历人才从事第一、第二产业,所以我国在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的同时应增加对高校毕业生规划的指导,使更多的人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区域差异的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地区间发展严重不平衡,不仅存在服务贸易竞争力显著的东、中、西差异,服务贸易竞争力南北差异同样显著。从服务贸易竞争力增长空间差异看,广东、北京、上海三地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同时吉林、辽宁、安徽和湖北表现也非常突出。而沿海地区的浙江、江苏及西部地区内蒙、贵州增速偏缓。城市化水平、货物贸易出口水平、第三产业产值对服务贸易竞争力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以城市化水平表征的本地需求水平对服务竞争力拉动效果最为显著;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竞争力有显著负向作用,表明区域要素条件制约了本地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而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作用不明确。

参考文献:

1.程大中.中国服务业的增长、技术进步与国际竞争力[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谭小芬.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2003(2)

3.李怀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国家竞争优势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3(2)

4.尹翔硕,申朴.论中印两国要素积累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5.郑吉昌等.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04(12)

6.郑吉昌,周蕾.影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4(4)

猜你喜欢

空间差异钻石模型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昆明市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