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保险业助攻“一带一路”战略

2017-07-27王星

商情 2017年23期
关键词:海外投资保险一带一路

王星

【摘要】本文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为背景,分别介绍并分析了目前我国保险业的行业总体情况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现状,其次,介绍保险行业的专业优势和保险业与“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发展的优势领域。但是,由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局不稳定,我国的保险公司又缺乏跨境保险保障服务的经验,因此,我国各大保险公司应当对内共同努力合作建立专项保障基金,形成海外保险生态圈,对外与外资保险公司合作,取长补短。

【关键词】保险 “一带一路”战略 海外投资 风险保障

一、背景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场国际盛会是各方共享互利合作成果、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高峰论坛期间,中方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形成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清单主要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简称“五通”)五大类,共计270多项成果,这标志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已进入务实推进阶段。 “一带一路”战略以“五通”为主要内容,除“政策沟通”以外,其余均与保险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意味着保险可以为“一带一路”的各个环节“保驾护航”,同时也是我国保险业在海外市场展现自我实力并实现腾飞的一个舞台。

二、中国保险业现状

自1980年我国保险业务恢复以来,我国的保险业蓬勃发展,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4282.5亿元,增长了5277倍,平均每年增长16.95%,是国民经济发展最迅速的部门之一。2009年中国保险业的年保费收入首次超过一万亿元, 2014年突破两万亿元,这只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从保险公司总资产来看,截止到2016年,我国的保险集团公司共11家,中资保险公司126家,中外合资公司57家,共194家,其总资产约为15.12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健康产业的重视,未来中国保险业的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提升。

以2016年的数据为例分析。如表1所示,2016年我国保险业的资金运用总余额为13.39万亿元,占行业总资产15.12万亿元的88.56%,这说明有接近90%的保险基金都处于暂时闲置状态,这部分资金便可以充分利用,作为支持“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资金来源。在负利率时代,如何高效配置保险资金将是各大保险公司面临的重大难题。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根据现有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3月,我国保险业的资金运用总余额已经达到14.07万亿元,监管机构预测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上涨至20万亿元人民币。由于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较为稳定的特点,加之保险负债久期长,这些刚好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的项目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保险业进军“一带一路”将势在必行。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保险业在国内风生水起,但是在开拓海外市场走向世界的步伐却始终成效不大。因此,为了给更多的中资企业提供全面的海外保障,我国保险业在海外市场应该具备三项能力:首先,要具备全球化网络,提供全球标准一致,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尤其是在劳务输出和基建项目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营业机构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还要具备全球定价承保能力,为海外企业提供在多国环境下的一揽子保障规划;最后,保险公司还要具备全球理赔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的本土服务。

三、保险与“一带一路”合作领域

资金融通和风险保障是保险的两大功能,这也是保险业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的两大重要领域。

(一)资金融通发展现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能源方面虽然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资金不足,融资能力不强,在这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资金或融资障碍,而保险资金完全满足基础设施建的融资需求,因此可以作为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因此,保险机构可以充分利用保险资金余额,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展开合作,一同解决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项目融资难的问题。

(二)风险保障发展现状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深入推进,多层次、宽领域的跨境保险需求将持续增长,保险品种要进一步细分,推出更适合企业实际的个性化保险产品,如工程保险、责任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船舶保险、能源保险、海外投资保险、海外租赁保险、买方违约保险、境外旅意险、跨境并购险、信用保险、重装备保险和人员绑架勒索险等,在保障传统险种承保能力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开发更多的个性化保险。目前我国的保险业服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催生的保险需求恰恰是我国保险业很少涉足的新兴领域,这为保险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三)保险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入,未来将会有大量的海外中资企业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选择投保,面对保险需求的增加,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将更加复杂,作为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业,还需要面对新产品和常规产品在新环境中的应用风险,这需要保险公司不断增强防范跨境风险的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但是除了中国信保这一家保险机构之外,我国大部分的保险公司长期服务于中国国内的保险市场,处理海外风险的能力不足,缺乏理赔经验,再加上相关人才的匮乏,这对于即将跟随“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的保险业而言,提高跨境保险服务的综合能力已是迫在眉睫。

(四)解决措施

服务于“一带一路”的保险公司应当具备承包海外工程风险,全球理赔服务和跨境理赔服务的能力,这對于我国大多数的保险公司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呢?

首先,要增强参与“一带一路”的中资企业和基建项目与国内保险公司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参保,共同建立海外保险业的生态圈,扩大我国保险业务的海外影响能力;其次,应当在政策上鼓励国内的保险公司共同打造合作交流的平台,建立健全合作保障机制,形成保险行业联盟,必要时可以共同筹建“一带一路”专项保障基金,应对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同时也应该与外资保险公司积极合作,共同发挥各自在保险领域的优势,在承保理赔、全球保险数据和运营服务等方面做到充分合作。

四、总结

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业的不景气,“一带一路”战略给保险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方向,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也是我国保险业自身转型升级和走出的重要转折点。

猜你喜欢

海外投资保险一带一路
新战略下我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浅谈不婚主义下保险“受益人”的指定问题
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战略动因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