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故里古吕国地望考辩
2017-07-28郭超
摘要:关于姜太公故里问题,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主要有河南卫辉说、山东日照说、河南南阳说、河南新蔡说、山西霍县说、甘肃羌州说等10多种观点。姜太公故里地望应在姜尚时代的古吕侯国。河南新蔡应为姜太公故里,河南卫辉应为姜太公故居,山东营邱应为姜太公封地,山东日照应为姜太公后裔居地。
关键词:姜太公;古吕国;新蔡
中图分类号:K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7-0083-05
姜太公,原名尚(本姓姜,称“姜尚”;国名吕,称“吕尚”);又名姜子牙(号“子牙”);又名飞熊(另号“飞熊”);又名藏丈人(早年曾为赘婿,《庄子》称“藏丈人”);又名吕渭(因渭水垂钓,称“吕渭”);又名“太公望”(归姬昌后始称“吕望、太公望”);又名师尚父(曾为周武王师,称“师尚父”);又名吕涓、吕消(封齐后居涓水,称“吕涓”,宋以后误称“吕消”);又名武成王、武圣(唐代设武庙,始称“武成王”)。至于太公尚、太公、太公渭、吕太公望、齐太公、姜望、姜牙、姜老、吕牙等诸般名号,皆从上述称号演绎而出。由于年代久远,文献繁杂,关于“姜太公故里”的学术官司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打到现在,历经两千余年,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学术界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姜太公又姓“姜”又姓“吕”,说明姜太公来自姜姓的古吕国。只有通过对姜子牙时代的姜姓古吕国地望研究,才能找到解开姜太公故里问题的钥匙。
一、学界关于姜太公故里的分歧
姜太公史迹散见于我国先秦诸多文献,如《楚辞·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等等。在中国历史文献中,首次提出姜太公故里者当推《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之《首时》篇云:“太公望,东夷之士也”。约略150年后,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却云:“太公望者吕尚,东海上人也”。一个是“东夷之士”,一个是“东海上人”,由此可见,秦汉之际,姜太公故里问题就已经出现了学术争议。时至今日,主要有河南卫辉说、山东日照说、河南南阳说、河南新蔡说、山西霍县说、甘肃羌州说等10多种观点。
“河南卫辉说”始于东汉,学者高诱注《淮南子·氾论训》“太公之鼓刀”条下,第一次明确指出姜太公为“河内汲人”①,这是我国历史文献中首次出现“姜太公故里”确切地望的记载。“汲县”即当今河南卫辉市,高诱之论,应来源于东汉顺帝时期汲县令崔瑗所作的《太公庙碑》,该碑有言“太公望者,河内汲县人也”②。西晋太康十年(289年),汲县又有汲县令卢无忌所作《齐太公吕望表》碑;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汲县又出汲郡太守穆子容所作“修太公吕望祠碑”(即《东魏修太公祠碑》)。崔瑗所作太公庙碑、卢无忌所作《齐太公吕望表》碑、穆子容所作“修太公吕望祠碑”合称“古汲三碑”。“古汲三碑”均明确姜太公为“河内汲县人”。唐宋以降,历代吕氏宗谱基本上认定吕氏远祖姜太公故里为河南汲县。至此,姜太公故里问题似乎已经坐实河南汲县。
“山东日照说”始于《孟子》。《孟子·尽心上》云:“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司马迁《史记》云姜太公为“东海上人”,西晋学者张华所著《博物志》则明确姜太公为海曲县“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也说:“汉海曲县……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汉代海曲县即当今山东日照市。“山东日照说”佐证史料似乎也很充分。
“河南南阳说”始于北魏郦道元,其《水经注·滍水》记载:“梅溪又经宛西吕城东。《史记》曰:吕尚先祖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虞夏之际,受封于吕,故因氏为吕尚也”③。近代学者傅斯年1930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上发表《姜原》和《大东小东说》,根据《史记·齐太公世家》“先祖尝为四岳”、《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申、吕虽衰,齐、许犹在”等史料,推断姜太公古吕国地望在河南南阳。
“山西霍县说”主要是当代学者王玉哲、徐少华等人提出的观点。王玉哲先生认为:早期的姜姓古吕国“源于山西霍太山一帶”④;徐少华先生认为:“作为太岳之裔的吕族,长期以来,一直活动在以太岳为中心的山西的西南部”⑤。
“甘肃羌州说”主要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北学者提出的观点,如孙作云先生在其《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一书中认为,“姜太公是渭水上游的羌族部落长”⑥。
除上述主要观点外,“姜太公故里”尚有河南新蔡说、河南许昌说、河南淇县说、安徽临泉说、山东安邱说、山东莱地说、山东即墨说、陕西宝鸡说、陕西华县说、河北冀州说、山西石楼说等等。
二、杂说质疑
1. 河南汲县是姜太公“故居”而非“故里”
目前,姜太公故里“河南卫辉说”影响最大,但仔细考察史料则疑点多多。首先,最早的史料只能证明汲县是姜太公的“故居”而不是“故里”。如上所述,最早提出姜太公故里汲县说的文献是东汉时期的高诱,而高诱的结论直接来自于东汉顺帝时期汲县令崔瑗所立的“太公庙”,庙碑之文,不可得见,所幸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清水》里有一略记,注云:
城东门北侧有太公庙,庙前有碑,碑云:太公望者,河内汲人也。县民故会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本生于汲,旧居犹存。君与高国同宗,太公载在经传。今临此国,宜正其位,以明尊祖之义。于是,国老王喜、廷掾郑笃、功曹邠勤等咸曰:宜之。遂立坛祀,为之位主。城北三十里有太公泉,泉上又有太公庙,庙侧高林秀木,翘楚竞茂,相传云太公之故居也。
上述文字,一处提到是“旧居”,一处提到是“故居”,说明杜宣、崔瑗、王喜、郑笃、邠勤诸人当年认定“姜太公为汲人”的依据是姜太公的“旧居”和“故居”。姜太公史迹遍布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旧居、故居”之处应该很多,“故居”毕竟不同于“故里”,“旧居、故居”具有多元性,而“故里”则具有唯一性,不能因为崔瑗为姜太公建庙立碑时间最早就认定“姜太公故里”一定为汲县。
其次,郦道元本人对“姜太公故里汲县说”持怀疑态度。郦道元又着意说明:“又案,新蔡县有大吕、小吕亭,而未知所是也”⑦。说明郦道元对姜太公故里到底是汲县还是新蔡存有疑问。
第三,在古代典籍中,汲县境内从未出现“吕亭”的记载。庙、碑可以随便修建,但“亭”是古人最为看重的“地标性”古迹,说明“姜姓的古吕国”根本不在河南汲县境内。
第四,持“河南卫辉说”者往往以古本《竹书纪年》(即《汲冢书》)作为证据,事实上,西晋太康年间出土的古本《竹书纪年》并没有“姜太公为汲县人”之内容,《汲冢书》涉及姜太公的仅仅9个字:“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⑧。《竹书纪年》在汲县被发现,不能说明姜太公就是汲县人;《竹书纪年》只记载姜太公“卒年”时间,没有姜太公“故里”甚至“故居”的任何文字记载。
最后,“古汲三碑”有当地官员为本地争夺名人之嫌。最早提议为姜太公建庙立碑者为会稽太守杜宣,而杜宣本人为汲县人;最早的“太公庙碑”为东汉汲县令崔瑗所建,“《齐太公吕望表》碑”为西晋汲县令卢无忌所建,“修太公吕望祠碑”为东魏汲郡太守穆子容所建,都是汲县本地最高官员,庙堂文饰,古今皆然。
2. 山东日照是姜太公的“封地”而非“故里”
孟轲《孟子》所云:“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只能说明姜太公为逃避商纣王的迫害而跑到东海之滨,恰巧说明姜太公原本不是“东海之滨”人;司马迁《史记》云姜太公为“东海上人”,应该主要依据《孟子》之说。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明确姜太公为海曲县“东莒乡东莒里,太公望所出也”;南朝梁时期,学者刘昭注《后汉书·郡国志》时,引用《博物志》所说,但把文字篡改为“太公望所出,今有东吕乡”⑨。考察《左传》等先秦文献,当时山东之境,只有“莒国”而从未有“吕国”,且历史上的“莒国”与“吕国”是并存于世的,说明“莒国”是莒国、“吕国”是吕国,二者无涉。考察《通志·氏族略》,莒国是西周武王时期始分封的一个子爵诸侯国,“嬴姓,少昊之后”,与“姜姓,炎帝之后”的古吕国分明就是两个不同的诸侯国。
西周建立后,姜太公以异姓诸侯首封于齐,以夹辅王室。当今山东日照、临淄等地自然有不少姜太公及其后人遗迹,因此,把山东日照等地定为“姜太公封地”比较合乎史实。
3. 河南南阳是“西周后吕”而非“西周前吕”
《史记》等秦汉文献很多都提到“宛城申、吕”,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在当今的南阳地区确实存在申国、吕国。故徐广、杜预注解《史记》时都认为“吕在南阳宛城西”。然而,《国语·郑语》却讲的很明白:“史伯曰:当成周时,南有申、吕”。《春秋外传》也载:“当成周时,南有荆蛮、申、吕,姜姓矣”。两则史料都说明,到西周第二代国君营建东都洛邑时,才出现南阳吕国。实际上,南阳吕国在周穆王满时(吕国国君入朝为司寇主持制订《吕刑》)才显名于世。姜太公是商末周初的历史人物,其出生地望当在商代末年的古吕国,新蔡古吕国至少早于南阳吕国数百年,故姜太公故里不能定位在河南南阳。
4. 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杂说皆过于牵强
“河北冀州说”主要旁证史料是东汉时期的《列仙傳》,该传云:“吕尚者,冀州人也。生而内智,预见存亡。避纣之乱,隐于辽东四十年”。《列仙传》主要讲神仙故事,且把姜太公史迹又随便移植于“辽东”,实不足为凭。
《吕氏春秋》说姜太公是“东夷之士”,《史记》说姜太公是“东海上人”,尽管他们讲的都很模糊,但大致圈定一个地理位置,即姜太公来自于“河东”、“河内”,即当今的河南、山东一带,故而,姜太公故里陕西华县说、山西霍县说、山西石楼说、甘肃羌州说皆可排除在外。
三、姜太公时代的古吕国应在当今的河南新蔡
梳理姜太公故里问题,必须从“姜太公时代的古吕国”地望着手。姜太公以前的古吕国或姜太公以后的“吕国”均不是姜太公的故里之地。
1. 中国古代所有历史文献把“大吕亭”的地望皆定位在河南新蔡
追寻先秦原始地望,“亭”是一个重要线索;寻找姜姓的古吕国,首先应在古代文献中搜寻“吕亭”。“吕亭”最早文献见载于《后汉书》,东汉以降古籍又有“吕亭”“大吕亭”“小吕亭”之分。“大吕亭”不同于“吕亭”,“大”者,太也,“大吕亭”就是最早的吕亭,即所谓的“故吕侯国”。中国古代所有历史文献有关“大吕亭”的记载均在河南新蔡,部分如下表:
2. 中国古代所有历史文献把“古吕国”、“故吕国”皆定位在河南新蔡
不论是“古吕国”还是“故吕国”,言外之意,就是最早的吕国地望。中国古代所有历史文献有关“古吕国”、“故吕国”、“故吕侯国”的记载均在河南新蔡,部分如下表:
3.“姜姓古吕国”的地域方位应在河南南部
《国语·周语下》云:“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丰民也”。《国语》所说的这位历史人物就是舜禹时代的伯夷,伯夷因辅助大禹治水土有功,封“吕侯”,又因是炎帝后裔,袭“姜”姓。《说文解字》曰:“吕:脊骨也,象形,惜太岳为禹心膂之臣,故封吕侯”,其义与《国语》之解相同;吕国图腾为 ,上为“鸟”,是炎帝氏族“太阳神”图腾的典型标志;下为“宫殿”,意为伯夷职掌“宫中礼仪祭祀”,与《尚书·舜典》伯夷之职“秩宗”相一致;三代之际,以“太阳神”为图腾崇拜的炎帝部落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淮河流域,新蔡正好在淮河边上;夏、商之际,吕侯国应为一个势力较为强大的方国,甲骨卜辞中有“吕受年”(即占卜祈祷吕国风调雨顺);《逸周书·世浮解》有:“吕他命伐越戏方,壬申,荒,新至,告以馘俘”。“吕他”是商末吕国一将领,“越戏方”不论是三个诸侯国还是一个诸侯国,但地域在我国东南方无疑;《孟子》曰:“大禹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意思是说:大禹时代曾治理过汝河与汉水。古汝河发源于洛阳嵩县,向东再向南流,途径新蔡,在新蔡南部与淮河交汇,通过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贯通,是古代最重要的南北水上大通道,新蔡正处在汝河之滨,极有可能是伯夷协助大禹治理过汝河;吕国之封设,主要是防范南方的苗夷内侵。从当时国内政治、军事背景来看,炎、黄二帝联合,在河北涿鹿打败了蚩尤(三苗、九黎族首领)之后,苗、黎族虽然退居到江淮流域,但仍经常向北方骚扰,与中原华夏民族不断发生战争,史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⑩。远古所谓“中国”,南方疆界至淮河,而新蔡正好处在汝河与淮河的关津渡口。种种迹象表明,古吕国在商都的南边,而新蔡正好在商都南边的淮河沿岸。
4. 古代诸多历史文献明确古吕国的地望在新蔡
从我国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新蔡说”所依据的文献十分丰富,记载翔实,可信度高。除《后汉书·郡国志》所载“汝南郡……新蔡有大吕亭”以外,《诸山记》《水经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郡县志》《竹书纪年·西周地形都邑图》《太平寰宇记》《通典》《路史·国名记》《舆地广记》《通志》《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河南通志》、嘉庆《重修汝宁府志》《春秋左氏传地名补》等均载明古吕国在河南新蔡。如此之多的文献记载,不是偶然的。特别是宋代欧阳修等人撰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最为详实:
吕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为诸侯,号共工氏,有地在弘农之间,从孙伯夷,佐尧掌礼,使遍掌四岳,为诸侯伯,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赐姓曰吕,封为吕侯。吕者,膂也,谓能为股肱心膂也。其地蔡州新蔡是也。历夏、商,世有国土,至周穆王,吕侯入为司寇,宣王世改“吕”为“甫”,春秋时为强国所并,其地后为蔡平侯所居。吕侯枝庶子孙,当商、周之际,或为庶人。吕尚,字子牙,号太公望,封于齐。
这段仅有百余字的短文,不仅明确提出新蔡是吕侯伯夷的封国,也说明吕尚是伯夷的后裔。宋代的郑樵《通志》卷26亦持此论。欧阳修、郑樵都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大家,欧阳修还曾先后知颍州(今安徽阜阳)、蔡州(今河南汝南),欧阳修之子欧阳斐后来也知蔡州。阜阳与新蔡相邻,新蔡在当时就属于蔡州管辖范围,欧阳修对这里的情况较为熟悉。郑樵治学严谨,《通志》在史学史上有着很高的盛誉。所以,他们的记载可信度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 当今河南新蔡有诸多吕国遗迹
从新蔡古吕国的方位来看,地域南北约100里,今临泉县西北部的鲖城、姜寨、瓦店三镇均属古吕国范围,东西约120里,今安徽临泉西南部的吕寨、艾亭、土坡等乡镇,亦属古吕国疆界。古吕国属于“侯国”,这种版图规模,正合于古代诸侯五爵分封制“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的规定。吕都位于今新蔡县城古吕镇。公元前529年,蔡平侯迁都于此,为别旧都(上蔡),改称新蔡。秦时置县,东魏武定七年(549年)至北齐天宝六年(555年)为蔡州的第一个建治地(后来移治汝南),故新蔡别称“古吕蔡州”。一方面,从目前所知新蔡最早的历史文献(嘉庆年《重修汝宁府志》)来看,明清之际,新蔡县有吕亭书院、大吕书院(书院内供奉的人物正是“伯彝”,即伯夷,修史者避讳用语)、吕历坛、古吕国城、尚家沟、《大吕书院碑记》等与古吕国有关的古迹或记载。另一方面,从当今新蔡县境内诸多地名来看,也与“吕”、“姜”、“周”有关,如当今新蔡县城为古吕镇,镇内有大吕中学;新蔡城西有吕湖、吕沟、吕岗、吕塘坡、吕庄、大吕庄,城西南有闾河、吕台、姜庙;城东有吕寨、吕沟桥、吕家桥、姜东村;城北有吕庄、周庄、东周庄、齐寨村、尚庄村等。新蔡县境内村名很特别,直接冠名“吕庄”者有3个,直接冠名“周庄”者有4个,而“北周庄”、“南周庄”等不同的“周庄”有十几个。
6. 当代考古发掘文物佐证古吕国在河南新蔡
据1994年《新蔡县志·文物古迹》载:大吕亭: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的洪河北岸……1984年文物普查时探孔2.5米,下有灰陶片发现,属新石器时代夏文化遗址。人祖庙冢:位于县城北4公里……地表散布陶片、残器等遗物颇多,鉴定为商周早期文化遗址。周冢:位于县城西北5公里处的洪河南岸……1955年8月考古学家裴文中来此考察,鉴定为商周文化遗址。吕侯墓:古吕国侯之墓,位于城外东北隅,20世纪50年代墓迹尚存,高5米余,占地约600平方米,后被县石油公司夷平建为油库。
“姜尚故里”石碑:1958年,新蔡县城北约30里的姜寨镇(今属安徽临泉县)曾出土“姜尚故里”石碑。当地农民在整挖渠河时,挖一巨型石碑,上刻“姜尚故里”四个大字。“此碑当时运至(临泉)县政府保存,现在许多健在人都见过此碑,后来经过‘文革等运动,此碑不知去向。据专家分析鉴定,从‘姜尚故里四字的形体结构看,大致可确定是汉代碑刻”。
7. 姜太公前半生史迹用“新蔡说”解释更合乎史实
众所周知,春秋以前,黄河没有固定河道,每逢夏季,河水冲出孟津,整个中原成为水乡泽国。源于洛阳嵩县的汝河首当其冲,故新蔡周边地区的地名大多与“水”有关:“吕”,本身来源于伯夷治水;“蔡”,《说文解字》云“龟”;“汝南”,来源于古汝河;“沈”(今平舆县北部),来源于古沈水。新蔡地处汝河与淮河交汇之区,这里的早期先民自然是以捕鱼为生的“东夷之人”和“舟人”,这就能很合理地解释《吕氏春秋》为什么称姜太公为“东夷之人”、《韩诗外传》为什么说文王“举太公于舟人”的学术问题。姜太公前半生的活动轨迹:为庶人→少为人婿→齐之逐夫→负贩于朝歌(商贩)→汲县鼓刀(屠夫)→孟津雠不庸(开饭馆)→渭水垂钓。姜太公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早年家贫,远走齐地为“赘婿”,后被女家“逐走”,先后至朝歌为商贩、至汲县为屠夫、至孟津开饭馆,前半生颠沛流离。随着年岁渐高,“闻西伯赡养老”,遂至渭水,仍以东夷舟人惯有的捕鱼生活方式糊口,逢姬昌巡视民间,得而用之。
8. 姜太公與周文王的关系用“新蔡说”解释更合乎逻辑
《左传·襄公十四年》有段不为人注意的重要史料:“昔伯舅太公,右我先王,股肱周室,师保万民,世胙太师,以表东海。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訛。该史料说明姜太公与周文王之间具有“伯舅”姻亲关系,原来,姬昌之母“太任”为挚国首领之次女,古挚国位于今河南省平舆县南部,正好与古吕国相邻,都城之间距离不过30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过是后世的传奇,真实的历史应该是:姜尚前半生在殷商朝歌等地来回奔波,苦于生计,对商朝的腐败颓废以及东方诸侯不满商纣王残暴统治等社会状况十分熟悉,就“不满殷商统治并推翻殷商政权”而言,二者有共同的志向与抱负;姜尚是姬昌“娘舅”家的来客,这是姬昌“见而用之”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机缘加上姻亲关系使两位历史伟人走到了一起,并最终成就了“吊民伐罪、剪商兴周”的历史伟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姜太公来自于姜尚时代的古吕国,该诸侯国在河南新蔡,河南新蔡是姜尚的“故里”,河南卫辉、淇县、孟津等地是姜尚的“故居”,山东营邱是姜太公的“封地”,山东日照、临淄等地是姜太公后裔的“居地”。
注释:
① 刘安:《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版,第146页。
②③⑦ 郦道元:《水经注》,岳麓书社1995版,第136、465、465页。
④ 王玉哲:《先周族最早来源于山西》,《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3期。
⑤ 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版,第40页。
⑥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版,第44页。
⑧ 李民、杨择令等:《古本竹书纪年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版,第63页。
⑨ 范宁校注:《博物志校正》,中华书局1980版,第118页。
⑩ 《史记·五帝本纪》。
《新蔡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版,第649—653页。
马家敏:《姜尚故里考》,《学术界》2001年第6期。
王守谦等:《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版,第858页。
作者简介:郭超,黄淮学院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河南驻马店,463000。
(责任编辑 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