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2017-07-28凌雁
凌雁
古人读书,先焚香,再沐手,后拜读。“书香”之说或源于此。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有这样一个书香之家,深得崇文尚德的古风余韵。2016年12月18日,记者见到了这个家庭的主人鲁忠义,得知记者为访家风而来,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开门见山地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在放有4000余册书籍的书房中,鲁老拿出一本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1954年,由新华书店发行。我在书摊上淘到的,已经珍藏了25年。”老人如数家珍,一一展示他的珍藏品——100多万字的中共八大文献,线装版的《史记》,等等。
“最喜欢的还是毛主席的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多么的大气磅礴。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兴之所至,老人吟诵起来。
“书,不在于藏,在于用。”鲁忠义告诉记者,读书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更让他时刻不忘自己“从何处来”。
说话间,鲁忠义拿出了自己的著作《古峡情思》《我为农民鼓与呼》。翻开书,记者看到了《减轻农民负担》《农民需要新科技》等11篇反映“三农”的文章。
“我是放羊娃出身,12岁才上小学。自从背上了书包,我就嗜书如命。”鲁忠义回忆,从吴忠师范学校毕业之后,他先后当过教师、乡镇和机关干部,1998年从青铜峡市政协副主席职位上退居二线。“我原本就是农民的儿子,在农村工作了20多年,我和农村有解不开的缘。”老人深情地说,无论自己身处何位,他都关注着农民兄弟的喜怒哀乐,甘做他们的知心人和代言人。
“这是长子鲁晋的作品。”随着鲁忠义的指引,记者看到了《春风化雨》《光荣与希望》等一摞书。老人告诉记者,现任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的鲁晋,热爱读书学习更甚于他。鲁晋在给大学生和企业职工讲课时,总是说,一个人只有热爱并善于阅读,才能集智慧、修养和操守于一身,成为精神健全的公民,才能对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我从浓厚的书香氛围中汲取着精神营养,从而虑及书香的濡染和薪传,热切地希望人们读书不辍,社会遍地书香。”鲁晋说。
兄长鲁晋的人文理想,也是鲁兴华的志趣所在。鲁兴华一直致力于短篇小说的创作,20年间她发表了120余万字的作品,出版了两部作品集,连续两次荣获全国“梁斌小说奖”。她的小说以犀利的笔触,敏锐地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对平凡人生存状态的关注,是文学的责任,也是作家的使命。作品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和关注,是我最大的幸福。”鲁兴华如是说。
“作为父亲,在精神和灵魂上,要对子女进行引领。作为子女,要志存高远、勤奋学习,脚踏实地、勤勉工作。”鲁忠义说,为人父母,以身作则是最有力量的教育。几十年来,他关心国家大事,带头读书学习,营造浓厚的书香气氛,全家14口人始终保持着盎然的学习兴趣,每天读书看报,已经成为鲁家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人生价值取向方面,父亲希望我们不但要成为博学多才的智者,更要成为厚德载物的仁者。”鲁兴华说,父亲在职那些年,为群众解决了很多有关就业、生活救济、子女上学等问题。退休之后,他依然为困难群体奔走呼吁,撰写提交的建议《为了88个“兄弟姐妹”,请书记关心我们的“救命钱”》,帮助一大批退休職工解决了困难。在父亲的带动下,鲁家子女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他们收养了3个孤儿,并长期帮扶两位70多岁的老人。对于子女们的善行义举,鲁忠义说:“读书人,理应以人文情怀温暖社会。”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鲁晋作为文明家庭代表之一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