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探究
2017-07-27龙武金
龙武金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可以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有情感的学习课本,进行分层次教学等方面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力和情趣,从而更好的学好小学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主体地位 情感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61
新课标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知识起主导、组织作用,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积极充分的了解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进行有效教学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在课堂上通常是以教师为重,课堂上语文知识的传授也是以教师的口述与板书这两种传授方式为主。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通常是被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这样一来,不仅会形成较为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同时也阻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削弱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而通过情感教育,则可以培养更为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这样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做到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的内容包括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性格爱好以及小学生特有的思想以及生理状态。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当前存在的困难,并且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这样一来才能够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其次,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充满信心,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他人无可比拟的一点,并且深入挖掘学生的特质和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所长,因材施教,才能培養出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绝对不能因为学生只是小学生而忽略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并且让学生在学习以及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被尊重以及成功的喜悦感,让他们内心得到满足之后,才能让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从而引导学生情绪上的良好发展。
二、引导学生有情感的学习课本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本教学中,一般老师只是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很少引导启发学生有情感的去面对课文内容。殊不知,小学生尽管年龄还小,但是当我们教师引导得法,是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有情感的去感知和把握课文内容,进而升华自己的情感的,这也是时下运用得比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那就是情感教学法。与其寻找其他的文学素材来进行情感教学,不如先将语文课本中的情感挖掘出来,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积极、正面的情感。
如何做好情感教学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先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深入钻研教材。要想充分挖掘语文课文中的情感,首先需要教师做的一点就是要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且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炼、提取,这样一来,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语文课文中所流露出来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好的应用到教学当中。譬如说在进行《难忘的一课》课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首先感受到课文中作者对国家以及自己民族所拥有的不舍之情,从而体会到课文中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这样一来,教师才能更好地将课文中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课文中的情感,从而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了解到课文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二是提高自身的阅历。要想将情感教学法更好地融入到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当中,那么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提高自身的阅历。这样一来,教师才能课文的内容以及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加深入地对作品进行剖析,在此之后,将课文中所蕴含的所有情感通过课程教学全部释放出来。譬如说在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一来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因此,在这个时候,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先进行课文的教学,然后再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爱国教育影片让学生观看。这样一来,才能让学生对于自身的使命有着更加清楚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怀抱着一种使命感与责任感来进行课程的学习,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
三、进行分层次教学
早在先秦时期,教育家孔子就强调要因材施教。提出这一教学思想,是基于每一个受教个体都是有差异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语文教学。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家庭、背景的不同,其知识、思想、情感、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越来越大的差异。所以,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划分学生的层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采取差别性的引导方法,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从实际出发,考虑每个学生先天性的差异,从课、单元、学期的目标制定明确而具体的低、中、高层次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可要求学困生能够背诵这首诗,会写里面的每一个字,理解这首诗所讲述的故事,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对于中层次学生,教师则是给他们安排作业,让他们能够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而对于高层次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其搜集整理一些与其他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并分别用短文的形式描写出不同诗词里面诗人对于节日产生的情感,如“清明时节雨纷纷”等。这样一来,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成长。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认清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关键。既然学生中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那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尽可能地培养爱好语文学习的人才。只有教师清楚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言语方面的特点,才能因势利导,最终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是人的教学。因此,一个好的教师,一定要一个从内心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进行的策略教学,就一定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