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之我见

2017-07-27李建华

南北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改进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李建华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初等教育阶段主要课程之一,但据学生反应,却存在着怕数学,严重偏科以及听不懂等较大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弊端不容忽视。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改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89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培养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活动。缺少教师教或学生学中的任意环节,都不足以构成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老师认为小学生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简单粗暴地选择单一灌输知识。学生这一阶段对老师存在着崇拜和模仿心理,会遵从老师的教导,但无法完全理解命题甚至是图式,所以我们注意到很多孩子学习僵化,不能举一反三。造成了恶性循环,很多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而事实上数学博大精深。我们作为数学老师,并且是启蒙阶段的数学老师,责任远远高于我们所认为的。

我们教师有必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我们对教学的看法,我们对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见解,我们不能仅仅追求高分,追求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感受。只有我们自己认识到曾经教学中的失误,并积极改正,引进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和热情,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学生的需要。以下,是我所提出的观点。

一、以学习兴趣为先导

(一)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外界呈现一个开放的态度,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会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乐趣。因此,课堂气氛创建不容忽视,比如可以通过课堂小游戏的开展,消除部分同学对数学学科的抵制情绪。

(二)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这种基本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言传身教,如果一个老师令人信服,令人崇敬,那么即使他不强制或命令学生,学生也会自发地向他学习。小学生这种模仿的心理更甚,把握这种心理,并且以自己实际的言行,进行教化,其效果不言自知。小学生情绪化,容易有情绪上的变动,且无法控制,对一个老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这一门学科的态度。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

(三)进行课前设计

教案的填写越来越成为考核老师的标准之一。教案是课前或课后当堂课程教学内容的规划安排。一个好的课前设计往往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明确自己所讲内容,把握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才能发挥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灵活应变,面对偶然情况。

二、把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一)把握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首先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对实物的观察和辨识能力大大提升。因而,在平时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用实物代替虚无的数字,比如在问题中,计算5+5=?我们可以把他具体化为爸爸有5个苹果,妈妈有五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先数数,再具体概括出其规律,这样更利于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接着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导致小学生容易走神,课堂效率低下,所以老师需要时常关注同学们的状态,并及时地提醒学生。

另外,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换句话说,既是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常常先通过机械记忆,再采取进一步的解释。

(二)关注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这一阶段,小学生仍不具完整的逻辑思维能力,其逻辑思维体系还未完全构建起来,因此呈现破碎化和片段化。我们认为很简单的概念在学生看来很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我们怀揣极大的热情和耐心,一步步引导。

(三)掌握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情感动力的需要常常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源泉,课堂上的适当表扬,会让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使他们找到自我存在感。比如,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向某某同学学习,还能促进其他同学奋发向上。

三、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即以老师为主体,向学生们系统,全面地传授知識,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谈话法极大地补充了讲授法的不足,采用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但老师应注意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太难太简单都不利于课堂秩序的有效开展。情景教学法也应该受到极大的重视,通过模拟情景的再现,帮助同学们理解教材和公式概念,很多老师仅仅是认为情景教学法耗时耗力,便轻易放弃了。我们应该问问自己,启发一个灵魂难道不有趣吗?就不会半途而废了。

四、采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

分组教学作为可行的组织形式之一,近年来在全国大范围类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塑造逻辑性的学科有必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成绩特点,进行分组学习。通过组内成员的竞争以及小组与小组的竞争,促进学生们成绩的进步,同时通过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与人相处的注意点。现代,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普遍被诟病的一点便是过于自我,漠视他人。分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有利于改善这种问题。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综合课程,为后面系统地学习完善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但小学数学教育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家长和社会更关注的是中学教育,关注高考。我们小学数学老师有必要,也有责任调整我们个人的教学方法,关注小学生心理,研究小学生心理。新课改的实行,正是认识到了过往教学课程的弊端,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在这场教育改革浪潮中,身先士卒。

猜你喜欢

改进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