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究

2017-07-27阳晓

南北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数学兴趣心理

阳晓

【摘 要】“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不约而同把学习兴趣看作学习的要素。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运用恰当的策略能够培养和提高数学兴趣,让数学学习轻松高效。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 心理 数学兴趣 策略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75

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运用恰当的策略能够培养和提高数学兴趣,让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轻松高效。六七岁的孩子对很多东西都有新奇感,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怎样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本文就培养的途径、方法进行探讨。

一、爱是兴趣的沃土

教师对学生和工作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态度。你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你,自然会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有博爱宽厚的心,民主管理班级,公正、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唤醒他们喜爱数学的童心。

二、激励是兴趣的种子

刚入学的孩子心理稚嫩、好奇而脆弱,渴望得到鼓励。肯定他们的学习,是引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对学困生尤要如此,他们往往自卑、胆小,学习灰心丧气。尊重学生,首先把他们看作发展中的人——有差异且各有所长。分层要求,生活和学习上寻找亮点,及时表扬,增强自信。“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三、故事、情景是兴趣的引线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特征。比如:祖冲之发明圆周率,华罗庚、阿基米德的童年生活等等,融知识、情感、励志一体。

小学生以具体思维为主,教师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思考。这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例如:学习“0的认识”,教师给每个学生带一个糖果,依次分发,每分一次问“老师手里还剩几个?”直到糖果分完:“老师手里有多少糖果?怎样表示?”学生轻松理解“0”的意义。

四、操作是兴趣的助手

小学生注意时间一般15分钟,低年级的更短,所以需要不断激发他们兴奋点。动手操作是学生很乐意的。结合内容设计相关实验,学生动中促思,多元感知内容,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建构知识。例如:“认识立体图形”,提供大量乒乓球、皮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包装盒等等。学生先观察,然后小组合作分类,交流“分为几类?怎么分的?”最后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物品,它长什么样?学生在看、摸、摆、玩、说中直观地建立了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动手操作,既促进了思维发展,又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五、活动、游戏是兴趣的伴侣

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前数学教育的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做数学”。学习过程活动化,能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好奇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低年级儿童继续表现出对游戏的兴趣和运动的要求,以“动”启发思维,从而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舍得时间,多提供学生活动的机会,在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

例如:学习“立体图形”,区分长方体、正方体是难点,而长方体的形状较多,掌握困难。于是先设计猜一猜游戏,让学生观看PPT投放的立体图形六个面,说出有什么变化?学生明确:正方体不论怎么翻动,看到的面都是一样的。接着进行摸一摸活动,学生闭眼触摸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又如:学习“10的分与合”后,做找朋友游戏。小组中每人扮演一个数字(贴在胸前),然后找到能合成10的朋友,站在一起唱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巧妙地巩固了知识。

游戏方式还有猜谜、夺红旗、开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等。活动和游戏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表象,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感性、直观、轻松的过程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理念,其乐融融。

六、多媒体是兴趣的催化剂

传统教学内容呈现多为单维性:从抽象的数学文字到抽象的数学公式,效率低下。多媒体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动听音乐和喜闻乐见的动画再现客观事物,充分刺激学生感官。例如:“平移与旋转”用多媒体展示物体动态的运动过程,形象、准确,学生边看边比划、操作,高效掌握了新知识。

制作课件时,运用学生比较喜欢的卡通形象,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猫和老鼠等。

七、生活是兴趣的源头

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有着实实在在的生活背景,而非局限于书本、公式。密切联系生活,数学学习生活化,其实就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想”数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

利用生活实例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图形认识”,让学生在家具、建筑、公园找图案。又如:“打折销售”,带学生到“甩卖”商场记录、参与。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八、比赛是兴趣的推力

儿童争强好胜,喜表现自己,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分组比赛,星星达人。当然,组织比赛时要给学生充分表现机会,不断鼓励,树立信心,善于总结。如果比赛完就了事,那么长才干的只是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得不到提高,反产生自卑感。

九、结束语

“乐学之下无负担”,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的数学学习才会主动和积极,教师的数学教学才有活力。

参考文献

[1]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传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出版

[2]苏凯声.《教育学》

[3]张厚粲.《心理学》

[4]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

猜你喜欢

数学兴趣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以“媒”为“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用生活助燃数学之光
心理小测试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