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触屏工具的动态课堂评价对高职生学习方式变革作用

2017-07-27汤慧隆文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职生教学

汤慧+隆文超

摘要:互联网+教育,教育与技术的连接点之一是触屏工具及其软件应用。该文基于触屏工具的动态课堂评价,拟对高职生学习方式变革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动態课堂评价可利用到触屏工具的便捷性,实时生成高职生各方面素质的动态评价数据;可运用到触屏工具的易操性,促使数字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技术+教育,即触屏工具进课堂、课堂观察电子表格化、动态生成学生学习轨迹、多元评价等来改善在静态评价为主的课堂评价;可充分突出触屏工具的实时性,数字化动态展现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差异,有利于发现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潜能,并促进高职生学习方式变革向更加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动态课堂评价;触屏工具;教学;高职生

1静态评价为主,较集中于知识点考核所存在问题

已部分院校计算机中应用类课程教学为例,课堂评价大多仍停留在静态评价层面,即通过随堂测试、实训、作业、期末试卷等,教师通过上述分数的结果进行静态分析,如统计答对试题的数量、一次性通过的人数,来粗略判断学生知识点掌握的程度。

然而这样评价机制是有不少缺陷,比如,一掩盖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展;二具体的分数,暂时只能表现学生某阶段学习状态;三不利于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四往往以教师评价者为中心,忽略师生有效互动;五评价的滞后性,导致及时评价与教学相脱离。

课堂上高职生如能参与含触屏互动环节的教学设计,如果人人运用手机、平板,最大的变化在于高职生融入到一个超越课堂、教材的学习空间,以期能从宏观上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并能体验技术带来的教育公平。

2动态课堂评价的理论渊源

动态评价的理论基础是源于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发展认知理论,其运用交互方法对个体的潜能进行评估。曾出现维果茨基研究热潮,挖掘理论中的深度内涵。先后有一批心理学家,如列昂捷夫和达维多夫等,可持续性的完善其理论,并成功实现对教育教学的积极推动作用。经过数年的探讨研究,沉淀出不少实用可行的教学观念,对当代西方教育理论奠定产生深远影响。

国内学者对动态课堂评价研究已有一些基础。李丹弟的《基于动态评价理论的英语语言学课程评价模式研究》;李美娟等《基于理想解法的动态评价方法研究》;丁朝蓬《动态评价对学生评价改革的启示》;上述是基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提出观点,旨在通过互动等方法来帮助学习者。

笔者2017年4月查询知网,以篇名“教学动态评价”进行查询,找到101条结果。其中,学科集中在“外国语言文字”占47篇,“高等教育”的16篇,“中等教育”的6篇,“职业教育”仅占3篇,并且这3篇分别是2009年与2010年完成,可能是因为当时智能手机、平板的尚未在高职学生中普及,所以教学质量动态评价仅能停留在相关理论阶段。

3基于触屏工具的动态课堂评价对高职生学习方式变革作用

动态课堂评价可集中在“怎么动态评态”和“动态评价指标”两大问题。即“怎么评?”是指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包括。“评什么?”是指从思维活跃度、注意状态、参与程度等评价指标,评价学生课堂上能实现是否学会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教学大纲的重难点、是否达到预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质目标。

3.1触屏工具的便捷性应用

课堂上师生适度地用手机等教辅工具。利用高职师生们的手机、平板等作为教辅工具,溶入移动式、碎片式的学习,以往教学的很多环节都依赖课堂上进行。比如,知识点的讲解、容易混淆的概念剖析、问题的讨论等。但是微课、网上论坛、留言板等,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不少名校逐步开始尝试触屏工具进课堂,更进一步通过购买某些教育平台的有偿服务,并积极探索与传统教学模式友好的“共处一室”。

突出触屏工具的便捷性应用,更体现在师生交流与讨论不再局限在课堂45分钟,学生好似可随时随地联系教师。作为教师,感觉自己时时被学生“需要”,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并且更有利于把握同一专业不同区队的差异,教学的灵活设计,优化整个流程设计,从而更有效提升教与学的质量,方便查看到动态数据反馈,能及时进行调整。

3.2触屏工具的易操性应用

动态记录表格化。根据情境认知理论可知,知识是个体与社会互动的产物,老师依据观察学生的注意、思维和参与状态,用触屏工具APP软件生成学生学习轨迹,如通过某平台的分析功能,更方便查看到结果,发现一些细微易忽视的问题。例如可通过抢答题的抢答点击速度,动态生成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思维活跃度”、“答题准确率”等参数。可而可有效解决传统课堂上的教师肉眼观察的局限性与人为“第一印象”的思维定势的弊端,实时生成的EXCEL表格数字数据,及时被捕捉记录并可依据事先设定将排名前几或进步明显的学号,进行短信推送,实现同伴可见,促进学习者之间相互影响思想深度交流。随着学生越来越多的通过触屏工具进行在线的学习与互动,学习记录也日益增多,教师不难分析出某一学生一学期、一学年,甚至实习期间的学习记录,将这一交互学习过程中知识共建共享行为呈现出来,是有利于教师更便捷和精准关注个体,通过不断的引导,从而让学生真正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

笔者曾尝试对几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实施互联网+教学资源优化整合,针对高职学生基础薄弱、爱玩手机的问题,提出了专业课“空间教研苑”、“教学QQ群”、“微课设计”等设计的概念和框架,并成功在院级重点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司法信息安全教学团队、特色专业中应用实施。学院世界大学城师生大学城空间利用率高。学生受益人数广,2013年指导学生获省职业技能比赛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类三等奖。课堂观察表格化适用于学院所有高中起点各个专业方向的大专生和大专起点政法干警培养生。目前,直接受益的授课23个区队,授课对象累计875人。即10级-14级信管301、302;11级文秘/律助301;11级14级电子政务301;12级刑侦306区队;13级-14级社区矫正301区队,学生反响良好。

3.3触屏工具的实时性应用

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评价既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贯穿始终的一个要素。一是加强高职生全面的自评,引导学生科学的自评、通过有效自评、发现已存在问题并多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二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多元的,如学生与老师的互评、校外专家与授课教师的互评、校内督学与教师的互评、校所合作的关系的行业专家与实训指导教师的互评。摒弃闭门造车,通过校所合作、联合办学等,树立具有科学根据的学习方式观。并以此作为教与学深化改革和质量提高的契机和思路,重新发现自身潜能,力求教育公平。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为个体的差异化价值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达到预期职业教育目标。

在触屏时代的过程中,就会连带着那些无法回避的手机进教室、进课堂的现状。当下,传统的高职生师授为主的学习方式应该过渡到向信息时代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早日真正意义上实现“随时+随地”、“课堂内外、校园内外”无缝桥接的程度。研究重点应该是利用大数据学习分析,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和评价主体力求多元化,智能化、动态化、个性化剖析每位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技能应用水平,生成动态的职业能力倾向,教育工作员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实现扁化化、去中心化、实现“私人定制”都是动态课堂评价的未来趋势。

4小结与展望

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积极探索基于触屏的动态课堂评价体系。适度利用信息技术,让触屏移动终端成为学习利器,并结合一些优良的传统评价方式。如:亲切的语言、赞许的点头、诚恳的微笑、善意的眼神、口头与书面结合、当众与个别结合等等。

总之,动态课堂评价应该是建立在师生间N多次民主、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这种“对话”过程始终贯穿着尊重学生、爱护同学、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本主义情怀。让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策略,用互联网教育下的教师智慧“公平”地看待每一名高职生,切实从每个高职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动态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让每个高职生从不同的视角都能得到赏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释放自我的各种潜能。数字化教师和高职生们一起拥抱新技术,拥抱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猜你喜欢

高职生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