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尽其用 绽放光芒
2017-07-28邓媛
邓媛
摘要: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各册中都有多幅精美插图,它们是课文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运用这些具体、形象、直观的图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插图教学;运用;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38-01
课文插图是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景物绘制或拍摄而成,它是一种将图画和文本联系起来的形式。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
1.关于课文插图的分析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文插图是将图画和文本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启迪性的特点,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以绘画的视觉形象补充文字描绘的不足,是提升教材内在品质的润滑剂,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2.插图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2.1 插图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课堂上,学生往往对文字不感興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颇有兴致。我们可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让学生充分利用插图走进课文,不但降低了初读课文的难度,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2.2 插图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简言之,也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的意思。
2.3 插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运用插图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并借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如《称象》一文。我先让学生结合文本观察曹冲是如何称象的,然后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一下还有什么办法称象,可在画面上修修改改,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创新。
2.4 插图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插图这一载体,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通过互相合作,共同探讨,获得学习的乐趣。
3.插图教学的认识误区
小学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配有不同数量的插图,它们与课文相辅相成,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这些插图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写作能力等。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有不少教师对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仍存在不少误区。
4.如何有效地运用课文插图
4.1 课前观图,激发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孔子也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者趣也。说的就是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学好的道理。现代阅读研究心理表明,阅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期待的水平和驾驭期待的技巧。
4.2 图文互现,助推文本理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课文插图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4.3 细说插图,培养观察能力。在语文课上,我们可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书本中的插图,这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观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要注意教会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
4.4 以图拓说,提升想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对于一幅图,只有展开联想才能真正体现作者的意图,感悟作者的情感。我们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引导学生透过画面内容想象隐含在背后的事物,为学生开辟广阔的想象天地。
4.5 以图促写,提高习作能力。表达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插图,有目的、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说话和写作能力。
由于年龄小的特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比较有限,他们写作时往往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我们可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
综上所述,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可供开发也相对来说便于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只要我们善于开发与运用课文插图,它必将成为教学进程中的一泓活水,绽放出美丽的光芒,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润滑剂,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添一抹亮色。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与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人民教社,2002.
[3] 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