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
2017-07-27任海霞
任海霞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共有六至九级四个级别的目标要求。然而,目前在许多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仅局限于课堂。由于时间紧、教学内容多,所以课上知识讲解得多,阅读活动开展得少,且形式单调,课内外学生阅读的内容不外乎课文和辅导材料中完形填空以及阅读理解练习里面的语段,阅读训练也常常停留在做阅读理解题的层次上。阅读的信息量小,内容枯燥乏味,带着浓重的应试教育色彩,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量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现实状况和目标的差距促使我们去积极思考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激活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本文拟从探讨信息技术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策略的角度讨论如何全方位、立体化地帮助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拓宽阅读面,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1 对信息技术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的理解
整合是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要素的作用、联系及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产生聚集效应。这种整合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使各种教学要素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对待英语阅读的积极情感态度,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信息技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1 将信息技术作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工具。教师在研究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容量庞大的优势,适时呈现教学内容,展示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材料,链接教学环节,营造浓厚的课堂英语氛围;通过调动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学生大脑,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开展阅读的积极性,使课堂阅读教学快节奏、大容量、有层次、高效率地进行。使用的方式主要有:①在阅读开始前呈现与阅读材料主题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动画,影像、声音等素材,补充相关主题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熟悉话题,预测内容,预测词汇,明确阅读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为阅读的开展做好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情感态度的铺垫。②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如略读、找读、填表、连线、排序、补全信息、判断真伪等,逐层深入地扫除语言障碍,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主旨大意:③在阅读结束后通过课件呈现课文要点、关键词、引导词,帮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转述课文内容等准交际活动内化所学内容;通过展示与阅读主题相关文字,影像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开展讨论、辩论,交流思想,在真实交际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2 将信息技术作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可以摆脱课本是阅读材料主要来源的局限性,利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来丰富封闭、孤立的课堂教学,增加语言输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①教师可以发挥备课组、教研组大集体力量,分工协作,围绕教材中的各个话题,在网络上收集与之有关的阅读材料。对收集到的语言材料要进行筛选,分级,力求能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难度适中、梯度明显的阅读内容。经过分类、挑选的材料要按照体裁、题材整理,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选择阅读。如电子阅读材料在某一方面不能满足要求,还可以将所选到的优秀书面阅读材料输入电脑,作为补充。最后将收集、整理的内容统一存储在学校网站上,提供学生自主访问,选择使用。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在留言板上告诉教师,有专人定期解答疑难问题。②教师通过搜索引擎在网络中寻找适合高中生的英语学习网站,向学生推荐,与此同时,可以组织英语基础较好、使用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将在网络上读到的好文章收集起来,推荐给教师和同学,进一步扩充阅读资源库。对这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收集网络资源使他们阅读的兴趣、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对其他同学来说,不仅获得了共享的资源,而且好奇心和不甘落后的进取心也使他们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教师的工作压力也有所减轻。
2.3 将信息技术作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测试工具。从目前情况看,学生在课内外阅读实践的过程中最希望看到的进步以及最激励学生不断努力的因素还是考试中成绩的提高,尤其是在最终的高考中能取得优秀的成绩。从阅读测试的角度看,信息技术为测试提供了容量巨大的存储工具和高效的选题、组卷、统计和分析工具,如能合理使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1 教师将收集、存储的阅读试题首先按难度分级,可以按学期分成六个等级。然后将分级的的试题对照《课程标准》和高考要求,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①题材: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人物等;②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③技能要求:略读、找读、预测下文、理解大意、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猜测词义、推理判断、了解重点细节、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表信息、理解指代关系、理解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意图等。
试题分类后存储在学校网站上,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进行自测。學生自己检查完答案后如有问题可通过留言板向教师提问。
2.3.2 在课堂测试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使用标准答题卡,由计算机统一阅卷后,利用分析,统计软件,如“大方表格”,统计出各体的错误人数,各选项的错误人数,每位学生的错误情况等详细信息。教师通过分析统计结果,找出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和共性问题,在课上有重点地进行评讲,课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确定下一步的阅读训练重点。计算机阅读、统计、分析省时、省力又全面,将教师从机械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节省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能有精力研究如何改进教学。
3 实施信息技术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策略对教师的要求
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首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学习电脑操作知识,网络知识和教学软件运用知识,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充分发挥学校硬件的作用,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工作中加强研究,大胆实践。要通过参与相关研究课题,上研究课,研究教学案例等途径积极地、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研究整合过程中如何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有益于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教学策略的开放性英语阅读教学环境,不断建设、充实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阅读教学资源库,优化阅读教学模式,增强整合的正向效应,使信息技术和阅读教学的整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种“融合”,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推上一个新台阶。