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07-27姚倩

商情 2017年21期
关键词:工学顶岗校企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工学交替”;“订单式”;“引企入校”;“双证书”等。

所谓“双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学生第一、第二学期在校学习,第三学期以对接产业集群企业员工真实身份到企业进行本专业相对应的工作。第四、第五学期再回学校,学校据此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有利于学生对职业标准的把握和职业技能的强化。第六学期学生再到企业中进行毕业实习,操作技能大为提高,更适应企业的要求,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明显增强。从而实现五对接,即: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紧密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紧密对接;实现职业教学与终身学习相对接。

解决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职业技能不高;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不准;校企合作不紧密、实训基地建设与课程建设不配套;原有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已不适合;课程开发与教学手段急需改革、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相分离;校内外实训基地功能不清、校内实训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不一致,校内实训与企业岗位工作不一致; “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较慢、没有形成倒逼机制;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还没有形成系统;缺少有效的教学评价与质量监督的问题。具体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校企融合体制机制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构建了可供复制的“双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一、确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理念,构建校企融合体制机制建设

推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确立服务理念、人才理念和品牌理念。工学交替的本质是通过这种模式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学校按照企业需要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与技术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优势资源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从而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协会指导、企业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主体的四方联动、四位一体的办学体制机制,构建了“企中校”,初步形成了合作共建的理事会制度,建立了本专业专家工作室、教师工作站,并充分发挥这一校企合作平台作用,校企双方资金投入,政产学研四方共建,成果共享,实现共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是全面实现“双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双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了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按照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设置课程体系。在企业实训和顶岗实习基础上,增加专业认知实习。通过认知实习为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多方合作,参照企业岗位任职要求,明确人才规格、素质、能力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部课程在第一循环的合作企业完成,形成专业教师工作现场授课,企业人员(兼职教师)师傅带徒弟双元授课模式,实現课程设置、岗位能力、技能培训一体化。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所有专业课程按照教学模块在理实一体化校内实训中心进行,实现虚拟仿真与企业实战的对接。

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引进企业的管理制度、培训模式,建立虚拟仿真式的校内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职场环境,提升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同时以企业为教学场所,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师资培养、员工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多方面校企共赢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一载体,努力把课堂安排到“校中厂”或“厂中校”,打破学校和企业的体制与利益壁垒,提升学生多岗位的实践技能。通过实训、见习和企业顶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借助校企合作实施定期轮岗制度,锻炼学生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将职业素质、沟通能力、创新创业思维、团队合作和多岗位技能融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

四、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双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快速提升形成了倒逼机制。建立校内专家工作室和校外教师工作站,采取“引、聘、送、下、带” 等措施,进行专任教师与企业营销人员的“互兼互聘、双向交流”。分批次安排教师到对接产业集群企业顶岗实践,从行业协会或产业集群企业聘任具有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任具有企业一线营销经验的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信息库。

五、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由行业、企业、学校三方人员对教学质量进行督导,建立了校企供求信息密切沟通交流平台,共同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和结果进行全过程监控,根据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薪酬水平、重新择业率以及企业满意度等毕业生质量指标考核,形成一个评价机制和预警机制。为保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实效,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价与考核。工学交替的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规定顶岗实习成绩考核由校企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在平时工作表现、技能考核、实习报告三部分组成的基础上,增加了校企共同实施的顶岗实习答辩考核环节。企业根据学生工作期间表现,由校企指导教师共同完成考评,给定技能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邵光.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6(4):9-11.

[2]陈晓忠、陈榕利、颜汉军.高职院校基于校企联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37-38.

作者简介:姚倩 副教授 1981.10 辽宁凤城 主要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工学顶岗校企
2021年新增本科专业中工学农学占比最高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郑州测绘学校就业形势好一名学生可选五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